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2/19)野村腳勤觀點:地表最強 AI 模型接續演出馬斯克的人工智慧公司 xAI 發表了最新的 AI 模型 - Grok 3,除了計算能力相較前一代提升了 10 倍,最引人注目在於有多模態支持,包括具備圖像及影像分析能力,適用於自動駕駛以及 AI 機器人視覺領域的應用,此外 Nvidia 近期也發表 ASAP(Aligning Simulation and Real Physics) 技術,該技術為機器人的運動增添物理細節,使其能更準確地模仿人類的複雜動作,大幅度提升了機器人的運動能力,並降低了開發成本和時間。
專家觀點
【MWC 三月開展】全球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行動通訊大會 MWC 今年將於 3/3~3/6 在西班牙巴賽隆納登場,去年吸引 205 個國家、2700 家以上廠商參展,以及超過 10 萬人次參觀。今年主軸 Converge、Connect、Create(融合、連結與創新),主要亮點 5G+、6G、AI+、ConnectX 智慧連結、低軌衛星、數位基因、AR、VR、機器人與無人機等。
美股雷達
谷歌 (GOOGL-US) 周三 (12 日) 宣布,將開始使用人工智慧來確定用戶的年齡是否適合使用其產品。谷歌在以「針對兒童、青少年和父母的新型數位保護」為主題的部落格中宣布了上述可確定用戶年齡的新技術。其發言人證實,谷歌所有產品 (包括 YouTube) 都將套用該功能,自動確認用戶年齡。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2/12)野村腳勤觀點:對等關稅對台灣影響程度有限台灣對美主要出口為資通訊產品,基於 WTO《資訊科技協定》保護,台美雙方已經實行零關稅,因此受對等關稅的影響有限。
基金
施羅德投信於 6 日發表年度台股投資展望,認為雖然 2024 年伊始,市場面臨關稅爭議與 DeepSeek 帶來的變數,使金融市場出現震盪,但目前評估影響仍屬有限,台股後市預料將在高點附近震盪,靜待突破契機。2025 全球經濟分歧 台灣受惠 AI 成長動能、以及回補庫存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2025 年全球經濟雖維持穩健成長,但各國表現將有所分歧。
去年喊出「買入一切中國相關資產」口號的億萬富豪投資者大衛 ‧ 泰珀 (David Tepper) 看來不是在虛張聲勢。泰珀旗下公司 Appaloosa Management 週一(2 月 10 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 13-F 文件顯示,2024 年第四季泰珀增持了中國公司的股票和中國股票 ETF,目前阿里巴巴 (BABA-US) 仍然是第一大重倉股。
臉書母公司 Meta(META-US) 周一(10 日)啟動裁員計畫,要裁掉數千人,主要針對績效不佳的員工,同時 Meta 也在積極尋找人才,以便在人工智慧(AI)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據《彭博》周二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被裁員工通過電子郵件得知了消息,美國本土員工將獲得包括 16 周薪資在內的遣散費,且年資每滿一年多兩周薪水。
美股雷達
科技巨頭 Meta (META-US)、亞馬遜、Alphabet 和微軟 2025 年打算向人工智慧 (AI) 技術投資高達 3,200 億美元 (約 9.85 兆台幣),比去年規模高出約 40%。據今年稍早以及過去兩週財報電話會議上執行長們的評論,這些公司計劃 2025 年在 AI 技術和資料中心建設上,累計投入高達 3,20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2025 年初,科技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裁員潮,尤其是矽谷企業。根據裁員追蹤網站 Layoffs.fyi 的統計,截至目前,已有 31 家科技公司裁員,涉及超過 7,000 名員工。這一波裁員不僅限於微軟 (MSFT-US),還包括其他知名企業,許多員工面臨醫療福利立即終止和沒有遣散費的困境。
基金
台股開春震盪,來自中國的 AI 團隊釋出最新的 AI 模型「Deepseek R1」讓市場震驚,加上貿易戰影響投資氣氛,電子指數受半導體類股重挫拖累,直接慣破月線與季線,加權指數也因而回測半年線,儘管目前市場看法普遍悲觀,但長期而言 AI 技術想要實現大規模應用,必須通過創新來降低成本,DeepSeek 的橫空出世對於 AI 產業絕對是正面助益。
美股雷達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宣布,將取消僱用更多少數群體員工的目標,並將審查部分「多元、平等及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簡稱 DEI)計劃,成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又一家縮減多元計畫的美國企業。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2/5)野村腳勤觀點:DeepSeek 可望推升算力總需求DeepSeek 以高效、低成本的 AI 模型震驚全球,讓全世界看到了另一條發展 AI 的路徑,但有趣的是,DeepSeek 在爆紅之後一度因使用者過多,導致系統癱瘓無法使用,這其實也反應了:即便可用更少的運算資源來訓練 AI 模型,但當軟體實際運作並執行時,仍需要大量的伺服器能力支撐,這也是為什麼大力投資資本支出和基礎設施仍重要,並且長期而言發展 AI 的成本降低,將有利於小公司或資源貧乏的國家加入 AI 戰局,將提升整體 AI 晶片的需求 (包括加速開發 ASIC、提升二線 GPU 需求),AI 硬體股還是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美股雷達
根據《Business Insider》獲得的內部會議錄音,Meta (META-US) CEO 祖克柏在周四 (30 日) 的全員大會上表示,DeepSeek 的突破不會改變該公司的基礎設施投資計畫。祖克柏稱讚 DeepSeek 在基礎設施優化方面取得了「新穎的進展」,並指出這些創新已經公開發表,Meta 可以學習並實施相關方法從而受益。
美股雷達
美股周四 (30 日) 波動收高,係因市場對川普總統徵收加拿大和墨西哥 25% 關稅的評論做出反應,股市在交易的最後半小時內出現反彈。美股三大指數原本走高,但當川普向媒體表示計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 25% 的關稅時,三大指數突然下跌。川普隨後表示,將於周四晚間就此類關稅的細節做出決定,並將於 2 月 1 日生效。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1/22)野村腳勤觀點:人型機器人題材值得關注隨著開發中國家人口老化、薪資高漲,人型機器人的趨勢非常明確,像是特斯拉 Optimus、輝達 Figure 01/02 都已逐步投入產線生產訓練,造價 5-6 萬美元也更具競爭力。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1/15)野村腳勤觀點:GB200 出貨還要再等等GB200 大量出貨時間屢次遞延,從 3Q24 一路遞延至 2Q25,結果就是全年出貨量可能低於預期,最樂觀時估計有 5 萬櫃以上,而現在可能降至 2-3 萬櫃,即便是下一代 GB300 也還有數個關鍵規格升級並需要開發時間,4Q25-1Q26 是較有可能出貨的時間,這也就是說,今年或許將面臨數季的出貨空窗期,也是因為這樣,現階段市場信心不足,在沒看到大量出貨證據前,相關利空傳言就容易被放大解讀,比如 CSP 客戶砍單、ASIC 取代輝達晶片等,但至少以現況來看,出貨問題主要是供應端而非需求端,尤其是在先進製程極為稀缺的情況下,除非 GB200 再度發生數次延期,否則輝達短期內砍單的機率不高,短期內對台灣供應鏈廠商的影響也相對有限。
美股雷達
根據 Meta (META-US) 提交的法庭文件,由於一項反壟斷指令禁止該公司的 WhatsApp 訊息服務出於廣告目的與 Meta 共享用戶數據,Meta 可能不得不在印度「撤銷或暫停」某些功能。Meta 正尋求推翻印度競爭委員會 (CCI) 11 月的指令。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14 日) 報導,臉書母公司 Meta Platforms(META-US)發給全體員工的一份內部備忘錄顯示,該公司將透過基於業績的方式裁撤約 5% 的員工並且打算今年招聘新人填補空缺。報導指出,截至去年 9 月份,Meta 共聘雇約 7.2 萬名員工,因此裁員 5% 可能會影響約 3,600 人。
科技
英國《金融時報》今 (14) 日引述消息人士最新報導,歐盟執委會正重新評估對蘋果(AAPL-US) 、Meta(META-US) 和 Alphabet 旗下谷歌 (GOOGL-US) 等科技巨頭調查,因這些公司呼籲川普就歐盟過度執法進行干預,而歐洲監管機構正觀察政治風向,以便對這些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做出最終決定。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1/8)野村腳勤觀點:全球化時代告終,大美國時代來臨新冠疫情封城導致全球面臨供應鏈斷鏈的巨大風險,背後的代價是世界各國都難以承受的,尤其是美國這樣全球最大經濟體,生產成本上升、消費疲軟,供給面與需求面都受到了衝擊,因此無論是貿易戰、關稅壁壘,甚至是川普減稅新政,目的都是引導資金重回美國,使美國再次成為最大的資源分配者,而從疫情後股市表現來看,各國之間也出現了明顯差異:美國陣營一路向上,非美陣營一路躺平;未來 3-5 年市場主流將圍繞 MAGA,美國陣營應該仍是最大贏家,台灣供應鏈與美國合作關係密切,想必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