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傳考慮放棄開源AI模型!未來或轉向封閉系統策略?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Meta (META-US) 旗下新成立的「超級智慧實驗室」(Superintelligence Lab)內部,正討論是否放棄其開源 AI 模型「Behemoth」,轉而開發一款封閉模型。

消息人士透露,Meta 雖已完成 Behemoth 的訓練工作,但由於內部測試結果不如預期,原訂的開源發布計畫被延後;而當超級智慧實驗室啟動後,該模型的測試也同步中止。
對於外界關切,Meta 發言人向媒體表示:「我們計畫持續釋出領先的開源模型。」但同時坦承,過去並非所有研發成果都對外公開,未來將混合使用開放與封閉 AI 模型,視情況調整。
Meta 強調開源,但商業壓力可能推動戰略收斂
Meta 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開源 AI 的重要性,並以 Llama 模型的開放策略與 OpenAI 形成鮮明對比。然而,隨著 AI 領域資源消耗驚人,Meta 正面臨如何將 AI 技術轉化為收益的新挑戰。
為了實現通用人工智慧(AGI)目標,Meta 正在全球建設資料中心、重金網羅頂尖 AI 研究員,並提供高額簽約獎金與年薪,資金壓力巨大。
儘管 Meta 的 AI 研究實力全球領先,但在商業化層面仍落後於 OpenAI、Anthropic、Google DeepMind 與 xAI 等競爭對手。
外媒指出,若採用封閉策略,有助於 Meta 鞏固演算法與數據資源的掌控權,也更利於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
Meta 若退出開源生態,AI 產業恐將重組
若 Meta 逐步退出開源模型陣營,將對整個 AI 開源生態造成巨大衝擊。
儘管 OpenAI 正準備發布其仍未發布的開放模型,但主要由 Meta 和 Llama 等模型推動的開源勢頭可能會放緩,權力可能會重新轉向擁有封閉生態系統的主要參與者。
這種連鎖反應將持續影響整個新創企業生態系統,尤其是那些專注於精細化、安全性和模型校準、依賴開放基礎模型的小型公司。
Meta 的動向也可能讓中國加速填補開源空缺。目前如 DeepSeek、Moonshot AI 等中國 AI 企業正積極發展開源模型。Meta 若退場,將為中國企業在全球 AI 競賽中爭取話語權與技術領先創造新機會。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