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工業技術與資訊〉從消費行為帶動綠色生活轉型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2023-01-01 10: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工研院年度研究專刊IEK Topics,今年以《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為題,首度調查國人減碳行為,盼能引導產業與民眾共同實踐低碳轉型,早日達成淨零目標。

撰文/張玉圓

工研院年度研究專刊 IEK Topics,今(2022)年以《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為題,首度調查國人減碳行為,並歸納出 17 項成功改變消費行為的永續項目,盼能引導產業與民眾共同實踐低碳轉型,發揮自身影響力早日達成淨零目標。


工研院年度論壇「眺望 2023 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開幕首日以「淨零永續 x 產業趨勢」為主軸,邀請多位臺灣淨零永續的倡議者共同參與,包括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郭英釗等多位產業代表,分享在各自領域的推動策略。

輕推理論 鼓勵綠色生活轉型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淨零排放趨勢下,產業面臨前所未見的考驗,卻也提供一個非常大的新興科技及產業發展的機會。工研院 2021 年回應產業需求,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作為產官學研溝通橋樑,並提出跨領域整合技術解方;今年更擴大與產業溝通面向,提出淨零排放跨域創新和實際的減碳技術,提供企業一站式購足的解方。他也特別提及推動民間的淨零永續行為,可運用輕推理論(Nudge Theory),未來朝適度誘因或鼓勵、提醒等方式,藉由社會相互影響,並提出容易落實的方法,更有效地落實淨零永續行為。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因應 2050 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經濟部在 2021 年 10 月提出「低碳—零碳」與「能源—產業」2×2 淨零轉型架構,短期優先推動成熟的綠能及減碳技術,讓能源和產業轉向低碳,長期則投入氫能、循環經濟、與碳捕捉利用封存(CCUS)等前瞻技術的研發。技術處自明(2023)年起 4 年將投入超過百億科研經費進行淨零排放技術研發,讓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獲得減碳、增產、高附加價值等多重效益,與產業一起努力掌握未來的市場機會。

淨零的進步 發生在舒適圈之外

黃育徵首先強調,淨零的「進步」只會發生在舒適圈外,不會發生在舒適圈內。他也重新詮釋了本次活動的主題。他指出,「樂淨零」指的是「樂觀其成的世代責任」(Generational Responsibility),而「綠色生活」則與循環經濟中的「淨零生活」息息相關。他建議大家要不時提醒自己,在設計、想像和推動「2050 淨零生活」的過程中,要以終為始,要歸零思考,要把 5 個關鍵的「生」,包括生活的方式、生計的需求、生產的模式、生態的平衡,以及生命的價值串連起來,融入「淨零生活」,缺一不可!

黃育徵進一步指出,「你我同行」非常關鍵,因為這 4 個字展現出推動循環經濟的兩個關鍵價值和信念:第一,沒有任何單一的國家、產業和企業可以達到淨零,正符合「加速循環合作,才能共解氣候危機」的意旨;第二, 在邁向循環經濟的這條道路上,不要遺漏、遺忘任何人。一個進步的國家與社會,會不時的回頭,關心沒有跟上的人,也會適時的拉他們一把。「你我同行,才能有所成就;你我同行」,才能確保進步!」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郭英釗則分享,打造全臺第一座循環住宅「台糖沙崙智慧綠能循環聚落」的經驗,解析如何從循環經濟的角度推動建築的永續創新模式,他建議臺灣產業可與國際品牌和供應鏈進行對話,促進資源循環的生產和消費。

減碳認同度高 宣傳或鼓勵帶動生活轉型

IEK Topics 年度專刊《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探討消費者真實需求與行為,以利減排作法快速普及。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蘇孟宗指出,今年工研院首次應用行為經濟學的概念,針對 18〜64 歲國人淨零永續的生活行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國人「淨零永續行為」的形成比率普遍偏低,尤其是 18〜24 歲的年輕人,但在未來兩年內願意落實淨零永續行為的可能性是高的,但在落實上則可能遭遇了不同的困境,必須透過商業機制的設計與協助,來排除可能的障礙。

透過本次研究,工研院歸納出需求端減碳的三大結論:一是政府協助與創造需求,從法規及民眾接受度著手,建構市場環境,加速永續商品的滲透率;二是企業配合政策,推出引導民眾行為的永續商品,促成行為改變;三是掌握容易執行性(Easy)、具備吸引力(Attractive)、社交性(Social)與即時性(Timely)的 EAST 原則,讓商品和技術更符合民眾需求,才能正本清源、抑制碳排不斷增長,早日達成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

「淨零永續行為落實意願調查」重要結果。
「淨零永續行為落實意願調查」重要結果。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69 期 2022 年 12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