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將開牌 李長庚對台灣企業有信心 「去美元化」非一朝一夕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國泰金控 (2882-TW) 總經理李長庚今 (9) 日出席「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提及台美關稅議題,他對台灣企業適應能力及創新能力仍有信心,某些產業短時間可能會有衝擊,但應能順利過關,要對政府有信心;至於新台幣強升,李長庚強調,壽險業是長期資金,整體來看,台幣「中性回歸」特性 20 幾年來沒有變過,人壽避險策略及商品機制也愈來愈完善,不必太在意匯率短期影響,而「去美元化」趨勢並非一朝一夕,只要在長期狀態下,就有足夠時間來因應。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首波關稅名單,日韓維持 25%,但未見台灣,市場憂心稅率高出預期恐衝擊台灣經濟。李長庚受訪時指出,關稅的問題不是只有台灣,全球只要有出口到美國都會面臨對等關稅問題,短時間可能會對某些產業造成衝擊,不過,他一直對台灣企業的適應能力、創新能力都充滿信心。他認為,台灣應該可以順利過關,甚至趁著這個機會,有些產業可以獲得更大的進展。
台灣上半年對美出超 552.3 億美元,超越對中國大陸與香港,成為我最大出超國,外界憂心不利貿易談判。李長庚表示,自川普第一任期至今,台灣對美出口確實增加相當多,以台灣整體 GDP 規模對照對美出超的順差金額來看,與其他國家相比率相對高出很多,這方面有些壓力,不過,台灣開始增加對美採購,許多製造商也前往美國設廠。
雖然短期在關稅或匯率上會有一些壓力,但回顧企業過去發展,「一直覺得是 OK 的」,他以自己 90 年代在美國唸書時為例,當時台幣兌美元在 25 元左右,近幾年也有看到 27 元,基本上,整體企業競爭力也未受到嚴重影響,不過,每天變來變去,不確定性對企業難免會有影響。
國泰金控即將公布 6 月最新自結,外界關切台幣匯率強升的影響。李長庚表示,新台幣 25 元、27 元或是 35 元都有經歷過,匯率變動上上下下,不過,壽險業是長期的資金,並不是馬上要變現的資金,長期而言實質影響不大,此外,台灣有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制度,可用準備金方式來沖抵外匯短暫變動對財報的影響。
他指出,台幣並非國際流通貨幣,但壽險公司有大量的海外投資部位,因此,主管機關多年來持續在思考,如何讓產業不要因為短暫的匯率變動影響財報。
國泰人壽自 2003 年開始做替代避險 (proxy hedge) 至今,整體台幣「中性回歸」特性 20 幾年來沒有變過,各項機制變得健全多了,不必太在意短期影響,中長期機制愈來愈完善,操作愈來愈好,而商品組合本身愈好才是根本。
外界問及如何看待「去美元化」趨勢,李長庚反問「那你要投什麼東西來替代?」以目前國際貨幣來看,包括歐元、日元、英鎊、人民幣等,目前看起來仍無法替代美元。美元資產所提供的報酬遠超其他幣別,這是全球投資人的選擇,造就美元霸權的形成。
長時間下來,境外美元資產部位越來越大,美元武器化也對各國產生地緣政治風險,大家都希望能降低被影響的程度,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會是一夕之間發生的,只要是長期的狀態,就有足夠的時間準備來做因應。
至於金管會祭出暫行措施協助壽險業度過難關,國泰人壽是否採用新制?李長庚說,相信業界應該都會採用,這對外匯準備金是有好處的,國泰也會朝向厚實外匯準備金方面,對於整體操作來說比較有利。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最強首選平台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