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陸國宏:資料爆量成長引領IC產業創新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2022-07-24 09:30
口述/聯發科資深副總經理陸國宏 整理/林玉圓
半導體是現代科技文明的基石,「2022 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研討會」中,聯發科資深副總經理陸國宏以「IC 產業未來 10 年面臨的技術挑戰」為題,分享在數據量爆炸、運算耗能、物理極限、及製程成本高漲等巨大挑戰下,半導體在運算、通訊、儲存及節能領域,仍有無窮的機會,有待業界勇於挑戰、持續創新。
日常生活中,大家早已習慣擁抱科技,手機、筆電、智慧連網,早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一直到美中貿易戰發生,全世界才赫然發現,原來 IC 與晶片技術已經無所不在,不可或缺。這當然要提及過去 40 至 60 年,摩爾定律帶來的科技進步,而摩爾定律之所以能持續進展,是歸功於 IC 產業中各家公司的努力研發,才能讓人類生活不斷地創新提升。
在一年一度的 VLSI 盛會中,我謹代表聯發科,跟大家談談 IC 產業目前面對的挑戰。聯發科是領先全球的晶片及通訊公司,但要保持領先地位並不容易。看似微小的晶片,背後是從系統端到電路端,必須在各個不同領域都能突破、創新,例如 Modem 及 Wi-Fi 等無線通訊技術、運算技術、類比技術、RF 射頻、AI 人工智慧等,正因為長期投入,才造就今天聯發科在全球智慧手機、電視及其他市場都擁有高市占率。
全球半導體營收 10 年後將達 1 兆美元
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前景光明,未來 10 年營收將持續成長至 1 兆美元,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雲端及邊緣裝置。雲端包括資料中心、伺服器、連網設備、儲存設備;邊緣端也需要大量的運算能力、連網能力,近年被歸為元宇宙(Metaverse)概念的 AR、VR、XR 等技術,也少不了半導體。其他像是智慧家庭、個人行動通訊、資安、工業自動化、遠距教育與醫療、環保減碳、智慧金融、智慧運輸等,應用場景可說是無所不在,自然也帶動半導體產業大幅成長。
不過,充滿希望的同時也伴隨著挑戰。舉例來說,過去 10 年,AI 人工智慧已被廣泛地應用,帶來許多便利。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AI 不論是訓練模型或是推論應用,都消耗了極大的能源。
數據爆量 通訊與運算需求大增
當前我們面對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數據氾濫」(Data Deluge)。全世界正在產生爆炸性的資料量,根據估算,2010 年全球產生及複製的資料量僅 2 個 ZB(Zettabyte,1021 Byte=10 億 Terabyte),2025 年將達 181 個 ZB;為了處理這麼大量的資料,需要更多運算效能,更多通訊傳輸頻寬和技術來搬運資料,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兩個重點。
在通訊傳輸的部分,過去幾 10 年,通訊標準不斷演進,乙太網路(Ethernet)、Wi-Fi、蜂巢式無線通訊(Cellular)都有長足進步,例如 Wi-Fi 目前已發展到 Wi-Fi 7,未來不可避免地將與 Cellular 匯整,主要是兩者將使用類似的頻寬。在接下來 10 年的後 5G,甚至 6G 時代,也必須進一步發展各種技術來滿足需求,例如: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天線(Massive MIMO)、自我干擾消除技術(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7GHz 以上載波技術(Carrier Larger than 7GHz)、無線感測(Wireless sensing)、AI 輔助技術 以及 O-RAN 的突破及生態系發展。
通訊傳輸的需求,主要來自於兩大面向:頻寬效能及功耗效能。大家一直擔心摩爾定律即將失效,但截至目前它仍持續運作;該擔心的恐怕是過去幾 10 年與摩爾定律共同引導半導體走向奈米時代的登納德定律(Dennard Scaling)(編按:電晶體尺寸縮小,功耗也等比例減少)已在 2000 年代初期即失效。換言之,過去我們能夠藉由尺寸微縮來減少能耗,如今此優勢已不復存在,降低能耗變得愈來愈困難。
其他的挑戰還包括:不論是 CPU、GPU 或 AI 處理器,其邏輯核心(Logical cores)數量也碰到瓶頸,主因是晶粒尺寸愈來愈大,限縮了散熱、封裝及導線連結(Interconnect)的可能性。
製程對 效能及功耗改善越來越有限
每一代晶片技術的演進,從一個節點走向下一個節點,都必須在功耗、性能、面積、成本四大領域求取平衡並提升效能,理論上如此,但實際執行起來,難度卻愈來愈高。
例如,當半導體製程技術每推進新的一代,業界期待功耗至少改善 3 成,而且希望晶片面積縮小 50%、性能提升 2 成、成本下降 3 成。光從功耗來看,假設電源頻率(Frequency)相同,面積減少了 50%,理論上電容(Capacitance)也應減少 50%,但實際上導線間的距離太近,電容難以減少,就成了功耗的瓶頸。
晶片效能也是,如果將能耗維持不變,理論上運算效能應可增加 20%,但實際上卻遠低於預期。成本下降就更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晶圓製造的收費愈來愈貴,主要就是設備投資更龐大、光罩數量增加、製程時間拉長。半導體的成本高漲,甚至可能帶動了通貨膨脹。
為了處理爆炸性成長的資料量,IC 產業不斷精進晶片的運算及通訊效能,同時還要改善能耗,然而能耗改善的速度卻不如預期,以目前全球能源產量的趨勢來看,很可能在 2030 年或 2040 年出現瓶頸,導致晶片在運算或通訊效能的成長曲線停滯。
解決資料搬移耗能 記憶體內運算崛起
過去幾 10 年,計算架構普遍採用馮紐曼(Von Neumann)架構,也就是將資料儲存和資料運算分開,需要時再將資料遷移。而在近 10 年來 AI 運算興起時,此架構也被廣泛運用。然而 AI 運算,無論是訓練或推論,都牽涉大量的矩陣乘積與累加,過程中必須把將資料在記憶體和處理器之間遷移,其代價是很昂貴的,而且資料儲存離運算單元越遠,能量消耗更高;資料搬移的耗能,甚至比運算高出幾百倍,因此導致所謂的馮紐曼瓶頸。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開始將記憶和運算兩者靠攏,就是要解決資料搬移的瓶頸,目前已有數種架構改進方式,例如「近記憶體運算」(Computing Near-memory)「記憶體內運算」(Computing In-memory)的解決方案。根據測試,AI 加速器或處理器若採用「記憶體內運算」架構,相較其他方案,單位耗能下的工作效率可大幅改善,達到每瓦兆次操作數量(TOPS/Watt)的高水準。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愈來愈多 AI 或機器學習的卷積神經網路仰賴「記憶體內運算」,但仍有些技術挑戰有待解決,包括占用更多晶片面積(Area Overhead)、神經網路模型必須調整以符合架構等等。
邊緣到雲端 高速連結催化先進技術
未來 10 年將愈來愈多科技產品問世,從邊緣到雲端,都脫離不了通訊與連結。在邊緣端如手機、筆電、汽車及穿戴裝置,涉及類比與數位訊號的轉換;在雲端則包含資料中心與基礎建設,主要處理網路、運算與儲存等。雲端仰賴高品質的「數位對數位(Digital-to-Digital)」的連結,其中牽涉的傳輸技術許多有線連結(Wired Line),例如以記憶體 DDR(Double Data Rate)連線、源同步時序協定(Source Synchronous)或高速串列與解串列通訊技術(SerDes)。
數位連結的方式會有三個層級:在晶片層級有小晶片技術(Chiplet)與晶片對晶片的連接,在此層級的資料傳輸協定,包括有聯發科專為資料中心打造的 M-link、Intel 的 UCI-e,及大家熟知的高頻寬記憶體(HBM);第二個層級是電路板上的連結(On Board),主要是透過 SerDes 技術,如 Ethernet 及 PCI-E;三是電路板對外的連結(Off Board),採用光纖或銅線。
為滿足高速增長的資料與傳輸需求,必須發展出相應的架構或封裝技術。例如:同質及異質整合的先進封裝,如 2.5D Si 中介層(CoWoS)封裝、扇出型(InFO)封裝、3D 堆疊封裝等等。此外,更進一步採光來做高速傳輸,為了有效整合光和電訊號,開發出所謂的矽光子元件,以及「共同封裝光元件」(Co-packaged Optics)的封裝技術。這些領域也都還有技術上的挑戰必須面對,例如訊號的整合、異質材料的介面、散熱、製程變數等。
此外,還需要類比與數位(Analog-to-Digital)的資料轉換技術。由於真實世界多為類比訊號,唯有把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才便於進一步做處理、控制與傳輸。而處理完成的數位訊號,也需要轉為類比訊號,才能在真實世界產生各類物理訊號,讓人類感知,或以電磁波方式做通訊,數位與真實世界的訊息才能互通。尤其在無線網路通訊上,大量使用到資料轉換技術。如何達到極高速率、高性能,但同時兼顧能耗控制,成為重要的設計關鍵。此外,在通訊上,更可採用全數位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天線技術(Digital massive MIMO)等技術,善用天線陣列波束成型(Beam Forming)讓多個使用者終端同時通訊,讓通訊系統兼具彈性和效率。
總的來說,資料的爆炸性成長正引領 IC 產業全力開發創新的運算及通訊技術,雖然面對研發成本的高漲,以及物理極限上的門檻,但全球業者仍不斷投入關鍵領域,降低能耗同時提升性能,為追求更先進、便利、美好、智慧的生活而努力。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64 期 2022 年 7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