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荒波及蘋果減產iPhone13 但這不是庫克最擔憂的問題

受到晶片荒波及,全球市值最高的蘋果傳出將減產 iPhone 13 系列機種,最高可能將下砍 1000 萬支,週三 (13 日) 《彭博》專欄作家韋博 (Alex Webb) 撰文指出,該消息凸顯蘋果也受到供應鏈混亂影響,揭示晶片短缺的嚴重程度,但這也凸顯蘋果對該供應鏈的掌控性。
今年 7 月消息傳出,蘋果已要求供應商生產多達 9000 萬部 iPhone 13 系列,與前幾年 7500 萬部相比,蘋果增加 20% 的訂單,即使 iPhone 少 生產 1000 萬部,蘋果仍可能生產約 8000 萬部 iPhone,略高於去年發布 iPhone 12 時的產量。
事實上,《彭博社》獨家揭露蘋果減產消息後,週二該股收盤僅下跌 0.9%。
韋博稱,蘋果通常會下訂比預期更多的訂單量,預留一些轉圜餘地,如果新 iPhone 銷售比預期的高,蘋果有能力應對,但如果銷量不如預期,蘋果可以減少訂單規模,而且這是蘋果慣用作法。
目前蘋果供應商博通和德州儀器正積極努力向蘋果提供足夠的零組件。
諮詢公司 AlixPartners 上月估計,晶片短缺持續困擾著全球汽車製造業產能輸出,汽車製造商今年可能會損失多達 2100 億美元的營收,比預期減少 770 萬的汽車生產量。
韋博認為,相比之下,蘋果似乎設法確保其所需的所有供應,凸顯蘋果對其供應商的箝制力,蘋果執行長庫克帶領下,獨家供應的能力是蘋果成功的一個支柱,不僅有助於它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還能保持較低的研發成本。
韋博研判,對蘋果來說,更大的擔憂是需求的風險,儘管供應問題可能讓買 iPhone 13 的人等待更長的時間,但有可能的是,任何想要一部 iPhone 13 的人最終都能買到產品,事實上,供應受限的傳言很可能促使消費者提前訂購,果迷發現很難變心改用 Android 手機,因為他們的 iPhone 上有所有的照片、應用程式和音樂。
不過,韋博指出,美國經濟刺激措施的減少和中國經濟放緩可能對蘋果的影響更為重要,因為這影響消費者購買 iPhone 的能力,這更有可能讓庫克晚上睡不著覺。
蘋果 (AAPL-US) 週三震盪收黑 0.42% 至每股 140.91 美元。
(本文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延伸閱讀
蘋果「十三香」熱賣 但iPhone 14傳重大升級或更香
巴西開出第二槍!iPhone13不附充電器 蘋果再遭重罰
蘋果缺晶片燒到iPhone有多嚴重?市調機構:衝擊相對低
鴻海傳在印度生產iPhone 13新機 反應生產良率提升
路透:歐盟將控蘋果壟斷 Apple Pay獨佔iPhone NFC
蘋果汽車計畫IronHeart揭密!未來iPhone不僅僅是iPhone
多年來等最久!iPhone 13交期漫長 瑞信:需求不見得火燙 供應因素恐是關鍵
天風證券:停工、限電問題影響輕 iPhone 13首批訂單9000萬支
三星面臨降價壓力 日經:蘋果找京東方生產iPhone 13 OLED面板
擠進iPhone 13面板供應商 京東方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