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
港股
奇瑞汽車 (09973-HK) 於 9 月 7 日正式透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代表著這家中國老牌車企長達 21 年的上市征程終獲突破,甚至將成為港交所 2025 年規模最大的汽車企業 IPO 案,預計籌資最高約 91.5 億港元。此次上市不僅是現年 63 歲的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的夙願,更被視為其在新能源汽車激烈競爭中,獲取轉型通行證的關鍵戰略突圍。
鉅亨新視界
今日推介 - 中海油 (883, $19.42), 目標價 $21.5, 止損價 $18.51) 股市前景上周五港股上揚,成交平穩。全星期計,日均成交額環比減少 4% 至 3028 億元;港股通南向交易淨買入 608 億元;恒指及恒生科指升 3.8% 及 5.3%;百度 (9888)、龍湖集團(960) 及阿里巴巴 (9988) 漲逾 18%、15% 及 14%,為升幅最大藍籌。
港股
2025 年香港交易所未來科技高峰會今 (5) 日在香江盛大舉行,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在致詞中回顧過去一年,感慨港交所見證中國科技力量的集中爆發與全球投資熱情重回港股市場。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場表現卓越,現貨、衍生產品市場及滬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創下歷年新高,新股市場融資額更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新股上市
香港交易所 (00388-HK)執行長陳翊庭周三 (20 日) 在年中業績發表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場已完成逾 50 起 IPO 案,融資額接近 170 億美元,助力港交所穩居全球 IPO 排名前列。目前排隊申請 IPO 的企業接近 230 家,其中中國企業仍是首選國際融資市場,國際發行人赴港上市興趣亦顯著提升。
港股
香港交易所 (00388-HK) 周三 (20 日) 公佈 2025 年上半年業績,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在業績傳媒簡報會上表示,期內現貨市場、衍生產品市場及滬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創半年新高,新股市場位居榜首,一級與二級市場的外資參與度大幅上升。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港交所營收及其他收益年增 33% 至 140.76 億港元,創歷年同期新高,主要業務收入成長 34%,得益於現貨及股票選擇權市場成交量創半年度紀錄、存管費用增加,以及保證金規模擴大帶動投資收益淨額上升。
港股
在香港交易所 (00388-HK) 周三 (20 日) 舉行的 2025 年中期業績會議上,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該機構在保持全球競爭力方面始終堅持戰略性投入原則。港交所在資本開支方面不會吝嗇,持續加大在數據平台優化、交易結算系統升級等方面的投入力道。
國際政經
據《金融時報》周四 (7 日) 報導,香港今年 5 月推出科技及生技公司秘密申請 IPO 制度後,大批中國科技公司湧入申請上市。壁仞科技等領先晶片廠商已秘密提交文件,今年前半年港股 IPO 申請數創歷史新高。港交所 5 月宣布,虧損的科技和生技公司可採用秘密申請方式上市。
港股
中國兩大手機廠商——「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控股 (688036-CN) 和脫離華為近五年的榮耀,近日幾乎同時傳出叩響資本市場大門的消息。傳音控股被曝正與顧問商討赴港二次上市計劃,目標融資約 10 億美元;榮耀則已進入 IPO 輔導第二階段,劍指 A 股「AI 終端第一股」。
新股上市
當「紐倫港」金融鐵三角的輪廓在全球版圖上愈發鮮明時,香港正以令人矚目的姿態開啟新的發展篇章。短短一年間,這座國際金融中心就從市場質疑聲中強勢反彈,港交所的銅鑼聲從稀疏到密集,恒生指數以超過 20% 的漲幅領跑全球主要股指,「港股三姐妹」領銜的新經濟敘事更催生了新的財富神話。
港股
香港交易所周三 (16 日) 在官網發布縮短香港股票現貨市場結算週期的討論文件,正式引導市場展開相關討論,旨在與業界就調整方向及實施時間達成共識。目前,香港股票現貨市場實施 T+2 結算週期,文件提出可望將其調整為 T+1 結算。香港市場作為全球最活躍的資本市場之一,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數量超過 2600 家,今年上半年現貨市場日均交易金額超過 2400 億港元。
新股上市
港交所正迎來難得的一幕,峰嵹科技、極智嘉、訊眾通訊、大眾口腔、藍思科技 5 家公司上周三 (9 日同天登陸港股市場,恒生摩根美國股票高入息主動型 ETF 亦同日上市,這是港交所史上首度迎來六鑼齊鳴。 港交所擠爆是今年港股 IPO 市場的真實寫照。
港股
據陸媒《財經》雜誌報導,曾經被戲稱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香港股市,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然經歷了戲劇性的轉變,成功重奪「全球募資冠軍」的寶座,開啟了新一輪的繁榮起點。這不僅終結了關於「遺址論」的討論,更彰顯了香港市場的強勁底氣與獨特優勢。
港股
當寧德時代 (03750-HK)(300750-CN) 5 月 20 日在港交所主板鳴鑼上市,以 410 億港元募資額刷新今年全球 IPO 紀錄時,香港資本市場迎來歷史性拐點。這場由中國科技巨頭引領的上市狂潮,不僅推動港交所年內融資額突破 600 億港元、年增超 6 倍,更讓「亞洲金融中心遺址」的質疑徹底消散。
港股
港股周一 (2 日) 正常交易,但南向資金不交易。主要指數開盤下跌,恒生指數盤中一度跌超 2%,最低見 22668 點,跌幅達 621 點。然而隨後跌幅收窄,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 0.57%,報 23157.97 點,守住 23000 點關卡。
新股上市
泰國椰子水品牌 IF 母公司 IFBH Limited 近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畫募資 10 億港元衝擊資本市場。這家僅 46 人的企業憑藉一款椰子水產品,已佔據中國 34% 市占率,發展軌跡反映出輕資產模式的商業奇蹟,也凸顯新興品牌面臨的成長隱憂。
港股即將迎來新茶飲產業又一重量級成員。滬上阿姨今 (8) 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成為繼奈雪的茶、茶百道等品牌之後第 6 家登陸資本市場的茶飲企業。該新股在暗盤交易首日漲幅即突破 60%,超額認購倍數更達到驚人的 3400 倍,申購金額突破 940 億元,反映出市場對茶飲賽道的持續看好。
A股
華為電動車合作夥伴賽力斯 (601127-CN) 於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擬在主板掛牌上市,展現加快資本市場布局的決心。這項申請距離其釋放上市訊號僅半個月,顯示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快速擴張的企圖心。據報導,賽力斯亦發布 2025 年第一季財報。
京東 (DJ-US) (09618-HK) 近年來在資本市場動作頻頻,旗下多家子公司紛紛走向上市之路,展現其龐大的野心。以香港交易所為主戰場,京東已打造出一個上市企業群。京東旗下的上市及待上市公司:已在港交所上市: 京東集團、京東健康 (06618-HK)、京東物流 (02618-HK)。
港股
自 2024 年初以來,香港資本市場迎來大陸企業赴港上市的新高峰。根據陸媒《第一財經》統計顯示,今年 1-2 月共有 41 家大陸企業向港交所遞交 IPO 申請,較去年同期成長 215%。其中,「A+H」雙重上市模式表現亮眼,占比達 29.3%(12 家企業),折射出大陸企業借助國際資本市場加速布局的態勢。
港股
香港交易所上周五 (20 日) 在其官方網站撰文回顧 2024 年,稱今年是「成果豐碩的一年」,與前三年均形容是「格外繁忙而充實的一年」不同。港交所表示,2024 年香港為全球四大新股市場之一,其上市活動、募資都遠勝 2023 年。截至周四 (12 月 19 日),港交所今年迎來 66 家新股上市,募資總額達 830 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