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電商「即時零售」價格戰白熱化 恐壓低利潤並加劇通縮壓力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據《路透》報導,中國主要電商為爭奪「即時零售」市場的激烈競爭,預計將進一步壓低其短期至中期利潤,並加劇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通貨緊縮壓力。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國電商「即時零售」價格戰白熱化 恐壓低利潤並加劇通縮壓力(圖:shutterstock)

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美團 (03690-HK) 和京東 (JD-US) (09618-HK) 等巨頭正以鋪天蓋地的折扣和優惠券爭奪市場份額,導致它們耗費大量現金、利潤率受損,並引發投資者對其策略的質疑。


這場「價格戰」的「第一槍」始於今年稍早,當時京東推出一款應用程式,旨在與美團的核心外送業務競爭,此前美團已擴展其銷售產品的範圍,讓京東感到警惕。阿里巴巴旗下的餓了麼外送應用程式也緊隨其後,加大了在這一領域的投資。這三家公司都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來贏得市場份額。

野村證券分析師估計,僅今年第二季,整個產業的現金消耗就超過 40 億美元。標普全球分析師預測,未來 12 至 18 個月內,美團、京東和阿里巴巴將至少花費 1600 億人民幣來防禦或擴大在外送和即時零售領域的市場份額。他們警告稱,這些公司的利潤將面臨「顯著下調」,並指出利潤率在未來 12 至 24 個月內「不太可能恢復」。

美團預計將受到最大的衝擊,因為外送業務是其大部分收入來源。京東第二季的外送業務虧損幾乎抵銷了其當季利潤。阿里巴巴在這方面的風險較小,因為即時零售在其業務中所占比例較小。即使是拼多多 (PDD-US),其國內平台拼多多雖然在很大程度上避開了即時零售的戰場,但其低成本優勢也因競爭對手的折扣而受到侵蝕。

在最近的財報會議上,競爭主題成為分析師電話會議和高管評論的焦點。京東執行長徐冉警告「過度競爭」是不可持續的。美團執行長王興則指出進入新的競爭階段。

拼多多聯合執行長趙佳珍也表示,整個季度產業競爭進一步加劇。趙佳珍補充說:「我們不認為本季度的利潤水平是可持續的,預計未來季度的利潤會出現波動。」

監管機構對中國價格螺旋式下降表示擔憂。他們已多次警告平台不要進行「競相壓價」的競爭。為此,美團、阿里巴巴和京東已在 7 月份發布聲明,承諾遏制價格戰。

儘管短期內面臨挑戰,這些公司仍押注短期陣痛將換來長期收益。阿里巴巴電商業務集團執行長蔣凡預計,即時零售業務有望在未來 3 年內為阿里巴巴帶來每年 1 兆人民幣的增量商品交易總額 (GMV)。下半年需要關注的關鍵指標包括即時零售用戶轉移到核心電商平台的數據。

穆迪評級 (Moody’s Ratings) 高級分析師王穎表示:「我們預計,這些公司對政府『反內捲』措施的承諾,將逐步使競爭動態趨於合理。」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