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週五(5 日)裁定,不阻止下級法院判決,認為美國總統川普無權單方面削減數十億美元的對外援助資金,並要求政府必須迅速動用這些資金,用於國會授權的項目。根據《路透》報導,上訴法院裁決發布於下級法院作出判決僅數天之後。下級法院曾裁定,政府應在國會授權於九月到期前,將約 110 億美元的外援資金投入相關項目。
國際政經
眾議院兩黨議員周三 (3 日) 宣布,兩黨就《恢復國會信任法案》達成一致,同意禁止國會議員及其家人交易或持有股票。《恢復國會信任法案》將幾項不同的提案整合成一個整體,支持者表示,該法案將聚焦辯論,最終獲得通過。該法案的主要發起人之一、羅德島州民主黨眾議員 Seth Magaziner 表示,允許國會議員交易和持有個人股票這一事實「讓人抓狂,因為對普通人來說,這種情況竟然持續了這麼久,簡直是瘋了」。
美國國會正籠罩在政府可能於 10 月 1 日局部停擺的陰影之下,除非兩黨議員能夠在迫在眉睫的期限前,克服日益加劇的黨派分歧。此次的預算僵局,不僅受到總統川普單方面撤銷近 50 億美元國會已批准支出的爭議性舉動影響,更因聯邦上訴法院推翻其關鍵的關稅政策,而變得更加複雜,後者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對聯邦預算造成高達 4 兆美元的巨大缺口。
國際政經
泰國代理總理、為泰黨(Pheu Thai)的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已著手解散眾議院,可能為提前舉行大選鋪路,並意在阻止對手陣營在前總理貝東丹 · 欽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被免職後組建新政府。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致信美國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宣布將動用「口袋撤銷權」(pocket rescission)。此權力允許總統在財政年度結束前,向國會提交請求,阻止已獲批准的撥款啟用。川普此舉等於繞過國會,挑戰了三權分立的基本原則,如果被常態化,美國總統可能變相掌握財政大權,削弱國會角色。
國際政經
泰國憲法法院週五(29 日)做出裁決,因總理貝東丹 · 欽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在與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的通話中言行違憲,即刻解除其總理職務。這項裁決再次讓泰國政局陷入動盪,引發外界對於新任總理人選與未來政局走向的高度關注。
國際政經
泰國憲法法院週五(29 日)裁定,泰國總理貝東丹 · 欽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因涉及道德違規,解除其總理職務,結束僅一年的執政。這一決定不僅是對欽那瓦政治家族的再度重擊,也讓泰國政局再度陷入不確定性。根據《路透》報導,法院指出,貝東丹在今年 6 月一次外洩的通話中,於泰柬邊境局勢緊張之際,對柬埔寨前領導人洪森(Hun Sen)展現「示弱」態度,違反總理應有的道德規範。
台灣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 7 月 31 日簽署行政命令,公布新的對等關稅稅率,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各國修正數據,台灣稅率為 20%,仍高於主要競爭對手日、南韓 2 國的 15%。總統賴清德今 (1) 日中午於總統府召開記者會表示,再度重申這僅是台灣的「暫時性關稅」,也不是國家的終極目標,相信後續若達成進一步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
國際政經
當地時間周日(20 日)7 時,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投票正式開始,除了部分地區,投票時間到當地時間 20 時為止,這次參議院選舉的結果牽動石破內閣的命運。日本參議院額定議席為 248 個。參議員任期 6 年,每三年改選一半議席。本次參院選舉改選 124 席,東京選區補選 1 席,總計要選 125 席。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即將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以施壓俄羅斯結束對烏克蘭的軍事侵略。近日,美國國會跨黨派推動一項對俄制裁法案,旨在迫使莫斯科重返俄烏和平談判桌。然而,該法案仍需獲得川普的明確支持才能正式通過。根據《路透》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雖然川普尚未簽署最終文本,但他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支持此項俄羅斯制裁法案。
國際政經
具中國官方背景微信公眾號「牛彈琴」周五(4 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欣喜若狂,又取得一標誌性重大勝利。川普提出的「大而美」政府預算案,周四在聯邦眾議院表決過關,再度展現川普在共和黨內的控制力。川普說,他將於美東時間周五下午簽署法案。這項法案讓川普於第一任期的減稅措施得以永久實施,並削減醫療、福利補助、綠色補貼等支出,增加軍費、邊境安全支出。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周二 (7/1)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歷經數日緊張協商與馬拉松表決後,終於在參議院驚險過關,送交眾議院審議。這項高達 3.3 兆美元的稅改與支出削減法案被視為川普連任路上的重大政績,惟其內容引發赤字疑慮與黨內反彈,眾院命運仍未明朗。
外匯
南韓總統李在明上周四 (26 日) 首次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說時直言,該國經濟正面臨「絕望」境地。這一罕見表態背後是多項經濟數據的全面疲軟,今年經濟成長預期從 2.1% 下調至 2%,首季 GDP 更出現自 2020 年來首次負成長,南韓央行 (BOK) 四度降息至 2.5% 歷史低位,仍未能有效活化市場活力。
美股雷達
美國參議院預計於本周末就「大而美」法案進行投票,若獲得通過,眾議院將進行表決,之後提交給川普簽署,美國總統川普已向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兩院施壓,要求在下周五 (7 月 4 日) 前通過該法案,但美國低收入居民正在為此事感到憂愁。英國《BBC》報導,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馬丁斯堡,美國民眾伊麗莎白 · 巴特勒每天推著購物車穿梭於多家超市之間,只為用每月約 250 美元的食品券買到足夠三餐。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周三 (25 日) 再赴國會參議院作證時表示,川普政府提出的大規模關稅計畫可能會帶來更持久的通膨壓力,這使得央行在考慮降息時必須更加謹慎。他重申 Fed 目前維持利率不變,並表示通膨走勢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關稅恐非一次性衝擊 Fed 審慎以對鮑爾指出,雖然傳統經濟理論認為關稅影響可能只是一次性價格上漲,但實際情況可能更複雜。
美股雷達
華盛頓即將到來的「X 日」最新預測顯示,除非國會採取行動,否則該截止日期很可能落在 8 月 15 日至 10 月 3 日之間。「X 日」是指美國政府因債務上限而無法償還債務的日期。兩黨政策中心 (BPC) 周三 (25 日) 發布的最新預測,是目前對美國政府何時可能違約和失去信用的最詳細分析之一。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周二 (24 日) 出席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聽證會,指出近期通膨與勞動市場表現將影響貨幣政策方向,儘管當前尚未啟動降息,但若通膨放緩、就業市場惡化,不排除提前降息的可能性。他也強調,部分關稅效應預期將自 6 月至 7 月數據中開始顯現。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周二 (24 日) 在預備提交給國會的證詞中強調,決策者需對通膨保持警覺,並在尚未釐清關稅對物價的實際影響前,應繼續維持目前利率水準。他表示:「在更多經濟路徑明朗之前,我們有能力觀望並審慎行事。」鮑爾即將於美國當地時間周二早上向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報告,周三 (25 日) 則赴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內容包含最新貨幣政策報告。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可能最快於 7 月啟動降息,市場高度關注聯準會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本週在國會的證詞內容,尋求利率政策轉向的蛛絲馬跡。聯準會上週決議維持利率不變,鮑爾會後發言保持觀望態度,未明確暗示降息,但兩位川普任命的聯準會理事華勒 (Chris Waller) 與鮑曼 (Michelle Bowman) 近日公開表示,若通膨持穩,他們將支持下月降息。
美股雷達
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WSJ)記者 Nick Timiraos 周一 (23 日) 撰文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再度對聯準會 (Fed) 施加強烈壓力,要求大幅降息到 1% 至 2%,引發外界憂慮央行獨立性正面臨威脅。Fed 主席鮑爾將於本周二 (25 日) 赴國會作證,屆時國會議員的態度將成為檢視央行能否抵抗政治干預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