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跌跌不休? 專家:近十年美股下跌時進場「這主題」反彈力道更勝大盤科技
鉅亨研報 2025-02-05 10:09
美股近來不平靜,川普日前宣布對加、墨、中加徵關稅,以及研議將徵收晶片關稅,並準備進一步限制 AI 晶片出口中國,川普向貿易夥伴發出關稅威脅,顯示關稅戰有愈演愈烈跡象,市場對此不安,美股震盪持續,加上近期公布經濟數據佳,12 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遠高於市場預期,就業市場火熱讓市場擔憂通膨重燃、並使聯準會暫停降息步伐,面對開年即疲弱的股市,投資人應該如何操作?
00971 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 ETF 基金經理人林怡君表示,根據近 10 年統計,只要美股下跌時進場,平均而言持有一段時間後可望迎來一波反彈。以 S&P 500 指數為例,自相對高點回測時進場持有 60 個交易日、120 個交易日與 240 個交易日 (即約 3 個月、6 個月與 1 年),平均報酬分別為 + 3.41%、+6.50% 與 + 13.77%,表現不俗;若選擇科技股為主的 NASDAQ 指數,上述情境下平均報酬則分別來到 + 4.24%、+7.80% 與 + 16.77%,反彈潛力比大盤更佳。若進一步聚焦各產業的創新領頭羊、以彭博研發龍頭指數為代表,近 10 年於拉回時進場並持有 60 個交易日、120 個交易日與 240 個交易日,平均表現更分別提升至 + 4.70%、+9.07% 與 + 19.77%,比起大盤 S&P 500 指數與科技股為主的 NASDAQ 指數更具爆發力。但是要提醒投資人,投資首重風險,因此首先必須先衡量自身可承受的風險程度。過往分析僅供參考,不保證未來結果,投資人無法直接投資指數,指數報酬亦不代表基金之績效表現。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但漢遠進一步分析提到,2025 年市場和經濟雖可能出現動盪,但美國基本面因持續盈利增長而有競爭力的韌性,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公用事業產出、能源生產以及對 IT 設備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需求仍然強勁,且企業信心依舊高漲,Teneo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300 位上市公司 CEO 中有 77% 預期 2025 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將改善,2025 年全球資金焦點仍是美國,而元月 20 日的重頭戲是川普總統就職,市場預測,川普有望優先推動減稅及鬆綁監管政策,有利美股醞釀慶祝行情,包括搭上「MAGA 2.0」(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企業龍頭概念股最為吸睛。張繼文指出,即便新一屆川普政府的政策走向成為經濟的最大未知數,然而減少監管、延長 2017 年的減稅措施,以及減輕企業和個人的稅務負擔,可能促進增長並提高利潤。更寬鬆的監管環境有利於併購活動,支撐資產價格。由企業家 Elon Musk 和 Vivek Ramaswamy 領導的美國政府效率部門 (DOGE) 所推動的削減聯邦開支努力若成功,將可有助於抵消預算赤字並促進私營部門活動。
林怡君進一步補充,川普屬重商主義立場,未來推出有利於企業的相關政策仍是值得期待,加上美股長期向上趨勢不變,從統計數據來看趁下跌時進場,有利短中長期持有,因此有意進場或加碼美股的投資人不妨趁盤面修正時逢低分批佈局,尤其是囊括各產業領頭羊的「創新研發龍頭」類型,可望在市場反彈回升時追求較佳的上漲爆發力。甫於 1 月 9 日正式掛牌的 00971 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 ETF,便是全台首檔聚焦在市值前 50 大「研發龍頭」的美股 ETF,亦即個股研發費用須連續 3 年均正成長、且研發占銷售額比率須在前 90% 等標準,可謂全台首檔「會進化」的美股 ETF,更可望追求比美股大盤更具爆發力的成長動能。投資人不妨從 1 月開始分批佈局,若遇盤勢震盪時更可考慮加碼。對於想參與美股多頭的投資人,不妨視己身風險承受度,透過 00971 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 ETF 來追蹤美國研發龍頭的長期表現潛力,投資未來各產業創新發展,參與這股大趨勢,掌握一籃子創新龍頭股的長線行情,而目前已投資美股、抑或是滿手 AI 科技題材的投資人,亦可配置這類聚焦研發龍頭的 ETF 來增加其他美國產業先鋒的佈局,不但有助於分散投組、避免過度集中,同時也透過聚焦研發先鋒擴大潛在的投資利基。
投資人應注意單一國家 ETF 波動大,包含市場風險、集中度風險、流動性風險、折溢價風險、追蹤誤差風險、終止上市風險等,投資人應謹慎留意,並隨時掌握商品重大公告及市場變化,在進行資產配置或長期投資而投資單一產業 ETF 時,不應以短期資金投入,應考量自身的財力適度配置及風險承受度,評估是否投資及選擇合適的投資標的且通常需要長期持有才能發揮投資效益。
野村投信
野村投信於 1998 年成立,為日商野村資產管理及香港 Allshores 集團等專業投資團隊所組成之合資企業。野村投信為高盛、晉達、野村基金 (愛爾蘭系列) 及駿利亨德森系列基金在台灣之總代理。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投信基金、境內全權委託與境外基金總代理在台規模共計新台幣 5,863 億元,居所有台灣資產管理業 (基金) 公司第 9 名。野村投信自 2018 年起連續三年榮獲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台灣區最佳退休基金公司,以及連續四年獲最佳股票經理公司肯定(2020~2023);且於 2014、2015、2016 及 2017 連續四年榮獲理柏台灣基金獎混合型團體大獎肯定。(資料來源:投信投顧公會(2022/12);理柏(2014~2017);亞洲資產管理雜誌(2023/01))
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本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本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基金買賣係以投資人自己之判斷為之,投資人應瞭解並承擔交易可能產生之損益,且最大可能損失達原始投資金額。基金不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如因基金交易所生紛爭, 台端應先向本公司申訴,如不接受前開申訴處理結果或本公司未在三十日內處理時,得在六十日內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 台端亦得向投信投顧公會申訴、向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申請調處或向法院起訴。本基金為被動式管理之基金,自上市日或上櫃日起以追蹤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為投資目標,基金之投資績效將視其追蹤之標的指數之走勢而定,當標的指數波動劇烈時,基金之淨資產價值將有較大的波動風險。基金投資風險包括但不限於類股過度集中之風險、產業景氣循環之風險、流動性風險、外匯管制及匯率變動風險、投資地區政治、社會或經濟變動之風險、商品交易對手之信用風險、與其他投資風險等,請詳見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本基金之特性、相關投資風險及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中,投資人可向本公司及基金之銷售機構索取,或至公開資訊觀測站及本公司網站 (https://www.nomurafunds.com.tw) 中查詢。本基金之特性、相關投資風險及投資人應負擔之成本費用等資訊,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基金自成立日起,即得運用基金進行投資組合佈局,基金投資組合成分價格波動會影響基金淨值表現。投資人於成立日 (不含當日) 前參與申購所買入之每受益權單位之發行價格,不等同於基金掛牌上市或上櫃後之價格,參與申購之投資人需自行承擔基金成立日起至上市日或上櫃日止期間之基金淨值波動所產生的風險。本基金上市或上櫃後之買賣成交價格應依臺灣證交所或財團法人櫃買中心之相關規定辦理,投資國內證券之 ETF 適用升降幅度限制,投資國外證券之 ETF 則無限制。本基金上市日前 (不含當日),經理公司不接受本基金受益權單位數之買回。本基金受益憑證之上市買賣,應依證券交易市場有關規定辦理。本基金於上市日後將依臺灣證交所規定於臺灣證券交易時間內提供盤中估計淨值供投資人參考。計算盤中估計淨值因評價時點及資訊來源不同,與實際基金淨值計算或有差異,投資人應注意盤中估計淨值與實際淨值可能有誤差值之風險,經理公司於臺灣證券交易時間內提供的盤中估計淨值僅供投資人參考,實際淨值應以本公司最終公告之每日淨值為準。投資人可至經理公司網站( www.nomurafunds.com.tw) 或致電客服中心查詢。本基金主要係採用完全複製法追蹤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為目標,然因基金必要費用、為因應申贖及指數調整等之相關交易、為維持曝險比例而從事證券相關商品交易及視特殊情形需要採最佳化複製法等因素,仍可能使本基金偏離標的指數之表現。上述回測結果不代表基金投資組合之實際報酬率及未來績效保證,實際表現可能與回測結果有所差異。以上僅為歷史資料模擬回測結果,不代表本基金之未來績效保證。基金之追蹤指數模型請詳閱公開說明書。本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本基金配息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收益平準金中支付。任何涉及由收益平準金支出的部份,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投資人可至經理公司網站 (www.nomurafunds.com.tw) 或致電客服中心查詢。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資料係整理分析各方面資訊之結果,純屬參考性質,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勿將本內容視為對個別投資人做基金買賣或其他任何投資之建議或要約。本公司已力求其中資訊之正確與完整,惟不保證本報告絕對正確無誤。未經授權不得複製、修改或散發引用。以上公司僅供舉例,本文不做個別公司個股銷售及推薦之用,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野村投信獨立經營管理】
指數免責聲明:「Bloomberg®」及所授權的彭博研發龍頭指數 (「指數」),為 Bloomberg Finance L.P. 與其關係企業,包括彭博指數服務有限公司以及指數管理人等 (合稱「彭博」),及第三方供應商的商標或服務標章,業已授權野村投信 (「被授權人」) 為特定目的使用之。彭博並非被授權人的關係企業,且彭博未核准、背書、審查、或推薦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 ETF 基金 (「本基金」)。彭博不保證有關指數或本基金中任何資料或資訊的即時性、正確性、或完整性。(完整版警語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野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10615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 7 號 30 樓,理財諮詢專線 02-8758-1568
本公司提供之新聞稿,均依照投信投顧會員及其銷售機構從事廣告及營業活動行為規範,若須重製或編製新聞稿,應以公司公開資料為主,不得誇大不實。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