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股大復活?金虎年台廠力拚10張藥證入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2-01-19 14:10
昔日曾經落難的台灣生技股,疫情期間變得很不一樣,隨著愈來愈多的新藥站上國際舞台,產業質變、股票量價俱增,2022 年新藥里程碑更是一樁接一樁,《財訊》報導指出,可能會有十張藥證在金虎年入袋,包括新藥、生物相似藥,或是已上市的藥物取得其他國家藥證。
根據《財訊》報導,2014 年基亞 (3176-TW)、2016 年浩鼎 (4174-TW) 雙雙解盲失敗,當時的股民呼天搶地,生技股形象被打趴在地,連續數年籌資艱難,事實也證明,從 2017 年到 2019 年,台灣新藥與製藥股的市值,停留在 3800 億元不見長進。然而 2021 年杏輝 (1734-TW) 同樣解盲失敗,同業募資仍一波接一波,不受影響。
旅美生技大老楊育民指出,這十年台灣生技產業生態系有很大的進步,其中,資本市場投資人對產業了解比較多,也是進步的一環。至於投資人到底有多深入地去研究各公司基本面,則是另外一個課題,相信是有進步的。
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也認為這對台灣是好事,過去資源過度扭曲支持電子業,但現在生技業的趨勢回來了,「起碼不管是政府還是民間,燒了那麼多錢也把生技業燒出來了!」據統計,2021 年底,台灣生技股上市、上櫃及興櫃合計市值,已達 1.35 兆元。
根據《財訊》報導,最近兩年,合一 (4743-TW)、逸達 (6576-TW)、藥華藥 (6446-TW)、漢達 (6620-TW) 等新藥站上國際舞台,好事一樁接一樁,背後是十年的辛苦累積,公司募資是有機會燒出成績來的,而且速度加快中。
新藥與製藥股拿回生技股領頭羊的地位,其中尤以新藥最能表彰台灣的研發能量,一旦成功揚名國際,對後段的製藥或是委託開發製造 (CDMO) 都有相輔相成的功效。而股市也根據兩個理由,預期 2022 年台灣的新藥族群,依然會很熱鬧。不過,《財訊》提醒投資人,生技知識門檻較高,藥物開發也不保證成功,投資前仍要多次確認最新進度及風險承受度。
- 安全可靠的多資產平台!靈活槓桿 免費模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