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今年上半年表現創50年最差!專家曝下半年也不會好三大原因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外電
今年上半年,美元經歷自 1973 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最糟表現,ICE 美元指數累計下跌近 11%,這一跌幅不僅超過過去十年的任何一次疲軟期間,也引發市場對美元長期趨勢的擔憂。儘管近期美國就業數據強勁、通膨壓力猶存,聯準會 (Fed) 維持高利率立場對美元形成一定支撐,但華爾街普遍認為,美元下半年前景仍不樂觀,甚至可能開啟長期貶值週期。

傑富瑞集團全球外匯主管 Brad Bechtel 說:「我認為美元的整體趨勢仍將走低。」他和其他業內人士指出,美元目前面臨三大下行壓力,恐進一步削弱其全球主導地位。
2008 年金融危機後,美股強勁表現吸引大量國際資金流入,投資人累積巨額美元風險部位。由於美股和美元長期上漲,外資通常無需對沖貨幣風險。
然而,近期國際股市表現優於美股,加上川普政府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促使投資人重新評估風險,增加外匯避險需求。
Bechtel 說:「持有美元部位的外國投資人將繼續對沖美元風險,這將是一個持續的趨勢。」這項變革導緻美元需求下降,成為上半年美元走軟的關鍵因素之一。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全球股市分化加劇,外匯對沖需求可能進一步上升,持續施壓美元匯率。
儘管美國通膨尚未明顯回落,但聯準會 (Fed) 降息預期正在增強。根據芝商所(CME)FedWatch 數據,交易員預期最快可能在 9 月降息。相較之下,歐洲央行、瑞士央行和加拿大央行過去一年已多次降息,而 Fed 自去年以來僅降息 100 個基點,未來降息空間更大。
Bechtel 說:「相較於全球同行,Fed 未來一年的降息空間更顯著,這可能進一步削弱美元吸引力。若 Fed 開啟降息周期,而其他主要央行維持寬鬆政策,美元可能面臨更大下行壓力。」
市場認為,Fed 與全球央行的政策分化將成為美元持續走弱的重要推手。
儘管美國政府未公開承認弱勢美元政策,但市場普遍認為,川普政府正透過匯率手段增強美國出口競爭力。日本和南韓官員先前透露,川普及其團隊在貿易談判中多次提及匯率問題,暗示其希望美元走弱以提振美國製造業。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團隊說:「美元疲軟是美國企業,尤其是大盤股實現更高獲利的重要因素,因許多公司依賴海外收入。」
美元貶值可能提升美國跨國企業的獲利能力,符合川普重振製造業的政策目標,但長期來看,弱勢美元恐削弱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加劇金融市場波動。
美元持續走貶已開始動搖其作為全球頂級避險資產的地位。若 Fed 降息預期兌現,而全球經濟復甦帶動其他貨幣走強,美元可能進一步承壓。
分析師指出,美元走弱可能引發全球資本流動變化,影響新興市場資產價格,加劇匯率市場波動。Bechtel 警告說:「美元可能正處於長期貶值週期的起點。」
若弱勢美元趨勢持續,全球匯市格局可能重塑,投資人必須重新評估美元資產的風險與回報。隨著今年下半年臨近,市場將密切關注 Fed 政策動向、全球經濟復甦以及貿易政策變化,這些因素將共同決定美元的未來走勢。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