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傳聞引爆!A股太陽能類股瘋漲 「反內捲」能否助行業自救?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太陽能類股周二 (8 日) 徹底「殺瘋」,A 股市場近 20 檔個股漲停或漲幅逾 10%。其中,首航新能 20% 漲停,大全能源大漲近 16%,通威股份強勢漲停,拓日新能、大東南、億晶光電、亞瑪頓等也全線漲停。

同時,港股市場的太陽能類股一度大漲逾 5%,順風清潔能源漲超 20%,卡姆丹克太陽能漲近 12%,陽光能源漲近 11%,而新特能源、福萊特玻璃、凱盛新能、協鑫科技皆實現了 7% 以上的漲幅。
在期貨市場,多晶矽主力合約延續漲勢,收盤大漲 4.82%,觸及兩個半月高位。
此波漲勢的導火線,是市場自昨晚開始流傳的一則「小作文」,其主要內容涉及「矽料收儲可能會於近期落地」。值得注意的是,此傳聞早在 5 月份便已發酵過一次,當時也曾引發太陽能類股的集體飆升。此次,市場情緒更因「反內捲」概念的加持而顯得更加熾熱。
據 Mysteel 調研,目前多晶矽企業的報價已在每公斤 40 元以上,部分主流企業甚至暫時停止報價,以重新測算成本。矽片和元件環節的企業與經銷商也回饋,近期價格將有所調漲。
有消息指出,今年 5 月便有全球最大多晶矽供應商通威股份等六大頭部矽料廠商探討併購相關產能,透過「雪藏尾部產能」以實施更大力度的控產,並達成減產挺價共識,設定每噸 4.5 萬至 5 萬元的挺價區間,此舉反映了行業在終端需求未改善背景下的「自救」意圖。
對於這波太陽能產業「反內捲」行情的持續性,市場各方有不同的看法。從多晶矽期貨的角度來看,有期貨公司認為,多個行業近期密集實施「反內捲」舉措,背後是社會對「內捲式」競爭的廣泛關注及政策層面的持續加碼。目前多晶矽已形成較強的波段性上漲,背後有基本面「反內捲」預期的支撐,建議不宜逆勢操作,而應等待回調後逢低做多。
從股市的角度分析,浙商證券指出,當前「反內捲」得到高層持續定調,有助於改善市場預期,但短期內或以控制增量為主,優化存量為輔。該機構預期,產能利用率較低、且具有高耗能、環保要求的產業,可能會更快推動落後產能退出。
天風證券則認為,「反內捲」行情若發展順利,可能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政策催化下的預期階段(幅度可能較小),接著是定價資源品價格上漲階段,最後是定價資源品高價橫住的時間。
目前投資者或預期類似 2016 年至 2017 年的資源股行情,但當前行情尚處於預期階段,後續仍需觀察政策是否真實落地,如果沒有實際的產能出清,行情可能不會進入後續兩個階段。整體而言,此次太陽能產業的爆發,是在多重市場傳聞與行業「自救」行動下的集中反映,其後續走勢仍需密切關注政策落地與實際產能變化。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