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木頭姐最新預言:AI 將讓全球GDP翻倍、真正的通膨將被技術抹平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 All-In Podcast 最新一期節目中,方舟投資(ARK)創始人兼執行長「木頭姐」Cathie Wood 分享了她對未來 5 至 10 年全球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前瞻觀察,並提出一系列大膽預測。

Wood 指出,未來 5 至 10 年,全球經濟增速可能被徹底改寫。她預測,未來十年全球實際 GDP 年增速有望從過去 125 年的平均 3% 飆升至 7% 以上,而通膨率可能降至零甚至出現負值。
她認為,世界正處於過去 125 年來最關鍵的創新臨界點。AI、機器人、區塊鏈、能源儲存與多組學測序五大技術平台的同步成熟,將重塑全球生產力和經濟結構。
Wood 展示了一條從 1700 年代延伸至現代的創新時間軸,指出過去 400 年人類的實際 GDP 年均增速僅 0.6%,直到電話、電力與燃油引擎出現,才迎來第一次結構性躍升,使全球經濟進入長達 125 年、年均 3% 的高速成長期。
她形容那是一場「五倍速的飛躍」,而如今,我們正站在另一個同等規模的門檻上。不同於以往單一行業突破,這次的創新呈現多平台、多技術疊加效應。
Wood 強調,未來的研究與投資應以技術為核心,而非僅依行業分類:「我們不再按行業研究世界,而是按技術,因為技術將模糊行業界限。」
她以「收斂」描述這一趨勢,舉例自動駕駛領域,這是機器人、AI 與能源儲存三大平台的交匯點。每條技術 S 曲線都在推動另一條進入爆發期,特斯拉 (TSLA-US) 在奧斯汀與舊金山推出的無人計程車,是疊加效應的早期示範。
Wood 說:「一個 S 曲線推動另一個 S 曲線,這正是爆發的起點。」
在醫療健康領域,她認為 AI 與基因測序、CRISPR 基因編輯的結合,有望從根本改變疾病診斷與治療模式,而資本市場對此仍被低估:「醫療是 AI 最深刻的落地場景,也是最被低估的市場。」
Wood 強調,這波創新的核心不只是技術數量,而是發展速度。每一項新技術的成熟,都加速另一項技術的研發,形成指數級的複利效應:「歷史上第一次,我們同時見證五大平台、十五項技術進入爆發期。」
技術收斂對經濟的影響
Wood 認為,五大創新平台的同步爆發與交叉融合,將重塑全球經濟格局。
她預測,未來十年全球實際 GDP 將從 3% 提升至 7% 以上,通膨可能降至零甚至負值。
這種樂觀預期源於「生產力與資本效率的疊加躍升」,而非單純貨幣政策推動。AI 自動化與預測模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機器人與能源儲存技術則大幅降低製造與運輸成本。
她指出,美國川普時期的稅改將加速技術週期,包括企業稅減免、資本支出全額抵扣及研發費用即時扣除,將刺激新一輪資本支出,受益領域涵蓋製造業、能源與數位基礎設施。
Wood 強調,資本市場對創新的價值仍被低估。過去五年,投資者集中於「Mag 6」(蘋果 (AAPL-US) 、微軟 (MSFT-US) 、Google(GOOGL-US) 、亞馬遜 (AMZN-US) 、Meta(META-US) 與輝達 (NVDA-US) ),而真正的顛覆性創新企業僅微幅增長。
她預測,未來五年,顛覆性創新投資將迎來估值重估,公共市場年化回報率可能達 40% 至 50%,下個十年的經濟增長將由 AI、機器人與基因科技共同驅動。
比特幣與數位資產
在數位資產方面,Wood 表示,方舟對比特幣的長期投資邏輯基於「資產配置效率」與「貨幣體系重構」兩大主軸。
她澄清市場誤解,稱其官方牛市預期為每枚 150 萬美元,而此前流傳的 380 萬美元預期,是理論最優值,假設將比特幣配置至最佳夏普比率的極端情況。
對於普通投資者,Wood 建議長期定投策略,而非嘗試市場擇時:「平均投入,耐心等待,每月或每季度固定買入,不受短期波動影響。只要相信底層邏輯,就不要被價格嚇跑。」
她同時指出,創新投資的民主化將是未來十年重要趨勢。ETF 已為普通人提供低門檻途徑,而區塊鏈與數位資產可能進一步擴展參與邊界:「方舟的目標,是把未來變成所有人的機會,而非少數人的特權。」
特斯拉與新型企業家範式
談及馬斯克的「萬億美元薪酬方案」,Wood 笑言,雖然外界覺得大膽,但在她看來「完全合理」,並與方舟的模型契合,反映對技術收斂的押注。
她透露,方舟每年更新特斯拉五年估值模型,目前目標價約每股 2600 美元,而現價僅約 330 美元。
對於人形機器人業務,她稱其預估仍「極其保守」:「若取得突破,我們的模型遠不夠樂觀。」
Wood 強調,特斯拉核心優勢不在於造車,而是 AI、機器人與能源儲存三大平台深度融合。
她指出,馬斯克的管理遵循「第一性原理」,每當錯過里程碑便親自介入修正,展現科學家思維與資本家執行力兼具的新型企業家範式。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