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黃仁勳榮獲「2025霍金教授研究員獎」:談輝達跨越時代的秘訣、科技未來

鉅亨網新聞中心

輝達 (NVDA-US) 創辦人、執行長暨總裁黃仁勳近日在劍橋聯盟獲頒 2025 年度史蒂芬 · 霍金教授獎學金,並分享了輝達的成功秘訣與他對科技未來的新預言。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黃仁勳榮獲「2025霍金教授研究員獎」:談輝達跨越時代的秘訣、科技未來。(圖:Shutterstock)

在接受這項表彰科學與技術傑出貢獻的殊榮時,黃仁勳拋出了一項對整個科技時代最具影響力的預言:人工智慧(AI)正在導致人類最重要的工具:電腦,從底層到應用層,經歷百年來首度的「全技術堆疊」徹底重塑。


黃仁勳強調,輝達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建立在一個根本信念之上:把「智慧」從一種技術能力,轉變為像能源、像網路一樣無所不在的「基礎設施」。

黃仁勳指出,當前的 AI 產業革命,與歷史上的技術更新截然不同。它不僅是新產品的出現,而是整個運算生態的徹底翻新:

他說:「人類最重要的工具:電腦,從晶片到系統、從軟體到演算法、從應用到潛在影響,每一層都在被重新發明。這樣的景象,在過去至少一百年裡都未曾出現。」

這場技術堆疊重構,使已成立 33 年的輝達感到「重獲新生」。

黃仁勳笑稱自己是「有史以來任期最長的科技 CEO」,並自豪地表示:「輝達現在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創公司』。」

「留在賽場上」:輝達跨越時代的秘訣

面對主持人關於長期成功與跨越時代的提問,黃仁勳揭示了其創業與管理的「魔法」:

  • 智識上的誠實(Intellectual Honesty): 每天審視所有推論的「假設」,一旦發現錯誤,必須快速、果斷地轉向,避免讓「個人面子」阻礙組織做出正確決策。
  • 「能有多難?」的起手式: 面對幾乎不可能的挑戰,永遠以樂觀的「能有多難?」為起點,將問題拆解到第一性原理,然後一路學習、一路實踐。
  • 跨越「峽谷期」的勇氣: 黃仁勳承認,當公司從一代技術躍遷至下一代時,必然會經歷一個「成本極高、價值幾乎為零」的痛苦「峽谷期」。他強調,能否成功過渡,100% 取決於承受痛苦的能力與信念,而非技能。

他總結道:「你不可能帶著當下的所有感受與經驗,回到那個年紀,還能說『上吧』。所以,不要害怕自己的無知與天真。能『留在賽場上』,其實就是一切。」

AI 應用邊界擴張:從語言到生物學的語義理解

黃仁勳強調,新一代的電腦是第一次能理解所處理資訊「意義」的工具。他以藥物研發為例,提出了一個富有遠見的目標:「我們要在電腦裡設計生物。世界會從『藥物發現』轉向『藥物設計。」

他認為,如同四十年前工程師在電腦中設計電腦一樣,未來我們必須建立生物學的「資訊表示層級」與工具,從而將藥物研發變成一項可積累、可更新的工程化學科。

國家競爭力:AI 基建的全球競賽

在談到輝達在英國投資 20 億英鎊與韓國百億美元級的 AI 合作案時,黃仁勳指出,這已是國家競爭力的體現:

  • 英國的黃金分割點: 英國具備出色的研究者與創業生態,輝達的投入旨在補齊作為「知識與科學儀器」的 AI 基礎設施,點燃產業化的火種。
  • 韓國的工業重塑: 韓國憑藉強大的硬件與製造能力,正積極運用 AI 重塑工業化方式,特別是迎向「具身智慧」時代,以解決全球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給監管者的呼籲:少一些前置恐慌

面對 AI 帶來的倫理與社會擔憂,黃仁勳也向在場人士,特別是監管者發出了直接呼籲:

他主張,對於快速演進的技術,應採用問題出現—溯因—對症的工程化治理路徑,而非「預設恐慌」進行過多前置監管。

他以放射科的案例作證:AI 引入後,並未導致就業崩塌,反而使醫生能處理更多、更深度的病例,創造了新的工作需求。

此外,他也總結對年輕人的建議,並指出:「你不會被 AI 取代,你會被『會用 AI 的人』取代。」鼓勵所有專業人士將精力投入到那些難以描述、但價值最高的探索性、創意性工作上。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