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小摩再潑「降息救市」冷水 美股恐湧現「賣消息」拋售潮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摩根大通不同分析團隊接連兩天提出「降息無法救市、救經濟」的觀點,對期盼降息的市場潑了一桶冷水。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REUTERS/TPG)

自從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上個月在傑克遜霍爾(Jackson Hole)會議上表示「降息是合理的」之後,標普 500 指數上漲了近 2%,使得今年的總漲幅超過 10%。交易員預期 2025 年將會有三次降息,首波將在 9 月 17 日進行 25 個基點的降息,隨後在 2026 年可能還會有數次降息。許多人認為這些降息將有助於提振已經克服多種潛在困難的股市。


然而,摩根大通分析師 Andrew Tyler 周二 (9 日) 報告指出,,9 月 17 日的 Fed 會議反而恐成為「賣消息」的事件,即市場預期降息已經充分反映在股價中,真的宣布降息反而導致投資者獲利了結,進而造成股市下跌。

Tyler 指出,投資者可能會因為考量宏觀數據、Fed 的反應、潛在過度投資、企業回購減少以及散戶參與度下降而選擇撤出。

勞動力供應的減少可能會使降息刺激更多的勞動需求,從而引發「黏性」工資通膨,且「更多的關稅引起的成本轉嫁即將到來」,因此企業成本上升可能會抑制盈利增長,影響股市表現。

降息同時,Fed 可能會面臨通膨上升的壓力,使得 Fed 未來調整政策變得更謹慎。如果市場認為 Fed 在控制通膨方面的反應不夠強烈,可能會引發投資者的擔憂。

降息可能會使散戶投資者的參與度減弱,這些投資者在過去一年中一直是股市的主要買入力量。隨著他們的撤出,市場可能會失去重要的支持。

儘管上半年企業股票回購創下新高,但 Tyler 指出這一趨勢已經停滯,恐降低市場的流動性,進一步影響股市。

無獨有偶,前一日摩根大通另一位分析師 David Kelly 周一 (8 日) 列三大理由警告,降息恐根本無法拯救美國經濟。

首先,降息可能會削減退休收入。 Kelly 指出,退休人員通常將大部分儲蓄存放於安全資產中,如美國國債,而這些資產的收益與整體經濟中的利率水準掛鉤。

根據金融服務公司 Empower 的分析,60 歲以上的投資者在所有年齡組中債券配置比例最高,平均將其投資組合的 13% 配置於固定收益產品。儘管退休人員的支出在美國經濟活動中所佔比例不高,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2023 年退休金支出約佔 GDP 的 7.4%。

其次,借貸意願可能下降。一般認為降息會降低企業和消費者的資金成本,進而提振經濟。然而,Kelly 認為,聯準會重啟降息週期可能會產生相反效果,因為借款者可能更願意等待,直到利率進一步下降後再申請貸款。

他表示:「你告訴人們,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降息。那麼,為什麼現在要借錢呢?不如再等等。」根據聯準會七月份的高級貸款專員意見調查,貸款機構發現各種規模企業對商業和工業貸款的需求均有所減弱。

最後,降息無法消除經濟的不確定性。 Kelly 認為,美國人正在為「不確定性」買單,即目前關稅及川普移民政策的具體影響仍不明確。

他表示:「聯準會為什麼要降息?因為他們認為經濟將陷入衰退,這反而加重了政府所徵收的最重的一種『稅』。」

根據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 8 月對德州企業的調查,47% 的企業表示已經受到加徵關稅的負面影響,39% 的企業稱利潤略有或顯著下降,20% 的企業表示已經受到加徵關稅的負面影響,39% 的企業稱利潤略有或顯著下降,20% 的企業表示生產、收入和銷售出現。同時,根據律所 Littler 的一項調查,58% 的雇主表示,他們擔心新移民政策帶來的「潛在的用工挑戰」。

Kelly 補充說:「這種不確定性正在導致人們陷入停滯。這真正體現在招聘數據上,這就是問題所在。當所有人都決定觀望,結果肯定不會好。」他還表示,儘管經濟衰退並非其基本預測,但美國經濟確實顯示出放緩跡象。

但他提醒投資者,不應將當前的經濟放緩與新冠疫情衰退或全球金融危機等「大型衰退」相提並論。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