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物流





    2025-08-26
  • A股

    以 Temu、TikTok Shop 和 Shein 為代表的中國電商巨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不僅改變了英國的線上零售版圖,也成為推動當地倉儲與物流市場增長的核心引擎。JLL 數據揭示了此一趨勢:2024 年,中國電商在英國線上零售倉儲租客中的佔比僅為三分之一,但到了 2025 年上半年,比例已飆升至 50% 以上,上半年租賃的倉庫面積甚至超過了去年全年總和。






  • 台股新聞

    輝達 (NVDA-US) 今 (26) 日宣布推出全新 AI 機器人電腦 NVIDIA Jetson AGX Thor 開發者套件與生產模組,算力大增 7.5 倍,且能源效率也提升 3.5 倍,預期將驅動製造業、物流業、運輸業、醫療保健、農業與零售業等產業數百萬台的機器人。






  • 2025-08-20
  • 台股新聞

    聲寶 (1604-TW) 積極推動資產開發與活化,繼上週 (11 日)「聲寶橘青春台南安平館」隆重開工後,今 (20 日) 隨即於桃園龜山舊廠舉辦「聲寶物流園區第一期 B 區」動土祈福典禮,展現集團多角化投資的強勁動能。聲寶集團總裁陳盛沺率領公司高層,並偕同外商承租戶代表等貴賓共同執鏟。






  • 台股新聞

    國內電商龍頭富邦媒 (8454-TW) 位於彰化和美的 momo「中區物流中心」工程進展順利,今 (20) 日舉行上樑典禮,由總經理谷元宏主持,預計於 2027 年完工並投入營運,屆時將與北區、南區物流中心串聯,完成涵蓋全台的三向短鏈物流網絡,並創造出在地約 550 個職缺,也將優先聘用設籍彰化縣居民。






  • 2025-08-11
  • 台股新聞

    亞洲工業科技年度盛會「Intelligent Asia 2025」將於 8 月 20 日至 23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二館登場。以「自動化、機器人、雷射、物流、冷鏈、模具、3D 列印、流體傳動」八大主題為主軸,集結 16 國、超過千家展商,規模達 4,500 個攤位,並舉辦逾百場專業論壇,展現智慧製造、永續轉型與創新能量。






  • 2025-08-07
  • 台股新聞

    貨攬業者台驊控股 (2636-TW) 今 (7) 日召開董事會通過第二季財報,上半年稅後純益 6.22 億元,年減 6.22%,每股純益 (EPS) 達 4.54 元,但董事會決議暫不分配上半年盈餘,以因應潛在策略性投資規劃等資金需求。台驊上半年合併營收為 112.43 億元,年減 2.17%,稅後純益 6.22 億元,每股純益 (EPS)4.54 元,其中,第二季合併營收 56.72 億元,季增 1.82%,稅後純益 3.46 億元,EPS 2.52 元。






  • 2025-08-06
  • 台股新聞

    貨攬業者捷迅 (2643-TW) 公布上半年稅後純益 6683 萬元,年減 33.11%,每股純益 (EPS) 1.91 元,主要是因第二季獲利年減 91%,反映新台幣升值嚴重侵蝕獲利,認列的單季業外支出高達 8500 萬元;不過,捷迅總經理孫鋼銀認為,下半年匯率有望持穩,加上又將迎來空運旺季、海運也可望出現一波小拉貨潮,「第三、四季蠻樂觀」,有望挑戰去年的高水準。






  • 2025-07-28
  • 美股雷達

    全球物流巨頭 Rhenus(雷諾斯)義大利分公司 Rhenus Logistics Spa,於 7 月 8 日被義大利稅務警察凍結了高達 5,100 萬美元的資產。此舉再次突顯了義大利當局近年來對跨國企業稅務稽查力度的顯著加強,並對整個國際物流行業的合規營運敲響警鐘。






  • 2025-07-22
  •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一 (21 日) 報導,隨著 8 月關稅期限逼近,美國從加州到墨西哥灣的中小型港口正面臨貨櫃量大幅下滑。船運公司重新調整供應鏈策略,將貨物集中到洛杉磯等大港,導致中小港口被邊緣化,貿易活動明顯萎縮。ITS Logistics 月報顯示,全美最繁忙的洛杉磯港貨流量大增,但代價是犧牲小港口的貿易活動,後者進口服務班次明顯減少。






  • 2025-07-21
  • 台股新聞

    中光電 (5371-TW) 宣布,子公司中光電智能物流 (CiLS) 開發的 AI 自主搬運機器人 (AMR),打入半導體封測大廠,並率先於台灣廠區導入,中光電智能物流也未來也規劃將 AMR 解決方案擴展至第三方物流產業。中光電智能物流表示,在供應鏈快速變動的時代,倉儲系統面臨空間飽和、作業精準度不足、人力短缺與成本上升等挑戰,尤其在半導體及電子產業等高頻進出貨領域,倉儲準確性與效率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 2025-07-08
  •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於 4 月 2 日宣布新一輪關稅措施,導致運輸類股大幅下挫。儘管該政策當時暫緩 90 天,以利與各國進行貿易談判,但這項「暫停」原訂於本週三到期,如今川普政府已於週一 (7 日) 宣布,將實施時間延後至 8 月 1 日。這項延後雖為市場爭取短暫喘息時間,但對押注運輸業復甦的投資人而言,8 月仍將是一場生死考驗。






  • 2025-07-03
  • 台股新聞

    掌上 AIDC(自動識別資料收集) 設備商欣技 (6160-TW) 表示,今年台灣、日本、東南亞等多個大型專案入袋並陸續出貨,預期下半年業績可望較上半年成長逾 2 成,且動能可望延續到明年,而因應匯率波動,公司也不排除啟動第二波調漲計畫。欣技表示,今年在亞洲市場有不錯的進展,國內跟大型醫院合作的專案預計 9 月完成驗證,預計明年第一季正式出貨,後續更可望導入該醫院全台據點,東南亞方面,國際航運龍頭及德系汽車大廠在泰國的案子預計第三季開始出貨;另也取得國內超商業者東南亞門市的物流管理訂單。






  • 2025-06-26
  • 美股雷達

    拼多多 (PDD-US) 旗下的多多買菜近日傳出在上海等一線城市試驗自建商品倉庫,最快將於今年 8 月上線即時配送服務的消息,引發業界對其戰略轉向的關注。對此拼多多回應表示,此舉「不代表公司戰略方向」,但結合近期多多買菜在物流末端的佈局如上月推出「拼多多驛站」支持 24 小時自助取件及送貨上門,仍可窺見其在即時零售領域的試水意圖。






  • 2025-06-25
  • 美股雷達

    聯邦快遞 (FedEx)(FDX-US) 公布優於市場預期的上季獲利和營收,並宣布新一年度的撙節目標,但因關稅重壓物流需求,本季財測不理想,顯示全球貿易不確定性短期內還不會減緩,導致該股周二 (24 日) 盤後下挫 6%。F2026 Q1 財測關鍵數字 vs 分析師預估EPS:3.40-4.00 美元 vs 4.03 美元FedEx 預估本季 EPS 將介於每股 3.40-4.0 美元,低於分析師所估的 4.03 美元。






  • 2025-06-20
  • 美股雷達

    上周六 (14 日),美國總統川普以一場「超級生日會」引發關注,6600 名士兵、25 輛坦克、50 架軍機組成的閱兵隊伍從五角大廈行進至白宮,最終以煙火收尾,但這場慶祝美國陸軍建軍 250 周年的慶典遭全美多地掀起的抗議潮蓋過風頭,全美最大零售商沃爾瑪 (WMT-US) 女繼承人 Christys Walton 在《紐約時報》投放整版廣告,印著自由女神像與「NO KINGS」(不要國王) 標語,矛頭直指川普。






  • 2025-06-17
  • 港股

    泡泡瑪特今 (17) 日在港股收低 6.04% 至每股 258.4 港元,但今年迄今已上漲逾 180% 且市值在周一 (16 日) 反超京東,一個賣潮玩盲盒公司的市值居然把有龐大物流體系、海量商品的電商巨頭給比下去了,讓市場大感驚訝。泡泡瑪特這幾年那可真是一路狂飆,去年初股價還在 20 港元左右徘徊,周一市值竟高達 3701 億港元。






  • 2025-06-10
  • 台股新聞

    國內大型電商平台 momo 富邦媒 (8454-TW) 今 (10) 日公布 5 月合併營收達 86.33 億元,月增 5.63%、年減 3.84%,為 4 個月來相對高點,富邦媒表示,消費氛圍保守,但美妝、保健和票券品類成長搶眼,此可能與匯率變動、暑期出遊規劃等因素相關。






  • 2025-06-05
  • 美股雷達

    據《路透》,亞馬遜 (Amazon)(AMZN-US) 在周三 (4 日) 一連串的宣布中,展示了如何透過人工智慧 (AI) 為倉儲機器人、送貨人員及龐大的倉庫系統注入新能量,加快包裹送達顧客門前的速度。亞馬遜表示,旗下 Lab126 裝置研發單位將成立新團隊,聚焦開發能執行多項任務的倉儲機器人,這將大幅超越現有僅能完成單一任務的機器人技術。






  • 2025-05-29
  • 台股新聞

    統一企業 (1216-TW) 集團積極在台投資物流園區,今年的資本支出仍在高峰期,其中 台南新市的物流園區將在今年下半年進入營運,統一董事長羅智先今 (29) 日說,此一現代化物流園區估計一年可以有超過 100 億元的營收,甚至已有部分倉儲空間獲科技業者青睞並承租。






  • 2025-05-28
  • 台股新聞

    嘉里大榮 (2608-TW) 於今 (28) 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沈宗桂表示,為根留台灣,持續擴增營運據點,以擴大高屏地區的客戶服務,同時也將加大對 AI 的投資,結合物流核心專業來發展智慧物流。沈宗桂說明,新啟用新北汐止物流中心聚焦服務雙北地區和生技產業;而高雄前鎮物流中心則整合集團資源,支援大高雄地區常溫集配、拖櫃運輸與醫藥冷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