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積電





  • 台股新聞

    台積電周三 (2 日) 傳出有意退出氮化鎵業務,而納微半導體則與力積電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將採力積電 8 吋 0.18 微米製程生產氮化鎵產品;中經院周二 (1 日) 公布 6 月台灣製造業 PMI,再度跌破榮枯線;央行周五 (4 日) 公布 6 月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為 5984.32 億美元,續創新高,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力積電奪納微大單〉台積電傳停產 GaN 晶圓五廠將轉做先進封裝 台積電 (2330-TW)(TSM-US) 周三 (2 日) 傳出,為專注在高成長市場,有意淡出氮化鎵 (GaN) 市場,其所在的晶圓五廠僅支援至 2027 年 7 月 1 日,之後將改做先進封裝使用,業界看好,由於廠房、無塵室都是現成,有助台積電縮短擴充先進封裝產能的時間,對此台積電回應不評論市場傳聞。






  • 2025-07-04
  •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低,終場下跌 165.47 點,收在 22547.50 點,成交量 3218.82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買超 5.55 億元,投信賣超 43.78 億元,自營商買超 2.01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36.22 億元,其中,投信連續五日賣超,而自營商連續四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156.83 億元,外資則連續四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845.3 億元。






  • 台股新聞

    在美國減稅法案正式通過後,台股卻出現利多出盡的調節壓力,加權指數再度演出開高走低劇碼,量價背離與長上影線結構,顯示市場短線信心不足,「假突破、真出貨」風險浮現,投資人該如何解讀盤勢轉折,調整下半年資產配置?〈減稅利多反成賣壓引信,市場反應並不意外〉受到美國減稅法案過關的消息激勵,台股早盤衝高,但午後賣壓湧現,終場下跌 165 點,成交量縮至 3218 億元,這樣的反應對多數人來說或許意外,但對有持續追蹤智霖老師分析的朋友來說,其實早有跡可循,在 6 月初老師就提醒,減稅法案未過關前,市場穩定偏多,一旦過關,反而需提防「利多出盡」造成的回檔壓力,這並非空泛預測,而是老師多年實戰經驗累積出的直覺與紀律操作的成果。






  • 台股新聞

    台積電 (2330-TW) 今 (4) 日終場下跌 5 元以 1085 元作收, 在類股快速輪動之下,台股指數以 22547.5 點作收,較昨日收盤下跌 165.47 點,或 0.73%;市場成交值 3218.82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36.22 億元,其中兆豐金 (2886-TW) 遭外資和投信對作,獲外資買超 8.16 萬張,同時也遭投資賣超 9.81 萬張。






  • 基金

    野村投信表示,近期美國股市屢創新高,有助國際股市投資氛圍轉佳,推動台股補漲,加上基本面回溫,與美股連動高的台股後市深具潛力,惟川普不打算延長對等關稅緩衝期,市場關注川普對關稅施行的進展緊盯貿易協商進度。野村投信表示,國際政經局勢變遷快速,加速股市波動劇烈,在台股投資上,更需要與時俱進調整思維,主動出擊應萬變,投資就像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溼的雪,和一道夠長的坡道,AI 趨勢確立,發展未來商機龐大,掌握 AI 投資機會更顯重要,操作可先留意 AI 伺服器供應鏈與相關零組件股,如 BBU、散熱、機殼廠,台積電概念股,把握第 3 季進場布局台股機會,全台首檔台股主動式市值型 ETF 00985A 正是可多加運用的投資工具。






  • 台股新聞

    台股大盤指數短線上檔壓力逐漸化解後,今 (4) 日台積電 (2330-TW) 走勢疲軟,終場下跌 5 元以 1085 元作收, 在類股快速輪動之下,大盤指數收盤以 22547.5 點作收,下跌 165.47 點,或 0.73%;市場成交值 3218.82 億元。






  • 台股新聞

    在美股強勢走高帶動下,台股 (4) 日大盤以平高盤 22756.55 點開出後,一度拉高到 22842.75 點,上漲逾百點,隨後翻黑,但持續站在所有均線之上。市場專家看好台股上檔壓力逐漸化解後,在多方力道推動下,價量配合走升,指數近期有望進一步挑戰 2 萬 3。






  • 2025-07-03
  • 台股新聞

    台股今天在台積電 (2330-TW) 帶頭衝鋒下大漲收在 22712 點,成交量同步放大至 3743 億元,表面上台股站穩五日線、量價齊揚,多頭似乎重掌節奏,但實際盤面結構與資金流向卻透露出潛藏的風險訊號,特別是台幣升破新高與法人期現貨分歧,更值得投資人深入關注。






  • 台股盤勢

    美國參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台積電有望受惠,激勵台積電今 (3) 日走揚,提振大盤多頭士氣,終場漲 135.23 點或 0.6%,以 22712.97 點作收,成交量 3743.62 億元。外資今天再度加碼 293.21 億元,台積電也獲外資連三買,累計 6/12 除息後共獲外資加碼 10.44 萬張。






  •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震盪,終場上漲 135.23 點,收在 22712.97 點,成交量 3743.62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買超 293.21 億元,投信賣超 54.35 億元,自營商買超 53.45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292.33 億元,其中,投信連續四日賣超,而自營商連續三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154.82 億元,外資則連續六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1717.87 億元。






  • 台灣房市

    高鐵嘉義車站特定區內除近 3 萬坪土地除已由華泰名品城,將投資 48 億元規畫 2-3 層樓 Outlet,最快 2028 年營運外,交通部鐵道局今 (3) 日再釋出高鐵嘉義車站特定區 1.64 萬坪土地地上權標案,截標日期為 10 月 29 日。






  • 台股盤勢

    美國與越南達成關稅協議,加上美國參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且 9 月前可望降息,台積電有望受惠,台積電 ADR(TSM-US) 創高,激勵台積電今 (3) 日走揚,並提振大盤多頭士氣,終場漲 135.23 點或 0.6%,以 22712.97 點作收,成交量 3743.62 億元。






  • 專家觀點

    本週美國重要事件:美國總統川普「大而美法案」參議院闖關成功,將送交眾議院審議。其中,晶片投資抵減上調至 35%,遠高於現行的 25%,及原定草案的 30%。由於週五 (7/4) 美國國慶休假一日,6 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將提前至週四 (7/3) 公布。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02)野村腳勤觀點:產業狀況分岐,AI 仍樂觀受對等關稅提前拉貨影響,台灣上半年出口與 GDP 表現亮眼,惟市場也擔憂下半年庫存堆積、成長動能透支,從 2023 年經驗來看,此類風險的確不容忽視,但這疑慮是否適用於所有產業?以 AI 來說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 美股雷達

    半導體股似乎仍處於多頭市場。《巴隆周刊》報導列出了三家投資人可考慮持有的個股,但也根據分析師說法,指出一家應該迴避的晶片股。iShares 半導體 (SOXX-US) ETF 今年上漲 12%,大幅領先標普 500 指數近 6% 的漲幅。與市場的許多領域一樣,該 ETF 股價已經收復了 4 月川普宣布高額關稅時遭受的損失,但隨後又部分回落,至少是暫時的。






  •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在有報導稱英特爾 (Intel)(INTC-US) 可能不再對外部晶圓代工客戶提供其耗資數十億美元開發的製程技術後,英特爾股價周三 (2 日) 重挫逾 4%。《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表示,該公司先進製程 18A 未能成功吸引新客戶,因此可能停止對外提供此項技術。






  • 台股盤勢

    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美股四大指數昨 (2) 日普遍走揚,加上美國參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對台積電有投資減稅的利多,激勵台積電 ADR 大漲近 4%,而台積電今 (3) 日也同步站回 1100 元關卡,也帶動大盤大漲逾百點,最高漲至 22816.2 點,預估成交量 3900 億元。






  • 美股雷達

    據《Investing.com》,英特爾 (Intel)(INTC-US) 股價周三 (2 日) 收跌逾 4%,而台積電 (TSM-US) 股價上漲近 4%,原因是有報導指出,英特爾新任執行長正考慮對該公司的代工策略進行重大調整。此前《路透》報導指出,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正評估是否將重心從 18A 製程轉向下一代的 14A 技術。






  • 2025-07-02
  • 台股新聞

    台股今 (2) 日在台積電 (2330-TW) 拉抬帶動下,由黑翻紅上漲 24.02 點收 22577.74 點,外資買超 70 億元,現股大買日月光投控 (3711-TW) 逾 3 萬張最多,大砍元大台灣 50(0050) 近 4.9 萬張,而鴻海 (2317-TW) 今日除息,但外資轉賣 6400 多張。






  •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低走高,終場上漲 24.02 點,收在 22577.74 點,成交量 2976.03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買超 70.7 億元,投信賣超 14.26 億元,自營商買超 11.43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67.88 億元,其中,投信連續三日賣超,自營商終止連續二日賣超,由賣轉買,外資則連續五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1424.66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