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法說〉Q1獲利季增逾6倍創歷史新高 EPS 17.2元 提前布建3-6個月庫存因應美關稅衝擊
鉅亨網記者吳承諦 2025-05-13 17:41

PC 品牌華碩 (2357-TW) 今 (13) 日召開線上法說會,並同步公告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為 127.9 億元,季增逾 6 倍,每股純益 17.2 元;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表示,華碩已經提前在美國市場布建 3 至 6 個月庫存,並與通路夥伴啟動價格調整機制因應關稅挑戰。
華碩第一季營收 1,351.9 億元,年增 18%,季減 4%;毛利率 15.5%,季減 0.5 個百分點,年增 0.6 個百分點;營業利益 114.5 億元,季增 1053%,年增 147%;營益率 8.5%,季增 7.8 個百分點,年增 4.4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127.9 億元,季增 681%,年增 135%,每股純益 17.2 元。
華碩財務長吳長榮說明,第一季營收成長主要來自 PC 筆電出貨量增加及 AI 伺服器出貨成長,毛利率來到 15.5%,則受惠於電競產品比重提升;而第一季已收回先前提列的印度客戶呆帳 53 億元才來到 114.5 億元,若排除此因素,第一季營業利益約 61 億元,營益率維持在 4.5%健康水準。
關稅議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胡書賓透露,華碩去年第四季即啟動因應措施,針對美國市場提前部署 3 至 6 個月策略性庫存,涵蓋筆電與主機板等產品。同時與通路夥伴建立彈性價格調整機制,適度反映運作成本增加。
匯率變動為另一大挑戰,吳長榮分析,短期內台幣急升確實對未來 3 至 6 個月業內損益產生壓力,但長期而言,由於華碩美元收入占比低於 50%,美元成本占比卻高達 90%以上,形成美元淨負債部位,美元貶值反而對營運相對有利。
胡書賓強調,華碩營運模式具備多元韌性優勢。美國市場營收占比不超過 15%,且有一半以上營收採用非美元計價,涵蓋歐洲與亞洲主要市場。此外,華碩在高階產品如電競筆電、顯示卡、主機板等領域的領導地位,以及動態匯率避險操作,都將強化未來營運應變能力。
展望第二季,華碩預估,PC 營收將季增 25%至 30%,AI 伺服器季增 10%。
產品營收占比部分,系統占 53%,開放平台占 44%,AIOT 占 3%;區域占比部分,亞洲占 47%,歐洲占 31%,美洲占 22%。
- 關稅戰火升溫!該逢低佈局還是止損出場?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