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車展
科技
德國慕尼黑車展日前順利落幕,但與兩年前相比,這場全球矚目的汽車盛會顯得平靜許多。儘管參展的中國企業數量增加近一半,歐洲媒體卻未像過往那樣高調宣稱「車展已經變成中國人的天下」,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電動車影響力減弱,相反地已經悄悄在歐洲車市站穩腳跟,甚至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歐亞股
全球第四大車廠 Stellantis 集團歐洲區總裁 Jean - Philippe Imparato 周一 (8 日) 在慕尼黑車展上緊急示警,若歐盟年底前不修訂二氧化碳減排法規,歐洲汽車產業將會崩潰。旗下擁有 Jeep、Fiat 與克萊斯勒等 10 餘個品牌。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一 (8 日) 報導,面對中國國內激烈價格戰,比亞迪加速歐洲擴張步伐,將在年底前於 32 國設立逾 1,000 家展示中心,並已提供 13 款車型。中國車廠正利用慕尼黑車展展示產品陣容,力圖延續近年在歐洲市占率的成長態勢。比亞迪 (01211-HK) 集團執行副總裁李柯(Stella Li)周一在慕尼黑車展表示,年底前將在歐洲 32 國擁有超過 1,000 家門市。
A股
全球汽車業目光本周二 (9 日) 將再次聚焦德國慕尼黑,備受矚目的 2025 年慕尼黑車展 (IAA MOBILITY 2025) 將在慕尼黑展覽中心盛大啟幕。本屆車展以「『動』悉一切」(IT'S ALL ABOUT MOBILITY)為主題,圍繞移動出行、永續發展與技術創新三大核心方向展開,匯集來自全球的 750 餘家頂尖展商,共同呈現一場涵蓋從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技術,到智能駕駛與可持續材料應用的全方位未來出行盛宴。
歐亞股
最新報導指出,為對抗中國競爭對手與美國特斯拉,德國車廠 BMW 正以超過 100 億歐元的巨額投入,押注由「超強大腦」驅動的軟體控制電動車技術,這一戰略被視為傳統車廠對抗新能源車廠最具雄心的嘗試之一。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面對歐洲、美國及日本傳統車廠在軟體開發領域長期落後於小米、小鵬等中國新興車廠和特斯拉的現實,BMW 在 2021 年首次公佈電動車平台 Neue Klasse,標誌著汽車工業史上最深刻的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