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曾斷言比特幣跌到100美元 哈佛經濟學家承認誤判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據《MarketWatch》周二 (19 日) 報導,哈佛大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 (IMF) 首席經濟學家 Kenneth Rogoff 坦承,自己在 2018 年預測「比特幣跌到 100 美元的可能性比漲到 10 萬美元更高」完全失準。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經濟學家誤判比特幣跌至100美元的機率比漲至10萬美元還高(圖:Shutterstock)

「我對美國會理性制定加密貨幣監管的期待過於樂觀;為什麼政策制定者會想要促進逃稅與非法活動呢?」


預測失準問題出在哪?Rogoff 周二在 X 平台發文指出,加密貨幣在非法活動中的角色比他當時預期的更大,而美國監管機構則大多選擇視而不見。

根據道瓊市場數據,比特幣周二交易價格約 112,812 美元,此前在 8 月 14 日創下 124,495.51 美元的歷史新高。2018 年時,比特幣大部分時間低於 1 萬美元,但在 2024 年 12 月首次突破 10 萬美元,當時普遍被視為對加密貨幣友善的川普當選總統。

Rogoff 的貼文凸顯了對加密貨幣用途——尤其是比特幣——持續性爭論。這位經濟學家指出,比特幣被廣泛用於「地下經濟」交易,避開官方監管,創造了穩定需求並支撐了價格。

另一方面,比特幣支持者則主張,該加密貨幣可能成為對抗現有金融體系的避險工具,最終具備類似黃金的保值功能。今年以來,他們將比特幣的漲勢歸因於機構投資者採用的增加。

川普今年稍早簽署行政命令,建立聯邦比特幣儲備,同時也有愈來愈多企業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

Rogoff 在貼文中還表示,他當時未能預料「會出現一種情況:監管者,特別是最高監管者,能夠大膽地持有數億 (甚至數十億) 美元的加密貨幣,卻似乎不會因明顯的利益衝突而遭到追究。」

本月稍早,Rogoff 曾對國會缺乏監督表示驚訝,認為川普家族的加密貨幣交易構成「顯眼的利益衝突」。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 (Karoline Leavitt) 對此回覆表示,「總統及其家人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都不會涉入任何利益衝突。」

李威特補充道,「透過行政行動、支持《Genius Act》等立法,以及其他常識性政策,政府正在兌現總統的承諾,即推動美國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之都,帶動創新與全民經濟機會。」

《Genius Act》是 7 月簽署成為法律的聯邦立法,旨在規範穩定幣——價值與美元等資產掛鉤的加密貨幣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