研究最重要的產品:你
時報出版 2021-08-13 11:35
想成為自己,要先知道自己究竟是誰。─品達(Pindar),古希臘詩人
只有在電影裡才會出現那種某人靈光一閃,就突然感到前途無量、知道自己這輩子要做什麼的畫面。在現實中,要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是一個過程,並且需要付出努力。
我們會去閱讀那些以研究他人為題的書,我們專注於如何閱讀他人、說服他人,以及影響他人;這些當然都很有用。但想像一下,如果你花一樣多的時間去研究某件更為重要的事情呢?研究別人會讓我們擁有知識,但是,研究我們自己,最後將帶來不可思議的自由,關鍵在於研究自己會讓你可以接納自己,進而讓你從自我批判中解放出來;你再也不會打擊自己,並且能夠接受自己(像我這樣),進而認知到你原先以為是缺點的地方,事實上可以變成資產。我會持續提醒你,你最首要的研究對象,就是你必須與之共度餘生、這個獨一無二的人:你自己。
讓你的事業跟真實的自己一致
我的朋友尚恩在 30 歲之前換過 12 次工作。最後,他成了保險業務員,替我工作。有一天他打給我,跟我說他不想要賣保險了,我想我不該驚訝的。我跟他見了面,問他怎麼回事,聽他說了一陣子之後,我對他說:「讓我打開天窗說亮話吧,但你聽了會很不舒服,這樣你可以接受嗎?」
他停頓了一會兒,但最後還是說好。
「你辭掉的每一份工作,都是你老闆的錯,我可以一一講出這些年來被你狠狠批評過的老闆們的名字。永遠都是其他人的錯,但你知道永遠都不會是誰的錯嗎?你。你覺得這是為什麼?」
我得稱讚一下尚恩,在我稍微推了他一把之後,他便開始承擔責任了。他理解到如果我們的對話要有任何實質意義,唯一辦法就是去看看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向外指著別人的鼻子罵。
我們開始處理他的問題。從表面的憤怒開始,他一路往下挖,說起了他招募進來的某個人,而現在那人的收入已經超越他了。他承認,他找來的人現在做得比他還好,這讓他覺得不爽,甚至覺得受到汙辱。我們把他的感受歸結到某種怨恨和嫉妒。
我提出了一種可能性,他跟那個人可能有著不一樣的夢想;那位年輕新星想要的可能是賺進上百萬美元,但尚恩自己想要的並不是這個。我說道:「先把所有事情放在一邊,讓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尚恩沉默了一會兒,我看得出來他是認真地看待這個提問。最後他說:「如果我一年可以賺個 150,000 美元,就可以過得非常不錯。我想要在小聯盟當教練,我希望我的孩子每一個重要的時刻,我都能在場。而且老實說,我想要有幾天可以偷個懶、睡久一點。或許我得誠實說,我並不是那麼有衝勁。」
尚恩坦率的自我反省給了他一個方向。他開始理解不用拿自己跟同事或是朋友做比較,他不必成為辦公室裡最有錢的人。當他意識到是什麼讓他感到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一年 150,000 美元的收入,以及充足的家庭時間和休閒時間。一切就開始明朗化了。
當我們在對談的時候,他問道:「但這樣想的話,格局不會太小了嗎?」
「對其他人來說可能太小了,」我說道,「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可能永遠不會在商場上發掘出全部潛能,也還是有辦法舒舒服服地過生活、成為一個超棒的爸爸,這樣你可以接受嗎?」
尚恩又沉默了下來,而我也給他一點時間去思考,他開始理解到這場討論並不是在談其他人;完完全全是在談他自己。對於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過著怎麼樣的生活,他必須誠實以對。或許是為了讓自己從這種思考可能帶來的不適感中稍微分散一下注意力,他問我想要什麼。
「這跟我無關,也跟其他人無關,」我說道,「當你決定自己最好的生活會是什麼模樣,並且開始實行你的願景之後,就不會覺得嫉妒了。」
「派崔克,我已經理解了,」他說,「但我還是很好奇你想要什麼。」
「我想要掌控這個瘋狂的世界。但這是我,不是你,你不能試著要成為我,我也無法試圖成為你。那絕對是下下策。」
尚恩點了點頭,鬆了一口氣。他有了一個目標,一個最適合他的目標,他可以以這個目標為核心,建立長期策略,而不只是提出一個治標的方法(例如辭職)。我們一起處理了這個問題,而在這之後,他也有能力做出對自己來說最理想的選擇。
尚恩本身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再拿自己跟其他人做比較。每天都回家吃晚餐對他來說很重要,因此他可以找個方法,讓年收入達到 150,000 美元,然後將自己全心全意奉獻給孩子。每個人的思維本就不同、目標也不同,既然如此,為什麼總是想試著模仿傑夫.貝佐斯或是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的行動呢?
要研究這個最重要的產品,你必須挖得很深入。尚恩跟很多人一樣,對於什麼東西可以讓自己產生動力,都有著錯誤的假設,並且依照這個錯誤的假設在行動。他之前觸及的還不夠深,或者是對自己不夠誠實。一旦他開始深入探索,突然之間,他的世界豁然開朗,他也會理解自己必須做出哪些選擇以獲得滿足感。可能還是會有一天,他在一覺醒來後發現自己想要更多、讓自己經歷得更多。如果尚恩注意到嫉妒慢慢侵入他的心,就會是個有力的指標,表示他需要重新檢視他的目標。
瑞.達利歐在他頗富洞見的著作《原則:生活和工作》中說到:「我學到一件事,如果你很努力工作,也會使用具有創意的方法,那麼幾乎你想要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但並不是每個你想要的東西就能得到。成熟就是有能力拒絕一個好的選擇,目的是要追求其他更好的選擇。」
當你誠實面對自己是誰,就能學會停止渴求得到一切。
嫉妒是一項指標,會讓你有所警覺,確認你對自己是否真誠。如果有一個人擁有你所沒有的東西,而你有辦法看著他,說道:「你知道嗎?我真的不想要那些東西。」那你就知道自己當下的狀態很好。如果你嘴上說不想要某些東西,但心裡又不是這麼想的,那嫉妒就會漸漸啃噬你,因為嫉妒會告訴你,你其實很想要,卻很害怕付出努力去取得。
完全的坦誠會讓你獲得心靈上的平靜,讓你知道自己是誰,並且會為了獲得想要的生活,做出必要的行動。當你看到其他人的成功(包括那些擁有你所沒有的東西的人),而你的感受是替他們感到高興時,你就會知道你正在活出最好的自己。再說一次,如果你覺得嫉妒的話,這就是一個指標,你要嘛是在對自己說謊,沒有誠實面對自己想要什麼,要嘛就是缺乏達成目標的紀律。
我遇過很多缺乏滿足感、不快樂的人,在我遇過的這些人當中,最危險的是既有野心卻又極度懶散的人。這個組合會產生的就是嫉妒,這是一項致命的原罪,會讓他們像是活在地獄裡一樣,他們會將格局放得很大,也想得到一些了不起的東西,但卻不願意付出努力去賺取這些東西。他們會作弊、會陷害你。他們總是在找捷徑,如果其他人擁有他們想要的東西,這份渴望就會開始啃噬他們的靈魂。
如果有人贏過你,取得更高層級的勝利,那你要嘛降低自己的期待,讓期待符合自己對於工作的認知;要嘛就是改變想法,更兢兢業業,努力達成並超越自己的期待。如果這兩者你都不願意做,那你會過得很悲慘。
一切都可以歸結到這一點:一致性是滿足感的關鍵。記住這些事情:
• 你的願景一定要跟你想成為的人是一致的。
• 你的選擇一定要跟你的願景是一致的。
• 你的努力程度一定要跟願景的大小一致。
• 你的行為一定要跟你的價值觀和原則一致。
了解自己是一個需要努力的過程,鮮少是瞬間的頓悟
你需要去理解自己是誰、什麼事會讓你採取行動、你可以承擔多少風險,以及你想要擁有哪一種家庭。在第一步中,所有故事和練習背後都有一個關鍵的元素,就是誠實。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有時候可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說過我在做自我認同稽核時哭得有多厲害,但這樣的痛苦是值得的。
等你弄清楚了最重要的產品(你),就自然而然有辦法順著這個方向做出決定,而這些決定會讓你完成你的目標。
來源:時報出版《步步為贏:超前部署你的下五步,學習億萬富翁企業家的致勝謀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