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6月台股操作攻略 汽車零組件擴散效應

鉅亨研報 2022-05-26 14:41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6月台股操作攻略 汽車零組件擴散效應。(圖:shutterstock)

指數今年以來利空不斷,聯準會升息原本市場尚可接受,畢竟撒出來的總是要收回,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俄烏戰爭乃至中國封城造成通膨失控,也打亂了聯準會升息步調,全球股市加速下跌,目前 2/3 市場都在年線之下,而主要指標美股仍處於接近破底狀態,市場上的投資人都在問一個問題:台股到底什麼時候才會止跌?

若純粹從升息的角度來看,預計幅度最大區間會落於 5~7 月,依照正常理論,升息將影響股市半年,而從 7 月很可能是今年最後一次升息較大幅度月份來推,利空提前反應時間點都將落在 6 月,所以從這個邏輯來看,6 月之前仍然會處於【震盪測底箱型整理】的一個階段,所以你最近會看見盤常常大漲伴隨大跌的現象。

看到此一般的投資朋友會認為,那就 6 月整理過後甚至 7 月再進場,但要明白的事是,指數和個股不會呈完全正相關,甚至說股票領先在指數前面,若要等到指數真正完全落底後再進場,則將會錯失最好機會,最好的證明是您會發現,最近盤雖然沒有大漲,但盤面上有許多的股票表現非常的活潑!

而目前除了盤勢尚未止穩外,還有一個問題—也就是(量),在外資抽出資金,加上散戶信心潰散之下,量能持續在 2500 億左右無法放大,故選股上要配合盤勢才能達到效果,至於選股的邏輯就是我從三月一直跟大家所說的(三低二高),因為無量下股價低或股本小的個股,籌碼較輕,比較能順利拉動股價,只要搞清楚市場的生態,您會發現現階段要獲利並不像您想像中困難。

近期強勢上攻的汽車零組件族群即是很好的例子,堤維西 (1522-TW)、東陽(1319-TW)、耿鼎(1524-TW)、大億(1521-TW)、倉佑(1568-TW)、巨庭(1539-TW)、帝寶(6605-TW) 都符合三低二高的條件,大漲的原因是第一季獲利皆創下好成績,但仔細觀察其營益率及稅後純益率都有明顯差距,營益率是本業的獲利,但稅後純益率大幅高於營益率,顯示有業外獲利存在,因為汽零股有大量的美元應收帳款,所以第一季幾乎這些個股 1/3 獲利都來自業外,反觀聯發科 (2454-TW)、智原(3035-TW) 這些本業獲利好的正規軍反而股價沒有表現,所謂時勢造英雄,主要是【量能】的關係,而這些個股的上漲告訴您兩件事:第一,市場資金在找尋題材及機會!第二,現階段拚的是題材而不是基本面。

既然拼的是題材故在操作上就不宜戀戰,以 10%~30% 為獲利空間,就算賣出後繼續上漲也不要覺的可惜,因為市場作手自然會找尋下個目標,麗清 (3346-TW) 的漲停也證實此論點。

那麼看到這不禁要問,在汽車零組件族群上漲後,接下來誰有擴散效應?首先以汽車類股來講是今年少數前景明朗的產業,幾乎是共識,確實在基本面上因為電動車的滲透率持率提升加上政府政策加持下,這點無庸置疑,而講到電動車自然少不了鴻海 (2317-TW),無論是在 MIH 平台和 Lordstown 開發新車,或是替 Fisker 代工 ,乃至 Apple Car 等,都充滿了想像力,至於旗下的鴻家軍自然也吸引市場資金注意。

鴻海集團的乙盛 (5243-TW) 約有 40% 的產業比重著重在汽車上,同時還具備低軌衛星地面設備的製造能力,占據兩大主流電子題材。在這樣的條件下,乙盛同時還有基期低、股本低、成長率高的二低一高條件,若以今年預估能賺 3 元左右估算,本益比其實也不算太高。整體而言,乙盛在上海昆山廠復工後,營運已經重回軌道之上,而先前隨盤勢壓回 60 元以下的跌幅,也讓它具備一定的上漲空間,後續仍然可以期待。

另外,非鴻家軍的車王電 (1533-TW) 在這段期間也有所表現,車王電主要生產車用電子及工具機,公司提供超過 1600 種的汽車零組件和 60 種以上的電動工具,在汽車電子領域上以產品多樣性致勝。

以整個市場來比較的話,車王電同時符合二低原則(股價基準 60 上下,股本基準約為 30 億以下),再來車王電今年預估 EPS 能落在 1.2~1.4 元之間,相較去年的 0.88,也有著不錯的成長率,符合一高。以此來看,車王電在當前盤勢中具備一定程度保障性,股價也重新衝向高點。

既然【量能】與【題材】成為了目前的觀察重點,在操作上就必須要比較靈活一些,首先鎖定電動車主流題材,該題材因為前景良好而具備熱度,再來就是在操作上多下一點功夫,以 10~30% 為目標而努力!也祝大家都操作順利,切記目前的操作原則。

專人諮詢服務|02-25415555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