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
A股港股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汽車產業正迎來一場由國家層面主導的重大變革。中國國務院國資委近日明確表示,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目標是整合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掌握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慧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 (2025) 上指出,工信部將進一步深化行業管理改革,研究推動汽車生產企業集團化管理,綜合整治「內捲式」競爭,建議企業從注重規模增長轉向規模和效益並重,將競爭重點從拼價格轉向提升質量和優化服務。
美股雷達
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 (TSLA-US) 宣布將於 4 月正式進入沙烏地阿拉伯市場。公司表示,將於 4 月 10 日在利雅德舉行一場發表會,屆時將「展示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的最新發展」。特斯拉在官方網站上的公告中,向大眾發出誠摯邀請,參與於布扎里露台 (Bujairi Terrace) 舉行的發表活動。
港股
小米集團 (01810-HK) 周二 (25 日) 在香港交易所發布公告,宣布擬以「先舊後新」的方式配售 8 億股現有股份,配售價格為每股 53.25 港元,預計籌資淨額約 425 億港元 (約 55 億美元)。受此消息影響,小米集團股價開盤即應聲下挫,至收盤大跌 6.32%。
科技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 (MGI) 近期發布了一份題為《成長產業和下一個大型競爭領域》的報告,深入探討了 未來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的 18 個潛在新興產業 (arenas)。報告預測,到 2040 年,這些產業可能創造 29 兆至 48 兆美元的收入,並帶來 2 兆至 6 兆美元的利潤。
美股雷達
五角大廈預算刪減消息傳出後,國防類股受到波及,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公司 Palantir 週三 (19 日) 盤中聞訊下殺 12%,收盤暴跌逾 10%,報每股 112.06 美元。《華盛頓郵報》週三報導,國防部長皮特 · 赫格塞斯 (Pete Hegseth) 已下令五角大廈高層領導和其他軍方高層制定計畫,削減未來五年的國防預算 8%。
A股港股
由於市場對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將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化的期望,比亞迪的股票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大幅上漲。比亞迪昨日中午公布,將於下周一 (10 日) 晚在深圳總部召開智能化戰略發布會。比亞迪提出,希望透過比亞迪「天神之眼」系統,讓每一個人都能暢享高階智駕。
A股港股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計畫在 2025 年底前,完成位於印尼西爪哇省蘇邦的工廠建設,工廠總投資額達 10 億美元,年產能為 15 萬輛電動車。比亞迪印尼子公司負責人 Eagle Zhao 表示,工廠建設進展順利,將按計畫於年底竣工。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新上任,立即下令其政府考慮取消有利於電動車的補貼和其他政策,這可能會減緩美國普及清潔能源汽車的速度。川普認為,對電動車和其他「政府強加的錯誤市場扭曲」的援助,實際上是在強制人們購買電動車。雖然美國聯邦層面沒有硬性規定電動車的銷售數量,但最近實施的汽車尾氣排放限制,實質上迫使汽車製造商銷售更多電動車型。
歐亞股
近期公布的銷售數據顯示,2024 年,德國三大豪華汽車製造商 BBA(Mercedes-Benz、BMW、Audi) 的全球銷量均出現下滑。 其中,奧迪的跌幅最大,被特斯拉超越,主要原因包括全球經濟環境疲軟、零組件供應鏈緊張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
A股港股
新年開始未久,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在深圳推出全新中大型智慧旗艦 MPV 車型「夏」,共推出四款不同配置車型,售價區間為 24.98 萬至 30.98 萬元人民幣。「夏」是比亞迪王朝網第六大 IP「夏」的首款同名車型,也是比亞迪王朝網推出的首款 MPV 車型,面向全球銷售。
A股港股
據陸媒報導,2025 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車將加速滲透,合資車逐漸邊緣化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尤其在 SUV 這個細分市場,各家車企摩拳擦掌,即將推出的新車款,預計將迎來一場激烈的競爭。據報導,在純電動 SUV 市場上,特斯拉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戰,多家本地廠商角逐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小鵬 G7:小鵬 G7 在軸距上與新款特斯拉 Model Y 一致,但動力參數略遜一籌。
美股雷達
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一份研究估計,特斯拉第四季總交車量為 515,000 輛,這將「保持特斯拉股票的強勁走勢」,特斯拉 (TSLA-US) 週二 (24 日) 飆升 7.35% 至每股 462.25 美元。巴克萊認為,投資人對特斯拉股票基本面的關注普遍有限,在當選總統川普、自動駕駛汽車和人工智慧 (AI) 的推動下,近期成交量輕微下滑可能不會抑制特斯拉的漲勢。
大陸政經
根據日本當地媒體報導,豐田汽車計畫在中國上海建立一座新的電動汽車工廠,預計在 2027 年左右開始營運。這將是豐田首次在中國獨資建廠,打破過去與中國企業合資的模式。消息人士稱,豐田汽車公司正與上海市政府等商談,在中國上海為其豪華汽車品牌「凌志 (Lexus)」建造電動汽車 (EV) 工廠。
港股
據報導,德意志銀行 (德銀) 首次給予小米 (01810-HK)「買入」評級,並將其目標價上調至 43 港元,意味著小米股價仍有約 37% 的上漲空間。據陸媒《華爾街見聞》報導,德銀看好小米汽車業務的發展,預計新產品、細分市場、門店及產能的擴張將為小米汽車業務帶來指數級增長。
A股港股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已從 20 年前汽車行業的小角色,轉變為汽車生產和出口的全球領先者,特別是在電動汽車 (EV) 方面。政府的大量投資、自動化的進步以及目前全球最大的國內市場的成長,推動了這一快速上升。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
港股
小米 (01810-HK) 在電動汽車市場的崛起帶動其股價接近歷史新高,市值也直逼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數據顯示,小米股價今年已上漲約 100%,表現優於全球同行。 小米在 2021 年 1 月創下 35.9 元的歷史高點,目前股價距離該高點僅差 10%。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股價在周三 (11 日) 飆升至歷史新高,為馬斯克 (Elon Musk) 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再創下一個重要里程碑,這一發展也讓許多分析師更為看好這家公司的股價。特斯拉周三收於 424.77 美元,超越了 2021 年 11 月 4 日所創的 409.97 美元的前高收盤紀錄,僅管周四股價下挫,但過去一個月仍維持上漲趨勢。
港股
小米 (01810-HK) 股價正迅速逼近過去歷史高點,繼其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成功之後,它再次成功打入了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市場。小米的股價今年已上漲了一倍多,超過了全球同行,因為公司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崛起速度令人驚訝,對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和特斯拉 (TSLA-US) 構成了挑戰。
能源
中國國營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CNPC)(601857-CN) 周二 (10 日) 表示,隨著電動車和液化天然氣 (LNG) 卡車的普及速度加快,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的石油需求,最快可能在明年達到高峰。去年此時,中石油預計中國石油需求將在 2030 年達到高峰。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中國周三 (11 日) 表示,12 月第一周,特斯拉在中國銷售了 21900 輛電動車,創 2024 年第四季最高單周銷量。特斯拉罕見地公布單周銷售數據,此前特斯拉 11 月銷量超過 7.3 萬輛,創下了今年在中國市場表現最好的 1 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