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論壇〉翁啟惠:產業趨勢從疾病延伸至大健康 需ICT產業加入支持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今 (30) 日表示,生醫產業已經從疾病擴展到個人化、早期預防等大健康領域,尤其診斷預防提升最快速,若 ICT 等高科技業者加入,將能帶動產業創新發展。
對於生技產業趨勢,翁啟惠表示,產業已經從疾病治療發展至個人化精準醫療,包括治療、早期檢測、預防和保健的精準健康;據統計,由於人口老化帶動醫療支出持續上升,精準醫療產業從 2018 年的 10.6 兆美元,2030 年將達到 15 兆美元,其中,早期診斷、預防保健也將從 1 兆美元提升至 4 兆美元。
翁啟惠指出,精準健康產業需要醫療與高科技結合,來增加產品效率和精準度,如導入 AI、IoT、5G、8K、雲端、遠距、視訊等,看好 ICT 產業是翻轉醫療與健康科技及產業的關鍵,因此數位醫療、精準醫療、遠距醫療、健康照護、精準健康及預防醫學都是未來趨勢。
翁啟惠舉例,全球過半的醫療面板是在台灣生產,但過去國內面板廠把產品銷往海外,而台灣醫療院所卻再以數倍的價格向國外購買醫療級監視器,目前生策會翻轉此現象,其中,友達 (2409-TW) 的產品打入台大醫療體系,也是 ICT 與醫療合作的成果。
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補充,1975-1990 年為探索期,當時重組蛋白產品上市、基因重組技術誕生、單株抗體起步,奠定後續產業發展;1990-2000 年產業進入成長期,臨床試驗發展加速,包括人源抗體技術成熟、單株抗體產品上市,以及細胞治療、基因治療、ADC 等新技術研發起步。
2000-2015 年則是創新技術加速成長期,新技術包括 CAR-T、基因治療、溶瘤病毒、ADC、雙抗、RNA 等,同時推進 CRISPR、TCR-T、TILs 等新一代療法研發起步;2015 年發展至今則來到產業成熟期,過去研發技術包括 CAR-T、RNA、ADC 等均有成果出現。
楊泮池認為,精準醫療目標族群應在健康與亞健康族群,該族群為產業藍海,近年美國 FDA 陸續審查多項 AI 相關的醫材認證,如 AI 癌症病理檢測與診斷系統、AI 驅動智慧導管系統等。
延伸閱讀
蔡英文:生醫產業年營業額破6000億元 將聚焦精準健康方案
新版生技條例部分初審通過 降研發抵減率仍待協商
AZ首席顧問楊育民:台灣需建置mRna技術平台 與國際交流
檢測廠添新兵 光鼎生技明以50元登興櫃
健喬子公司分割新成立優良生技 鎖定銀髮、寵物市場
海外布局大躍進擴增倍數產能 將再建第二廠區
Omicron染疫者多為輕症 未來疫苗研發進展不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