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加稅260億英鎊卻被嫌不可信!專家吐槽:數字漂亮但方法不行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 (Rachel Reeves) 周三 (26 日) 公布預算案後,英鎊與英國公債價格在震盪中走高。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 (OBR) 在預算案公布前於官網提前釋出部分資料,顯示未來五年財政緩衝可達約 220 億英鎊(約 289 億美元),高於市場原先預期。金融市場對此反應溫和,但多位經濟學家與策略師對預算案的可信度與加稅方式提出質疑。

消息傳出後,英鎊一度上漲 0.3%,報 1.3213 美元,高於 OBR 預測公布前的 1.3153 水準。英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約 4 個基點至 4.46%,顯示債券價格走高。
加稅後段才見效 市場並不完全買單
多位分析師指出,里夫斯提出的稅收措施規模雖大,但許多關鍵稅收在後段才會開始發揮作用,使財政改善呈現後期集中,從而削弱政策的即時可信度。
德意志銀行英國首席經濟學家 Sanjay Raja 表示,今年的預算案雖然不如 2024 年的支出規模龐大,但依舊是 2010 年以來第三大加稅預算案,「加稅措施確實具有歷史性」。
Morningstar 英國經濟學家 Grant Slade 表示,此次「秋季預算案」主要聚焦於延長所得稅門檻凍結,以及其他規模較小的增收措施,透過加稅與 OBR 更新的經濟預測,讓財政緩衝提高至 約 220 億英鎊。
他指出,這些稅收大多 在未來幾年後段才開始大幅進帳,「因此金邊債市場 (Gilts) 對財政空間擴大並不特別買單」,尤其先前市場曾預期政府可能提高基本所得稅率,而那類措施的稅收效果更為即時。
Slade 補充指出,延長所得稅門檻凍結至 2030 年,預計在 2029/30 年度可增加約 80 億英鎊稅收,是推動政府在當年度達成盈餘的關鍵來源之一。他也直言,薪資犧牲式退休金須繳國民保險費 (NICs) 的新規定「將對低所得者造成更大負擔」。
資產管理公司 Ninety One 的 John Stopford 則認為,預算案表面上看似正面,但細節顯示 借款增加期比預期更長,稅收卻多在最後一年集中,「因此整體內容比表面數字還不令人信服」。
預算案可信度受質疑 預估遭批太樂觀
市場觀察人士也指出,若要讓市場完全接受政府的財政改善目標,預算案本身必須具備更高的可信度。Saxo Markets 英國策略師 Neil Wilson 表示,預算案的直接財政效果將使明年政府借款 增加 60 億英鎊,但到 2029-30 年才會讓借款減少 150 億英鎊,加上後續政策的間接效果從 2027 年起「反而讓借款增加」,這使政策的整體路徑更為複雜。
Wilson 質疑道:「你要如何向市場證明,自己能在議會任期結束前做到財政緊縮,而現在卻完全沒有落實福利改革?」
Peel Hunt 首席經濟學家 Kallum Pickering 認為,雖然財政緩衝由 99 億英鎊提升至 220 億英鎊,但其組成結構存在疑慮。他指出,多項預估基於 OBR 對未來數年的「相當樂觀」預測,而政府自 2026 年起需快速轉向盈餘,市場因此「需要相信一組非常積極的假設」。
Pickering 補充,這也是為什麼英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僅小幅下滑,「市場似乎認為預算案雖不至於構成風險,但也沒有提供足夠有說服力的路徑」。
- 想參與美股動能?懶人也會的被動投資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英國公布預算案:財政大臣里夫斯推260億英鎊加稅、OBR誤洩資料成焦點
- 〈美股早盤〉Fed降息預期升溫支撐 主要指數開高
- 沙烏地阿美啟動新一輪資產出售!傳選定花旗操盤
- 金價還要漲?德銀喊明年上看4450美元 維持後年目標不變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