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
台股新聞
中美晶 (5483-TW) 今 (13) 日表示,作為盛達電業 (3027-TW) 最大法人股東,公司法人代表董事、總經理陳振乾先生將接任盛達電業及其子公司盛齊綠能董事長。此人事案已獲盛達電業董事會通過,並將於 3 月 13 日正式上任。原董事長陳忠廷先生則正式退休卸任。
美股雷達
亞馬遜 (AMZN-US)、 Alphabet (GOOGL-US) 旗下的谷歌和 Meta Platforms (META-US) 周三 (12 日) 表示,它們支持到 2050 年時全球核能增加至少 3 倍的努力。這些科技公司簽署一項承諾,該承諾於 2023 年 12 月由包括美國在內的 20 多個國家在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首次通過。
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年減 1.9% 至 5.53 億噸,為新冠疫情年之外,近 20 年來首見,主要因為中國正在發展新能源,降低對石油的依賴,這也讓建立在能源上的工業體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去年化工用油成長 7.3%,但成品油消費為 3.9 億噸,年減 2.4%,而新能源汽車則是背後原因之一。
台股新聞
台灣汽車分期領導品牌和潤企業 (6592-TW) 長期以核心本業推動永續發展,在追求經營績效穩健成長的同時,積極回應全球 2050 淨零碳排目標,其中,和潤電能作為綠能推動的核心,未來將持續拓展再生能源投資,評估風電、小水力、地熱等發展可能。
台股新聞
允能今 (4) 日宣布,雲林離岸風場正式啟用,總裝置容量達 640MW,已全面併網運轉,並預計 6 月正式商轉,為台灣目前單一案場規模第二大的營運風場,也使台灣離岸風點裝置容量突破 3.04GW。 允能說明,雲林離岸風場座落於台灣海峽,距台灣西部海岸 8 至 17 公里,水深介於 7 至 35 公尺,總面積達 82 平方公里,共設 80 座風機,發電電力經由雲林縣台西鄉和四湖鄉的兩座陸上變電站分別饋入電網。
台灣政經
經濟部研擬推動「低碳電力 RE30」的電力分艙制度,再生能源公會提出三大隱憂,甚至衍生「灰電加綠電的漂綠疑慮」,並增加未參與方案和一般消費者的電力碳排放量,恐怕重創售電市場及國際競爭力,呼籲政府暫緩推動。 再生能源公會指出,台電規劃的「RE30」低碳電預定 7 月 1 日推出,首批放出 16.6 億度,其中包含 30% 的綠電,最低購買額度是百萬度,最高不可超過 1 億度,鎖定中小企業購買,不過每度售價將高於預期,預估超過 5 元。
台股新聞
富威電力 (6994-TW) 受惠再生能源交易動能強勁,綠電售電業務暢旺,陸續完成與多家合作夥伴的再生能源購售合約,激勵富威電力本周漲逾 2 成,周五 (14 日) 最高漲至 160 元,寫下上市以來新高。 富威電力 1 月 15 日以 81 元掛牌上市,股價自農曆春節封關前轉強,本周一路上攻,周五最高漲至 160 元,本周漲幅 24.11%,持續站穩所有均線。
美股雷達
美國準總統川普周二 (7 日) 在當選後首度談到第二個總統任期的能源政策,他將尋求制定一項政策,任上不建設任何風電場,此舉將威脅到計畫中的數十億美元風電專案。川普在海湖莊園記者會上長篇大論地反對風電時說:「我們將嘗試制定一項不建造風電機的政策。
國際政經
歐洲近來風力發電量急遽下降,導致電力市場趨緊,歐洲多國電價飆漲,德國電價甚至觸及 2022 年能源危機以來的新高價。幾個月前,歐洲還因為綠能供應過剩一度出現「負電價」,然而老天說變臉就變臉,情勢大逆軟。如今的歐洲「暗風平靜」,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沒風也沒陽光,導致風力、太陽能根本無法發電。
台股新聞
電子紙業者元太 (8069-TW) 今 (6) 日公告 11 月營 30.51 億元,雖然月減 6.5%,但年增 69.9%;累計前 288.05 億元,超越去年全年,年增 15.7%。元太今日也宣布,永續採購 ISO 20400 通過 SGS「Advanced」級認證。
美股雷達
歐洲兩大能源巨擘英國石油 (BP-US) 與殼牌 (SHEL-US) 在低碳能源轉型之路上步履蹣跚,紛紛準備開始收拾回歸老本行。BP 為了縮小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提振股價並緩解投資人對其獲利擔憂,計劃出售風力、太陽能服務而且還準備暫停 18 個氫能專案。
台股新聞
綜合能源服務商微電能源 (6883-TW) 與全球工業物聯網領導廠商研華 (2395-TW) 正式簽訂綠電採購合約,預計未來六年內,微電能源將以長期轉供售電的整合模式,供應約 4000 萬度綠電,協助研華達成未來使用綠電的目標。研華自 2022 年起即與微電能源合作投資建置太陽能電廠,作為實現其再生能源目標的基礎。
台股新聞
中信金 (2891-TW) 子公司台灣人壽今 (7) 日董事會通過,透過股份轉換形式,將持有之星耀能源股份抵充出資,參與設立星耀控股 (暫名),未來星耀能源將成為星耀控股 100% 持股之子公司。目前台灣人壽對星耀能源承諾投資金額共新台幣 24 億元,持股比例為 30%,股份轉換後對星耀控股持股比例不變。
能源
中國新能源產業近日不斷傳出利多消息,三峽能源 (600905-CN) 周三 (30 日) 晚間稱擬投資建設新疆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新能源基地專案,共建設太陽能 850 萬千瓦、風電 400 萬千瓦,配套建設煤電 6×66 萬千瓦和新型儲能 500 萬千瓦時,專案動態投資金額為人民幣 718.48 億元 (約 3275 億台幣)。
台股新聞
富邦金 (2881-TW) 今 (22) 日晚間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代子公司富邦人壽宣布,為持續拓展再生能源領域及相關輔助事業,全力支持政府能源轉型目標,富邦人壽於 10/22 通過董事會決議,依「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之相關規定,擬以星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抵充出資,與星耀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暫名) 進行股份轉換。
台股新聞
金屬中心宣布,與國際技術顧問及驗證機構 DNV AS TAIWAN BRANCH (DNV) 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針對包括儲能、氫能、海上光電及離岸浮式風電等再生能源專業領域進行技術交流。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表示,透過雙方的密切合作,金屬中心將不僅強化再生能源技術的研發能力,也將促進台灣在再生能源應用與國際標準接軌,進一步推動國內產業邁向低碳轉型,支持台灣在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
能源
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太陽能將成為未來十年全球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快速擴張的驅動力,到 2030 年,太陽能將佔新增 5500GW 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的 80%。國際能源署 (IEA) 在最新版的《再生能源 2024》報告中預測,到 2030 年,新的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巨大成長,未來到 2030 年將新增 5500GW 的裝機容量,是 2017 年至 2023 年裝機容量的三倍多,約等同於中國、美國、歐盟和印度當前電力裝機容量的總和。
台灣政經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全球半導體氣候聯盟 (SEMI Semiconductor Climate Consortium) 發起的 SEMI 能源合作組織 (SEMI Energy Collaborative,SEMI EC) 近日發佈「台灣低碳能源採購挑戰與解方」白皮書,探討台灣現有的能源政策、深度剖析台灣再生能源發展與採購所面臨的挑戰,並進一步提出四大行動方針。
台股新聞
〈台灣碳費時代來臨 企業面臨的挑戰〉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壓力日益增加,碳費政策是全球推動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台灣在經過一年多討論和六次的碳費審議會下,環境部的碳費審議委員會於 10 月 7 日上午定調,建議每噸碳排收費 300 元,業者可透過達成行業別或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適用每噸 100 元或 50 元的優惠費率,明年中預計會從年碳排 2.5 萬噸以上約 300 家公司開始試申報,2026 年起正式收費,為實現 2050 年淨零排放目標奠定基礎。
台股新聞
〈電價即將調漲 能源股有望受惠〉台電電價費率審議會最晚將在 9 月 30 日召開,預計本次工業用電漲幅將高達 14%,民生用電則是維持凍漲不變,預計從 10 月 16 日開始實施,具體決定將由審議委員會在會議中確定,台電多年來的虧損與國際能源價格上升壓力,累計至去年虧損已達 3820 億元,這次調漲預估可增加 900 億元收入,但仍無法完全填補財務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