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銀新投資建議:不再「遠離中國」、看多債券、非美資產與黃金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銀(BofA)近日發布《The Flow Show》全球投資策略報告,透過資金流向、資產表現及宏觀經濟數據,勾勒出當前全球市場核心趨勢,並給出了投資建議。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銀新投資建議:不再「遠離中國」、看多債券、非美資產與黃金。(圖:Shutterstock)

報告指出,黃金年內漲幅達 38%,居各類資產之首;AI 巨頭資本支出占現金流比重翻倍至 72%;美元年內下跌 10.1%,推動非美資產行情興起。


此外,美銀提出 2025 年投資策略轉向,「遠離債券(ABB)」、「遠離中國(ABC)」交易逐漸終結,取而代之的是「遠離美元(ABD)」與「債券、國際資產、黃金(BIG)」策略。

資產表現:黃金強勢,美元承壓

截至 2025 年 9 月,各類資產呈現「避險與非美資產雙強、美元資產落後」格局。

黃金以 38.3% 的漲幅領跑,全球股票、比特幣、歐洲及英國股市緊隨其後,而美元指數則下跌 10.1%,原油亦下跌 10.8%,顯示美國資產相對疲弱。

產業板塊方面,AI 產業鏈及金融板塊表現搶眼,其中銀行漲幅 28.2%、電信 26.9%;能源與醫療板塊受原油價格與政策不確定性影響,漲幅落後。

貴金屬除黃金外,白銀與鉑金亦同步上漲,而工業金屬漲幅溫和,原油與天然氣則持續承壓。

資金流向:現金與黃金吸金明顯,股票市場出現轉向

全球資金呈現「避險 + 追逐收益」特徵。貨幣市場基金單周流入 661 億美元,過去 4 週累計流入 2,660 億美元,創疫情以來單季最高。

黃金單周流入 34 億美元,印證 「黃金作為抗通膨與美元對沖工具」的配置需求上升;債券資金亦持續流入,美國市政債與新興市場債均錄得創新高的流入量。

相較之下,股票市場單周流出 99 億美元,其中美股流出 190 億美元,而日本與歐洲股市仍有資金流入,顯示資金正從美國市場轉向非美市場。

美銀私人客戶配置顯示,高淨值投資者股票占比達 64.2%,創 2022 年以來新高,其中七大科技巨頭占比 16%;債券占比 18.1%,美國國債僅占 3%;現金持倉降至 10.6%,為 2021 年以來最低,反映風險偏好上升,但配置結構分化明顯。

宏觀與政策:美國名義 GDP 達峰值,降息預期推動市場

報告指出,美國名義 GDP 累計增長 54%,為二戰以來最強擴張周期,但預計增速自 6% 降至 4%,主要因政府支出下降及勞動力市場放緩。

利率方面,10 年期與 30 年期美債收益率預計下降至 3% 與 4%,重新確立債券作為風險對沖工具的角色。

通膨方面,小企業通膨擔憂由 2022 年 7 月的 40% 降至 2025 年 8 月的 15%,市場預期聯準會將啟動降息,信貸利差接近歷史低位,顯示投資者對降息周期下信用風險下降的定價。

投資主題轉換:從 ABB、ABC 到 ABD 與 BIG 策略

美銀提出 2025 年投資主題轉變:

  • 終結遠離債券(ABB):債券收益率見頂,降息預期下債券敏感型資產受益。
  • 終結遠離中國(ABC):中國科技政策優化加上非美資產行情,建議透過歐洲及亞洲(除日本)股票與中國科技股平衡美國 AI 泡沫風險。
  • 開啟遠離美元(ABD):美元貶值與美國政治風險上升,非美貨幣及黃金受益。
  • BIG 策略:BIG 策略聚焦債券、國際資產及黃金,應對 AI 泡沫與美元走弱。

市場情緒與風險:中性偏多,需警惕 AI 泡沫

美銀牛熊指標顯示市場中性偏多(讀數 5.9),尚未進入狂熱區域。風險包括 AI 泡沫破裂、政策誤判及地緣政治變數。

報告指出三大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1. AI 泡沫風險:AI 巨頭資本支出占現金流達 72%,若技術落地未達預期,可能引發科技股大幅回調。
  2. 政策誤判風險:若聯準會降息後經濟加速衰退,例如非農就業連續三個月下降,市場信貸利差及股市估值可能面臨重新定價壓力。
  3. 地緣與政治風險:美國大選臨近,加上民粹主義抬頭,如阿根廷 Milei 政府因財政緊縮導致支持率下滑,股市下跌 17%、債市下跌 8%,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市場波動。

投資建議:聚焦 BIG 策略,把握非美與避險機會

美銀建議下半年資產配置重點:

  1. 黃金增持:配置比例提升至 10%-15%,作為抗美元、抗通膨與地緣風險工具。
  2. 非美股票增持:關注歐洲、日本及新興市場,尤其 AI 產業鏈與金融板塊。
  3. 非美債券增持:歐洲高收益債、新興市場主權債受益於降息與美元走弱,美國債券聚焦短端。
  4. 美元資產減持:美股與美元指數表現落後,需警惕聯準會降息不及預期。
  5. 能源股觀望:原油供需寬鬆,能源板塊短期表現受限,建議觀望。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