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晶片聖杯 台積電 揭大而美法案助攻關鍵

先探投資週刊


隨著《大而美法案》過關,將半導體投資抵免提升至 35%,有助加速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在美設廠,在產能擴大之下,也將帶動廠務、設備、耗材等需求增加。


【文/莊家源】

美國政府為重振本土半導體產業、確保供應鏈韌性、與國家安全,總統川普在獨立紀念日當天,簽署了備受外界矚目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該法令被認為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中產階級減稅法案」,可望降低大型科技企業與新創公司的研發成本,同時鼓勵資料中心的建設與資本支出,與增加國防預算支出,並維持美國的邊境安全。

《大而美法案》被視為是強化拜登時期推出的《晶片與科學法案》中半導體投資激勵措施的重要一步,其核心內容在於透過提高稅賦優惠比例,吸引全球半導體公司在美設廠,尤其是針對先進製程的晶圓代工廠。

根據法案內容,稅賦抵免比例已從原先的二五%提高至三五%,顯著降低了外國企業赴美設廠的成本。對於台灣的半導體業者而言,該法案的通過無疑是一項利多,像是台積電、環球晶等已宣布或開始布局美國市場的企業,將直接受惠於此法案,尤其是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建廠計畫,有望獲得可觀的財政支持,加速建廠進度,進一步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半導體投資抵免上調至三五%

雖然《大而美法案》提供了稅賦抵免獎勵,但後續的晶片關稅政策也仍需密切關注,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已向美國政府建議以投資獎勵、延長投資抵免期限及減少監管障礙等方式提升美國半導體競爭力,並對潛在的晶片關稅或貿易限制表達憂慮。法人認為,若美國政府祭出晶片關稅,可能破壞美台半導體夥伴關係,影響美國在AI、高效能運算及行動通訊等先進應用的技術領先地位。

同時,關稅措施可能對美國自身技術創新與競爭力造成負面衝擊,進一步削弱美國實現本土製造目標的能力,台灣半導體協會、台積電及美國半導體業者均疾呼美國決策應謹慎,認為晶片關稅牽一髮動全身,可能成為影響全球科技產業的最大變數。

大摩認為,儘管美國尚未對台灣晶片課徵具體關稅,但台積電此前在美國的投資承諾有助於其獲得關稅豁免的可能性,隨著《大而美法案》的通過,該法案提供的稅收抵免政策將有效減輕台積電在美國擴廠所面臨的成本壓力,進一步降低其獲利挑戰。

大摩預估,台積電第三季營收在第二季提前拉貨潮的影響下,單季營收僅季增三%,再加上近期新台幣匯率強力升值,將不利台積電營收表現。不過,在AI需求的強勁支撐之下,台積電有望在七月十七號舉行的法說會中,上調全年美元營收成長預估,從目前市場共識的的年增二五%左右,調高至近三○%,展現其在AI市場需求推動下的成長潛力。在明年展望方面,大摩認為,在AI需求的帶動下,台積電明年美元營收年增率仍可維持二○%之上,資本支出則維持在四○○億美元左右,大摩持續看好台積電並將其列為投資首選,給予目標價一二八八元。

台積電為了避開川普政府的關稅問題,提出了一項在美國新增一千億美元的投資計畫,若再加上拜登政府時期的六五○億美元投資計畫,總金額將高達一六五○億美元。去年底,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晶圓廠已量產N4製程,其良率已達到與台灣廠相當的水準,台積電將亞利桑那州第二座晶圓廠的量產進度提前至二○二七年,以滿足客戶需求,提高供應彈性。目前第二座晶圓廠則將採用N3製程,已完成建設,並根據客戶對AI的相關需求加速量產進度。

台積電美國廠開始量產

法人指出,為因應超微(AMD)和蘋果(Apple)等客戶對亞利桑那州廠三奈米和二奈米的需求,台積電原定二六年第四季進行的第二廠P2A移機計畫,已通知供應商提前至今年九月進行,整體時程提前了一年。因此,亞利桑那州第二廠的三奈米製程將於二七年底量產,而第二期產線P2B則預計二八年量產二奈米,仍晚於新竹和高雄廠的量產時間。(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2360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先探投資週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