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月報
Morning Star
整體基金市場表現概述
7 月份,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高,隨著美國對世界各國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大致底定,不確定風險大部份獲得消除下,市場繼續偏向風險追逐模式,推升風險性資產的表現,各國股市普遍上揚,且歐美主要股價指數多數再度創下收盤新高,惟因美元匯價反彈回升,美股以外市場若以美元計算的漲幅多半出現顯著縮水。美國股市方面,市場連續第三個月收紅,由於美國陸續與主要經濟體達成貿易協議並降低對等關稅稅率,投資人將關注焦點轉向企業獲利表現,而來自科技股的良好財報數字也吸引買盤持續進場,並帶動標普 500 與 NASDAQ 指數進一步刷新歷史高價。歐洲股市整體走勢呈現震盪偏強格局,科技、能源與金融股帶領大盤走高,但受到美元轉強影響,前幾個月做多歐股的國際買盤稍見降溫,也讓歐股漲幅受到限制。亞洲股市普遍上揚,在 AI 題材重新升溫與美國科技股大漲的帶動下,日本、南韓與台灣股市漲勢強勁,東南亞股市表現則參差不齊,主要受到各國關稅談判結果與美元升值的影響。債券市場方面,美國聯準會 (FED) 對降息態度持續保守,歐洲央行 (ECB) 亦傾向對降息行動喊停,令公債市場陷入整理,不過在市場風險情緒升溫下,可轉換債券、非投資等級債券 (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債券等信用債仍然表現良好。
整體而言,台灣核備銷售的股票型基金在 7 月份的美元平均報酬率為 1.33%,債券型基金的美元平均報酬率則是 - 0.49%;若扣除匯率因素影響,則股票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以原幣計算的平均月報酬率分別為 2.47% 與 0.39%。
美國股票
美國股市在 7 月份強勢上漲,關稅議題雖然持續受到投資人關注,但隨著美國政府陸續與各主要經濟體達成貿易協議並降低對等關稅稅率,對市場帶來的潛在不確定風險也隨之降低,加上近期企業開始發布財報數據且多數優於預期,尤其 AI 相關需求居高不下,帶動半導體與科技公司的業績成長,在消息面與基本面均偏向正面發展下,吸引投資人積極進場做多。三大主要股價指數中,道瓊工業指數在 7 月份一度逼近歷史高點,但受到 IBM 與消費、醫藥相關領域成分股的跌勢拖累,整個月下來僅微幅上揚 0.08%。但標普 500 指數與 NASDAQ 指數在科技股漲勢推升下,單月漲幅分別來到 2.17%、3.70%,且為連續第二個月刷新收盤的歷史最高紀錄。
在關稅議題的最新發展部分,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明確表示對等關稅將從 8 月 1 日開始正式實施,不會再提供緩衝期,因此各國政府均積極與美國政府進行協商,希望能在期限前達成貿易協議以尋求降低對等關稅,包括日本、南韓、歐盟等主要經濟體均順利達成目標,透過承諾開放市場並擴大對美投資等條件以換取將對等關稅稅率降低至 15%。至於中國,雖尚未與美國簽署協議,但因雙方已達成初步的貿易協商框架,市場亦樂觀看待美國最終應該仍會調降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的關稅,但不論稅率高低,投資人普遍認為關稅議題已大致底定,不太容易再為美股帶來重大的不確定風險,在這個階段反而被視為一項代表利空出盡的正面因素。
擺脫關稅議題的干擾,投資人在 7 月份將關注焦點轉移至企業的獲利表現,截至 7 月底為止,已有大約三分之二的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發布最新一季的財報,其中有將近 7 成的企業營收優於預測,更有超過 8 成的企業獲利超越預期。根據 Factset 的調查,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在第二季的獲利可望出現兩位數成長,其中又以科技與通信服務類股的表現最佳,由於先前外界普遍擔憂關稅不確定因素將會影響企業獲利表現,因此優於預期的財報數字更成為激勵美股續漲的重要利多。
就基金組別的表現來看,美國一般股票型基金在 7 月份的美元平均報酬率介於 0.24%~2.38% 之間,隨著資金持續擁抱大型成長股,帶動美國大型成長型股票與美國大型均衡型股票型基金在績效上的表現皆居於領先。相形之下,由於投資人持續開啟追逐風險模式,以致偏向防禦性質的美國大型價值型股票基金的漲幅明顯落後。
在產業股票型基金組別部份,替代能源基金組別表現搶眼,7 月份以美元計算的平均報酬率來到 5.29%,領先其他產業型基金組別,主因美國政府持續透過關稅與其他行政手段阻擋中國太陽能業者以低價將產品傾銷至美國市場,美國本土太陽能業者因而受惠,投資人亦看好其未來獲利表現。另一方面,受到科技公司多數發布優於預期財報數字的利多消息激勵,加上投資人看好 AI 市場需求將持續擴張,帶動科技基金組別在 7 月份平均上揚 4.38%,表現亦不遑多讓。至於,表現不佳的基金類型方面,農產品基金在 7 月份平均虧損 2.44%,在所有產業型基金當中績效墊底,主因黃豆、小麥、玉米等農產品價格在 7 月份下跌 2%~4%,連帶影響了農產品相關公司的股價表現。
歐洲股票
7 月份,歐洲股市整體走勢持續偏多,但不同國家間的表現仍有明顯差異。歐股漲幅相較美股有所落後,主要仍是與關稅議題有關,儘管美國與歐盟在最後一刻達成貿易協議,避免了貿易戰升級的危機,雖然對歐股屬於正面因素,但由於外界認為歐盟在此次協議中讓利較多,長期將對歐洲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以致部分資金有撤出歐股的跡象。歐洲三大市場當中,上半年漲勢強勁的德國股市遭遇逆風,DAX 30 指數在 7 月份僅小漲 0.65%,法國 CAC 40 指數則是上揚 1.38%,英國富時 100 指數漲幅來到 4.24%,並再創歷史新高,主要反映英國獲得美國給予世界各國當中 10% 最低對等關稅稅率的利多。
觀察美國與歐盟間所達成的貿易協議內容,雖然美國將對歐盟課徵的對等關稅稅率降至 15%,但其條件是歐盟須對美國出口商品全面實施零關稅,且未來三年歐盟必須花費 7,500 億美元購買美國生產的天然氣。同時,承諾在美國投資 6,000 億美元,還要向美國購買價值數千億美元的軍事裝備。雖然,歐洲各國領袖普遍歡迎協議的達成,外界也多半認為協議能夠消除不確定因素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但經濟學家也評估此項協議長期可能導致歐洲 GDP 的下滑,尤其對出口導向的德國經濟,將會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從資金流向來看,根據倫敦證交所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截至 7 月 30 日為止的當周,雖然美國股票型基金與亞洲股票型基金都有見到資金淨流入,但歐洲股票型基金卻淨流出 411 億美元,創下自 2018 年以來,最大單周淨流出紀錄,亦可看出投資人對於美、歐之間達成的貿易協議是否對歐洲真的有利,仍是抱持較為保守的看法。
觀察歐洲基金組別的績效,受到歐元兌美元匯價走弱影響,區域型歐股基金在 7 月份以美元計算的平均績效全部落入負值,平均虧損幅度落在 0.17%~3.93% 的範圍,其中以歐洲靈活型股票基金與歐洲大型價值型股票基金相對抗跌,平均跌幅均不到 1%,但歐洲大型增長型股票與歐洲大型均衡型股票型基金組別的表現則是較不理想。至於,歐洲單一國家基金組別部份,瑞士中小型股票基金與北歐中小型股票基金在 7 月份以美元計算的平均獲利分別來到 2.14% 與 1.81%,績效領先其他歐洲單一國家基金組別,表現最差的則是德國股票基金,以美元報酬率為負的 2.35%。
亞洲股票
亞洲各國股市在 7 月份多數上漲,主要受益於美國與區域內各國政府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並確定對各國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消除了困擾投資人多時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因而激勵外資重回本地市場。以個別市場來看,日本與南韓均以承諾投資美國數千億美元的條件,換取到將對等關稅稅率降至 15% 的結果,投資人普遍對此正面看待,激勵日經 225 指數與南韓 KOSPI 指數在 7 月份上漲 1.44%、5.66%。另一方面,台灣雖然因為來不及與美國達成最終協議而被課徵 20% 的暫時性關稅,但由於外界仍樂觀預期最終稅率仍有機會降至 15%,加上龍頭權值股台積電法說會釋出 AI 相關需求持續熱絡,並上調營收成長預測的利多,帶動 AI 題材相關個股紛紛大漲,因而幫助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在 7 月份的漲幅來到 5.78%。
在東南亞市場部分,越南股市表現異軍突起,單月漲幅高達 9.18%,主因越南在 7 月初便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並成功將被美國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由原先的 46% 大幅下調至 20%,因而激勵市場資金大舉做多。除了越南股市外,其他東南亞市場則是漲跌互見,且多與關稅談判結果有關,其中稅率降幅較大的泰國與印尼股市均有不錯的漲幅,而馬來西亞與菲律賓股市則表現較為沉寂。
觀察亞洲股票型基金組別的績效表現,7 月份以美元計算的平均報酬率介於 0.18%~4.48% 之間,其中以受益於台股漲勢的大中華股票基金績效最佳,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基金的表現較不理想。在單一國家或市場的部份,越南股票基金在 7 月份以美元計算的平均報酬率高達 9.43%,顯著優於其他亞洲單一國家基金,而台灣中小型股票基金與台灣大型股票基金的美元平均獲利也有 6.20%、4.67%,表現亦不遑多讓。至於績效最差的則是印度股票基金,以美元計算平均虧損了 4.66%,同樣是因印度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不如預期順利,最終美國對印度課徵相對偏高的 25% 對等關稅,拖累印度股市在 7 月份下跌了 2.90%。
債券市場
7 月份,全球債市表現分歧,主要是各國央行持續評估關稅對通膨與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在貨幣政策上傾向多看少做,以致債市投資人缺乏主要的交易方向,市場整體也難有太大的表現空間。FED 在 7 月的例行決策會議上再度做出按兵不動的決議,FED 主席鮑威爾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經濟表現仍然穩健,而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通膨影響也需要更多時間進行評估,對 9 月是否降息亦抱持中性立場,重申將由經濟數據而定。此番談話被外界認為態度偏鷹,降低了短期內降息的可能性,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維持高檔震盪,7 月份仍上揚將近 10 個基點。ECB 方面,ECB 於 7 月叫停了連續多次的降息行動,決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聲明中指出關稅戰與貿易爭端令大環境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必須持續觀察經濟、通膨和匯率變化的影響。由於歐元區通膨已經下降至 ECB 設定的目標,市場預期 ECB 年底前將不再降息,因而推升德國 10 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在 7 月攀升近 10 個基點。日本央行在 7 月雖然未再升息,但央行官員仍對薪資成長可能帶動通膨進一步升溫感到擔憂,未來仍有再度升息的可能,推升日本 10 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在 7 月份上升 12 個基點,並再度刷新近年高點紀錄。
儘管債市整體缺乏方向,但在投資人追逐風險性資產意願偏高下,包括可轉換債券、非投資等級債券 (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債券等信用債的表現並不算差。觀察債券基金組別在 7 月份的績效表現,與股市連動程度最高的可轉換債券基金表現最佳,7 月份以原幣計算的平均報酬率落在 0.53%~3.04% 的範圍,其中又以可轉換債券 - 其他基金高居所有類型債券基金的績效首位。另外,可轉換債券 - 全球美元對沖基金與可轉換債券 - 全球歐元對沖基金則是分居第三名與第四名;除了可轉換債券基金外,非投資等級債券 (高收益債券) 型基金以原幣計算的 7 月平均績效為 0.47%~1.19%,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除了新興市場債券 - 本地貨幣基金出現虧損外,其餘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也都有正報酬的表現。
至於在其他債券型基金方面,如同前面所述,隨著主要國家央行在貨幣政策上不再偏向寬鬆,政府債券基金在 7 月份的績效普遍令人失望,其中美元政府債券基金與歐元政府債券基金以原幣計算的平均報酬率分別為 - 0.38% 與 - 0.35%。另外,日圓債券型基金受到日本公債殖利率創下新高的影響,7 月份平均虧損更是來到 2.67%,在所有債券基金類型當中,表現敬陪末座。另一方面,雖然關稅對通膨的長期影響尚不明確,但由於受到政府公債的表現拖累,加上最新數據顯示通膨仍在可控水準,造成通膨連結債券的需求下滑,通膨連結債券基金組別在 7 月份以原幣計算的平均報酬率僅有 - 0.74%~0.57%,且 5 種通膨連結債券基金類型當中有 3 種類型均出現虧損,也是表現較不理想的債券基金類型。





©2025 晨星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晨星提供的資料:(1) 為晨星及 (或) 其內容供應商的獨有資產;(2) 未經許可不得複製或轉載;(3) 純屬 研究性質而非任何投資建議;及 (4) 晨星未就所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及即時性作出任何保證。晨星及其內容供應商對於因使用相關 資料而作出的交易決定均不承擔任何責任。過往績效紀錄不能保證未來投資結果。本報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涉及協助推廣銷售任何 投資產品。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