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2/19)野村腳勤觀點:地表最強 AI 模型接續演出馬斯克的人工智慧公司 xAI 發表了最新的 AI 模型 - Grok 3,除了計算能力相較前一代提升了 10 倍,最引人注目在於有多模態支持,包括具備圖像及影像分析能力,適用於自動駕駛以及 AI 機器人視覺領域的應用,此外 Nvidia 近期也發表 ASAP(Aligning Simulation and Real Physics) 技術,該技術為機器人的運動增添物理細節,使其能更準確地模仿人類的複雜動作,大幅度提升了機器人的運動能力,並降低了開發成本和時間。
美股雷達
沃爾瑪 (WMT-US) 去年股價亮眼,為 2024 年道瓊工業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並將此動能帶入了新的一年。根據《巴隆周刊》指出,該股再漲約 20% 就能達到 1 兆美元的市值里程碑。沃爾瑪周四將公布第四季財報,這將是其股價的下一場考驗,且恐怕難度係數很高。
美股雷達
根據美國聯準會 (Fed) 周三 (19 日) 公布的 1 月會議紀要,Fed 決策者傾向採取觀望態度,認為在進一步降息之前,需要更多證據顯示通膨正在放緩。目前美國經濟依然強勁,加上市場擔憂關稅可能帶來通膨影響,這些因素恐怕會抵銷 Fed 達成 2% 通膨目標的努力。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三 (19 日) 開盤小幅走低,主要是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最新一輪關稅威脅影響和聯準會 (Fed) 即將出爐的貨幣政策會議紀錄擔憂。川普日前表示,可能對汽車、半導體和藥品進口徵收約 25% 的關稅,並最早在 4 月 2 日實施。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跌近 170 點或近 0.4%,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逾 50 點或近 0.3%,標普 500 指數跌近 0.2%,費城半導體指數漲近 0.4%。
歐亞股
彭博周三 (19 日) 報導,由於英國通膨意外升溫,交易員減少對英格蘭銀行 (英國央行 / BOE) 今年進一步降息的預期,目前預期全年降息不到兩次。根據貨幣市場的定價,市場預期年內的降息幅度僅為 49 個基點,這是自 1 月 31 日以來的最低水準,原因在於該央行本月稍早已進行降息。
美股雷達
聯準會官員仍不確定關稅對通膨的影響,但隨著川普政府對進口關稅計畫的範圍變得更加清晰,他們已開始提到對供應鏈、公眾預期以及最終物價的更嚴重風險。貿易戰在川普總統第一個任期內爆發,最終促使聯準會降低利率,因為全球和美國的成長前景不但沒有推高通膨,反而開始變得黯淡。
日本民眾想吃碗想噴噴的白米飯,卻面臨「去年吃不到、今年吃不起」的窘境。日本去年一度陷入米荒,時隔 9 個月,米價依舊居高不下,甚至比去年飆漲 82%。而這波米價飆漲,也可能促使日本加快升息的腳步。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最新調查,1 月 27 日當周,日本 5 公斤米的平均零售價飆升至 3688 日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 82%。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18 日) 開盤漲跌互現,其中標普 500 指數在科技股的推升下有望創下歷史新高,儘管全球貿易擔憂加劇、美國通膨擔憂續存,美股依然保持彈性。另一方面,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談判增加俄烏戰爭結束的希望,與此同時市場也聚焦本周出爐的美國央行最新貨幣政策會議紀錄。
美股雷達
隨著關稅緊張和持續高企的通膨波動美股,華爾街樂觀預測人士依然鼓勵投資人保持信心。Evercore ISI 分析師 Julian Emanuel 表示,投資人不必擔心重演 2018 年情況,當時川普發動的貿易戰和聯準會 (Fed) 的升息讓股市震盪,標普 500 指數當年下跌 6%,是十年來表現最差。
在通膨率接近 2-3% 的目標上限之際,澳洲央行宣布自 2020 年以來首次降息,並表示將謹慎看待未來決策。澳洲央行周二 (18 日) 出乎意料地宣布將現金利率目標下調 25 個基點,從 4.35% 降至 4.10%。這是自 2020 年以來的首次降息,此舉反映了央行在降低通膨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及對經濟成長放緩的擔憂。
美股雷達
一、上週盤勢與本週大事川普對等關稅課徵延後至 4 月,緩和市場緊張情緒,美股四大指數均收紅本週關注 Fed 官員談話、美 2 月 S&P Global PMI 指數,並留意 Walmart 財報美國 1 月 CPI、PPI 超出預期,呼應 Fed 官員對政策利率應維持一段時間的立場,但多項 PCE 採計的服務項目出現放緩,市場對 Fed 降息預期略有回溫。
基金
美國出台對等關稅以牙還牙,川普追求貿易公平川普 2/13 簽署備忘錄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任何國家徵收美國多少關稅,美國就會向他們徵收多少關稅),但不會立即生效,美國政府正在與可能受影響國家逐一談判,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透露最早在 4/2 開始實施。
日本米價持續飆漲,最新數據指出,每 5 公斤平均米價較去年飆漲了 82%,讓當局一改保守態度,計畫釋出最多 21 萬公噸的政府儲備米,以抑制米價。農林水產省指出,日本全國超市販賣的平均米價,2024 年 5 月左右,每 5 公斤米價約 2100 日元左右,不過到了夏季,超市等通路缺貨導致米價迅速上漲,到了當年 8 月,每 5 公斤的米價已突破 2600 日圓。
基金
國際股市利空消息頻傳,包括 DeepSeek 問世、美國正式與多國開打新一輪貿易戰等,一度引發 AI 科技股重挫、全球股市震盪加劇,市場擔憂衝突再起,投資氛圍謹慎,而川普關稅戰所帶來的風險,造成美股主要指數的震盪,雖然加權指數已填補 2 月 3 日的跳空下跌缺口,然而整體台股尚未脱離區間整理型態,展望後市,台股反彈力道能否持續?如何布局勝率潛力較佳?00935 野村臺灣創新科技 50 ETF (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 經理人林怡君分析表示,根據統計,自 2018 年 2 月 8 日美中貿易戰正式開打以來,若在農曆新春開盤後買進台股並持有半年,平均表現佳且正報酬勝率達 85%。
本週經濟數據重點將放在各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數據,以評估新關稅政策對商業環境的影響。 另外,市場也關注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決策,包括澳洲和紐西蘭的利率決定。 其他重點包括美國聯準會會議記錄、英國通膨數據以及日本 GDP 等關鍵經濟指標。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五 (14 日) 開平,投資人在過去幾個交易日強勁上漲後等待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計畫明朗,三大基準指數預料本周收漲。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漲 0.04%,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 0.01%,標普 500 指數漲 0.07%,費城半導體指數跌近 0.2%。
美股雷達
美國 1 月零售銷售額出現近兩年來最大跌幅,表明消費者在經歷 2024 年最後幾個月的消費狂潮後,突然出現萎縮。另外報告顯示,汽車、運動用品和家具商店銷售下滑,主要是受到野火和嚴寒冬季天氣影響,實體店的購物活動受到抑制。美國商務部周五 (14 日) 公布最新數據顯示, 1 月零售銷售月增率報 - 0.9%,創 2023 年 3 月以來最大單月降幅,遠不及市場預期的 - 0.2%,前值自 0.4% 小幅上修至 0.7%。
美股雷達
截至 2 月 12 日,美國投資人連續第二周撤出股票基金,原因是通膨上升、經濟數據疲軟以及對川普總統對等關稅的擔憂,抑制了風險偏好。LSEG Lipper 數據顯示,美國股票基金本周淨流出 22.5 億美元,6 周內有 5 周的投資人撤資。美國 1 月消費者物價出現近一年半以來的最大漲幅,強化了聯準會在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不急於再次降息的立場。
美股雷達
投資人消化了最新的通膨數據並等待進一步的經濟數據,美國公債殖利率周五 (14 日) 幾乎沒有變化。美東時間凌晨 5:10,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漲 0.2 個基點至 4.527%,而 2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2 個基點至 4.291%。1 個基點等於 0.01 個百分點,殖利率和價格走勢相反。
美股雷達
據《路透》報導,市場交易員周四 (13 日) 押注,聯準會 (Fed) 可能要等到 9 月才會降息,因為最新數據顯示通膨仍高於預期,而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表明勞動市場依然穩健。不過,1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月增 0.4%,高於經濟學家預估的 0.3%,但導致此增幅的具體因素,仍讓部分市場人士對 Fed 關注的通膨指標未來走勢抱持改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