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債拍賣需求疲軟 央行升息預期與政局動盪加劇市場憂慮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日本 10 年期公債在本周第二次拍賣後表現不佳,價格小幅下跌,凸顯了人們對執政黨即將到來的領導人選舉的擔憂,以及日本央行升息風險的上升。指標性的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因此上揚半個基點至 1.65%,而債券期貨也回吐了早前的漲幅。

拍賣細節反映需求低迷
此次 10 年期公債標售的多項指標均顯示需求疲軟。衡量需求的「投標倍數」(bid-to-cover ratio) 從 9 月份的 3.92 下降至 3.34。此外,被稱為「標尾」(tail) 的平均與最低得標價格差距,擴大至今年 3 月以來的最大值,達到 0.19,遠高於上個月的 0.06,這進一步證實了需求的薄弱。
AXA Investment Managers 資深固定收益策略師 Ryutaro Kimura 表示:「低於預期的最低得標價和略顯平淡的投標倍數,都表明這次 10 年期公債標售的結果乏善可陳。」
他進一步指出,由於投資者對本月可能再次升息抱持謹慎態度,在央行副總裁內田真一和總裁植田和男即將發表演說前,普遍避免了積極投標。
央行升息預期不斷升溫
市場緊張的主要原因是,對央行可能在 10 月份升息的猜測日益高漲,這已將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推升至 2008 年以來的高點附近。周二的 2 年期公債標售需求同樣疲弱,也暴露了投資者日益增長的擔憂。
市場預期升息的證據還包括:
• 隔夜指數交換 (Overnight index swaps) 顯示,市場目前預期本月升息的機率已達 58%。
• 周三公布的「短觀調查」顯示大型製造商的信心持續改善,為升息提供了支持。
• 央行內部鷹派聲音漸強,在上次會議中,有兩名理事會成員投票支持升息。就連被視為鴿派代表的理事會成員野口旭 (Asahi Noguchi) 本周也表示,調整政策利率的理由正在「增加」。
• 此外,央行已在本季度減少了對 10 至 25 年期債券的購買量,這也對市場構成壓力。
政局不確定性與全球因素
除了貨幣政策,10 月 4 日舉行的自民黨領導人選舉是另一個關鍵變數。這次選舉將決定日本未來的財政和經濟前景,甚至可能影響央行的政策路徑。
候選人方面,領跑者之一的高市早苗已與 1 年前的鴿派言論保持距離,表示央行應自行決定貨幣政策;而另一位候選人小泉進次郎則被認為在財政上更為謹慎,並傾向讓央行推進政策正常化。
從全球範圍來看,日本並非個例。近期美國國庫券、英國金邊債券和德國聯邦債券的拍賣也顯示出疲軟的需求。與此同時,全球投資者正迴避日本債市,上周更出現了一年來最大的外資流出。美國政府關門的危機也加劇了人們對全球連鎖反應的擔憂。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