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以太坊飆漲不僅是市場狂熱 背後有RWA與穩定幣撐腰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以太坊(ETH)日前價格突破 4,100 美元,創下 2025 年以來的新高,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儘管這一價格仍未達到 2021 年的歷史高點 4,865 美元,但與已創下歷史新高的比特幣相比,其背後所承載的價值與技術邏輯,正顯示出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轉變,而非僅僅是市場情緒的短期回潮。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以太坊飆漲不僅是市場狂熱 背後有RWA與穩定幣撐腰。(圖:shutterstock)

在這一輪加密貨幣上漲行情中,比特幣(BTC)已突破 116,000 美元,成功跨越 2021 年的歷史高點 69,000 美元,進入一個未知的價格區間。相較之下,以太坊仍在追趕,其當前價格與歷史高點仍有約 15% 的差距。然而,正是這一差距,被部分市場分析師視為其潛在的上行空間。


前摩根大通首席策略師 Tom Lee 曾提出,若以太坊比特幣的價格比例(ETH/BTC)能夠回到 2017 年的 0.14,在比特幣創新高的情境下,以太坊的價格有望觸及更高水平,甚至達到 16,000 美元。儘管這是一個基於多重假設的推算,但它確實為市場提供了另一個觀察以太坊價值潛力的視角。

兩大核心價值 為漲勢撐腰

以太坊的上漲並非空穴來風,其核心價值支撐來自於兩大關鍵領域:穩定幣與現實資產上鏈(RWA)。

首先是穩定幣。儘管零售端的高頻交易可能發生在其他區塊鏈上,但高價值的合規資金與金融清算,更傾向於在以太坊及其第二層解決方案(L2)上進行。包括 USDC、PYUSD 在內的機構偏好穩定幣,都部署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承載著跨境結算、鏈上抵押和協議清算等重要功能。這使得以太坊不僅是一個「有人用」的平臺,更是「辦合規大事」的基礎設施。

其次是 RWA。以太坊已成為 RWA 市場的真正主場,佔有率超過 80%。許多重量級項目,如 BlackRock 的 BUIDL 基金直接部署在以太坊上,透過鏈上派息產生超過 20 億美元的總鎖定價值(TVL)。此外,摩根大通也透過其 Onyx 許可鏈,在以太坊 L2 上測試存款代幣,將傳統金融的現金流引入區塊鏈,而非單純的炒作資金循環。這些案例證明,以太坊正在將真實世界的金融資產與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創造出持續性的鏈上現金流。

技術護城河:EVM 與智能合約

以太坊的技術優勢,主要體現在其 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和智能合約。EVM 被譽為一台「世界電腦」,它確保全球所有節點都以相同的規則執行同一份程式碼,實現了自動執行和不可竄改。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可程式性」,更是一種制度層面的「可計算性」。

比特幣相比,雖然兩者都是加密世界的基礎層,但其技術路徑存在顯著差異。比特幣專注於安全性與價值儲存,而以太坊則透過 EVM 打開了可編程性的無限可能性。儘管有人試圖在比特幣上引入智能合約,但由於缺乏像 EVM 這樣成熟的通用執行環境和生態,其擴展性和效率都受到限制。這使得以太坊更像是一個數位經濟的作業系統,承載著各種鏈上應用的運作邏輯。

在過去一個多月,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信號也為以太坊的長期預期提供了催化劑。美國國會通過了被稱為「天才法案」的立法方案,為加密貨幣業務提供了更明確的監管框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承認了加密貨幣的創新價值;而總統簽署的行政令,則為價值高達 8.7 兆美元的 401(k) 養老帳戶資產打開了投資加密貨幣的通道。

這些政策並非孤立事件,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立法指引方向,監管表態放鬆,最後則是制度級資金的入口被打開。這些結構性的力量,正在共同推動市場對以太坊等核心資產的長期價值預期。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