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
美股雷達
在周三 (2 日) 備受全球矚目的川普對等關稅清單中,東南亞地區顯然已成為首當其衝的「重災區」。川普當天公佈了其關稅計畫的具體稅率,其中針對數個東南亞國家的對等關稅數字尤其引人關注。美國將對越南的出口商品加徵高達 46% 的對等關稅,對泰國加徵 36%,對印尼加徵 32%,對馬來西亞加徵 24%,對柬埔寨加徵 49%。
中國在 10 年前以「中國製造 2025」為藍圖,大力推動高科技產業發展與產業升級。儘管美國祭出制裁與貿易限制,但許多分析指出,這一計畫已取得顯著進展,甚至有專家認為目標已基本實現。日本名古屋外國語大學教授真家陽一近日受訪指出,儘管在半導體等領域仍有挑戰,但從貿易品類的升級和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增加等方面來看,或許可以認為到 2025 年邁入世界製造強國行列的目標已基本實現。
A股港股
近年來,地緣政治摩擦日益頻繁,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許多半導體廠商開始尋求更具彈性的供應鏈。而為了爭取中國市場,「中國製造」反而變成一種策略,一些歐洲和美國的半導體巨頭紛紛加碼在中國的投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吸引力。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隨著西方電動車市場的低迷,中國市場對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恩智浦等歐洲主要晶片製造商而言正變得愈來愈重要。
2025-04-04
2025-03-06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