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
台灣房市
深耕台灣房仲市場的太平洋房屋 3 日隆重宣布其品牌成立 40 周年,並同步推出開創性的全新概念「生活適配新主張」,強調太平洋房屋深切關懷購屋者的居住需求,並主動針對購屋者在乎的方向,提供更全面的建議。太平洋房屋指出,這項舉措不僅彰顯太平洋房屋一貫秉持的「良善正直、真誠在乎」企業精神,更將房地產仲介提升為生活顧問,由單純交易提升至對未來生活需求的全方位考量,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值得信賴、更貼合個人需求的購屋體驗。
台灣房市
歷經房市及股市震盪,以往為房價最高的雙北市,近期也出現價格修正。房仲業者觀察實價登錄資料,比較台北市與新北市各行政區 2025 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中古房價,其中兩市共有 9 處行政區價格下修,且呈現兩極化,分別集中於台北市蛋黃區與新北市蛋白區。
台灣房市
高鐵嘉義車站特定區內除近 3 萬坪土地除已由華泰名品城,將投資 48 億元規畫 2-3 層樓 Outlet,最快 2028 年營運外,交通部鐵道局今 (3) 日再釋出高鐵嘉義車站特定區 1.64 萬坪土地地上權標案,截標日期為 10 月 29 日。
房價明顯上漲中,其中又以預售屋的價格攀升最為快速。而擁有大量預售建案的重劃區,區域內的預售屋和成屋的單價已產生明顯價差。房仲業者統計近一年新北市九個主要重劃區的預售屋和成屋大樓的平均單價價差,仁義重劃區的預售屋每坪單價來到 79.8 萬元,相比成屋大樓的 52.2 萬元,高出近 30 萬元,價差幅度逾 5 成,居 9 大重劃區之冠。
台灣房市
全台六都會區 1 日公布最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全台六都交易量在 2025 年 1-6 月整體交易量合計為 10 萬 0202 棟,較去年同期年減 26.6%,市場估計全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恐跌破 28 萬棟大關,將創下七年以來新低紀錄,全台對房市的冷淡態度;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今 (2) 日指出,第 三季房市交易將呈現觀望、盤整、價格修正。
台股新聞
近期台灣央行接獲某不動產業者反映民眾無法辦理地上權貸款,為免外界誤解,央行今 (2) 日發布說明指出,符合三項情形者,不會受到限制。央行說明,辦理地上權借款者若符合以下三大情形,不會受到不動產抵押貸款規定的限制。第一,符合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條件或名下無房無貸者 (非高價住宅貸款)。
台灣房市
全球政經局勢持續動盪,根據商仲業者最新統計,台灣第二季大額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仍達 313.1 億元,顯示國內基本面具備良好韌性。在 AI 產業快速發展的推動下,相關企業積極調整與擴充產能,助攻交易動能延續。但在限貸持續之下,戴德梁行下修全年土地交易值 1800 億元下修爲 1600 億元。
台灣房市
由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 (CCI),與台灣房屋集團合作調查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部分,2025 年 6 月調查結果為 94.62 點,較上月下滑 0.57 點,已經連續 4 個月落在 100 以下的悲觀區間,也讓指標創下近 58 個月以來的新低紀錄。
台灣房市
基隆、台北、新北與桃園四縣市,因交通往返便利,常被視為共同生活圈,而台北的高房價現象,也使得許多年輕的購屋族群紛紛往周邊房價相對實惠的地區購屋。房仲業者依聯徵中心住宅貸款統計,盤點基北北桃生活圈近一年 25 至 35 歲青年購屋前十熱門行政區,桃園市中壢區與桃園區青年購屋房貸戶數都超過 2000 戶,居第一與第二名,新北市板橋區則以 1566 戶排名第三。
台灣房市
隨著全台少子化與社會結構改變,不分南北皆出現小宅化趨勢。房仲業者依內政部數據,2025 年第一季全台設有戶籍住宅平均僅只有 2.95 人,其中觀察六都數據,更僅有台中市平均人口高於 3 人,新北市最少,平均只有 2.73 人。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小家庭、年輕購屋族群已成主力買盤,加上住宅使用習慣已發生改變,未來房市將持續往小宅化傾斜。
台灣房市
交通便利程度是許多民眾購屋時會納入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三鐵共構的車站,其交通優勢往往帶動區域房市話題。房仲業者透過實價登錄資料,分析近一年三鐵共構車站周邊 1 公里內的住宅價量。其中並以新北板橋車站周遭房市交易最熱,近一年成交量高達 540 筆。
台灣房市
房市持續降溫,民眾購屋態度也隨之趨於保守,中信房屋今 (24) 日發布 2025 年第 2 季的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 81.6% 的民眾認為理想的購屋時機至少需等待一年以上,相較上一季微幅上升,顯示買方信心尚未恢復。根據本季宅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 60.9% 的民眾盼放寬針對一般民眾的房市管制,另有 34.6% 的民眾表示因房貸受限而考慮轉向租屋市場。
台股新聞
台灣房市在買盤縮手同時,中古屋房價開始出現緩跌走勢,永慶房產集團今 (24) 日依統計指出,2025 上半年台灣房市呈「量縮價緩跌」,在後況不確定因素下,將再下修全年交易量,預期跌破 28 萬棟,探自 2019 年以來新低。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指出,2024 年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下,房市交易熱度明顯降溫,加上 2025 年關貿戰影響及股、匯市大幅震盪,未來經濟走向充滿不確定性,房市將間接受衝擊,因此,下修 2025 年房市交易量預測。
台股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24) 日公布 5 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 90.41 點,月減 0.1 點,呈現連 5 跌,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不諱言,未來半年受限於央行管控政策持續、房市供給增加、關稅與地緣風險不確定性高等因素,預期房市將呈「量縮、價鬆動」格局,住宅和商用不動產前景皆欠佳。
台灣房市
全台房價強漲後水遇台灣央行陸續推出信用管制等政策衝擊,令消費者需自備越來越繁重的頭期款才能買房。房仲業者彙整聯徵中心數據,2025 年第一季七大都會區中,以台北市購屋族平均需自備 822.1 萬元頭期款最高。七都最低的高雄市也需自備頭期款 315 萬元。
台股新聞
買方去哪了?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全台六都、新竹近兩年完銷案數量變化,今年上半年合計約 303 筆,相較去年同期完銷的 717 筆,年減幅達 57%。各都會區數量亦大幅萎縮,其中去年還有 171 筆完銷的台中市,今年雪崩式下跌至 37 筆,較去年縮水近 8 成,成為最大苦主。
台灣房市
現階段房市受限貸令的限制,交易降溫,不過年輕人仍是現在購屋主力房仲業者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2025 年第一季全台 35 歲以下購屋族貸款,占比達 33.2%,也就是每三位購屋貸款人當中,就有一人是 35 歲以下的青年,其中六都除雙北外,其餘四都青年佔比都高於全台,尤其是台南、高雄青年的貸款占比來到 36% 以上。
台股新聞
全台房價格飆漲,且公設比居高不下,使購屋族群能負擔的坪數受到很大的影響。房仲業者盤點近一年來七都預售屋各坪數帶交易占比,發現全台 20-30 坪的預售屋占比逼近四成,為全台預售交易主流。而台北市預售 20 坪以下小宅占比為 16.1%,新北市也達 11.8%,為小宅化最明顯的都會區。
台灣房市
市場關注台灣央行甚麼時間點會對房市較為鬆綁,觀察上一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央行從 2010 年 6 月實施後,一直到 2016 年才鬆綁,主要當時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上路後,不動產投機需求減少加上房價趨於穩定,觀察當時交易量變化,2015 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則是 14 年來首度跌破 30 萬棟,顯示房市要趨於穩定才有條件放鬆。
台灣房市
台灣央行今 (19) 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決議,此次不升息、不升準,而且未鬆綁對房市的信用管制措施。永慶房屋指出,房市交易量明顯下滑,加上房價已出現盤整、小幅修正,房市趨勢已獲扭轉等現象出現,推估是台灣央行維持現行房市管制的主因。而台灣央行自 2023 年 6 月的第五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對全台都會區第二戶購購屋逐步緊縮貸款成數及無寬限期等措施,第二戶購屋貸款的最高成數由 7 成一直緊縮到去年 9 月的 5 成,信義房屋 (9940-TW) 指出, 由今天台灣央行提出的資料也透露出現在換屋族群參與房市的熱度暫獲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