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盤後〉科技股帶動漲勢 恒指收漲1.6% 小米升逾7%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2-18 16:37

香港股市周二 (18 日) 持續上漲,截至收盤,恒指收報 22976 點,升 360 點或 1.6%,盤中一度升破 2.3 萬點,但未能守住。恒生科技指數報 5639 點,升 139 點或 2.5%。國企指數升 151 點或 1.8%,報 8475 點。
盤面上,科技股多數走強。阿里巴巴上升 3.4%,小米集團大漲超過 7%,股價創下新高。快手大漲近 10%。汽車股漲幅居前,吉利汽車漲超 5%。
2 月份,香港恒生指數加速上漲,達到自 2024 年 10 月以來最高。港股恒生科技指數今年迄今飆漲逾 18%,位居全球資產表現榜首,從上月中的低點至今,恒生科技指數甚至漲逾 25%。 港股恒指也上漲 9%,跑贏中國 A 股主要指數。
DeepSeek 近期宣布以低成本開發出生成式 AI。 由於 AI 領域長期由美國企業獨佔鰲頭,DeepSeek 的技術突破,讓市場對中國企業的崛起產生期待,也帶動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科技股普漲。
中金公司研究部認為,本輪港股反彈主要由南向資金、被動資金與交易型資金主導,長線外資仍處於流出狀態。 該機構預計,恒生指數的合理點位約為 23000 點,若科技股情緒回升至 2021 年高點,則可能上探 25000 點。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目前港股處於政策及經濟數據的空窗期,AI 有助於提高中國企業的營運效率,促使部分外資及對沖基金增配。 此外,美國可能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中國的壓力可望減輕,為港股帶來上漲空間。
有分析認為,在利好消息落地之後,市場尚未看到新的催化劑,科技板塊累積的獲利盤可能會有所釋放。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之後,投行瑞銀預計,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將在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投行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報中稱,中國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表達了對民營企業的溫和支持態度,並且一位曾經位於監管風暴中心、備受矚目的科技領袖出席會議,代表著政府的態度從整頓轉向振興。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