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寒冬 Rivian、Lucid示警:川普新政是致命傷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電動車製造商 Rivian(RVIN-US)、Lucid(LCID-US) 周二 (5 日) 雙雙公布令人失望的財報,對今年的展望也都萎靡不振,顯示電動車製造商正因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和取消購車抵稅等政策受重傷。

Rivian 周二盤後下跌 4.6%,Lucid 重挫 8.3%。
電動車廠商正在設法安然走過川普政府的政策變動,包括取消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抵稅優惠、對進口汽車零件加徵關稅、取消汽油車排氣罰款等。
再加上中國對電動車重要原料稀土金屬的管制,導致供應鏈大亂、美國生產受阻,使電動車產業的處境雪上加霜。
稀土供應中斷
Rivian 表示,由於稀土供應中斷,第 2 季 (6 月為止) 的成本上升。Rivian 另提高今年調整後的核心虧損預測,理由是監管信用額度的銷售收入枯竭。
據路透估算,Rivian 每生產一輛車的營收成本 (cost of revenue) 達到 11 萬 8375 美元,比今年年初增加約 8%。
Rivian 執行長 RJ Scaringe 說:「這反映在產量大幅減低上,主要原因是各式各樣的政策變化讓產業供應鏈變得極具挑戰性。也因此,我們的成本看起來大幅提高,但這不是因為材料成本上升,也不是因為我們的營運效率變差。」
Rivian 高層透露,產量下滑導致第 2 季每輛車的銷售成本降低 1.4 萬美元。
Rivian 曾在第 2 季暫停生產一周,如今再度預告,9 月將暫停生產三個禮拜。Rivian 正在整合零組件並規劃 R2 SUV 明年上市事宜,該款平價小型車是 Rivian 的成功關鍵。
關稅成本增
相較於 Rivian,身為豪華電動車製造商的 Lucid 雖然有庫存而能大致免於稀土供給中斷的衝擊,但關稅仍壓低了 Lucid 第 2 季的利潤率。
分析師預估,雖然聯邦電動車 7500 美元抵稅優惠將在 9 月底中止,但預期消費者可能為了搶搭抵稅優惠最後一班車,反而將催出第 3 季的銷售量。
Lucid 暫代執行長的 Marc Winterhoff 說:「我們確實預料第 4 季的需求會稍微放緩。」他表示公司已規劃對策,要讓產品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但未透露細節。
「監管信用額度」成過去式
過去汽車製造商未達燃油經濟標準必須繳納罰款,讓 Rivian 和 Lucid 這類新創電動車公司可以靠出售「監管信用額度」(regulatory credits)給想避免罰款的傳統車廠,以從中獲益。
但在川普政府取消此一制度之後,對監管信用額度的需求也大幅減少。
Rivian 周二表示,今年調整後核心虧損預估落在 20-22.5 億美元,高於先前預估的 17-19 億美元,理由是監管信用額度的收入預估腰斬。
Rivian 表示監管信用額度收入將從原估的 3 億美元減半到 1.5 億美元,並表示,預料下半年將無法從出售監管信用額度獲得任何收入。
Rivian 預料今年大致損益兩平,也不如之前預估的小幅盈餘。
不過,Rivian 表示,由於需求提前湧現,預期第 3 季涵蓋消費型與商用車的交車量將創下歷史新高。除了 SUV 與皮卡外,Rivian 也為企業車隊生產電動貨車,亞馬遜是客戶之一,亞馬遜也是 Rivian 最大股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