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IBM (IBM-US) 股價今年來大漲逾三成,表現遠勝 Meta、微軟、輝達等科技巨頭。市場分析指出,AI 浪潮雖對許多仰賴「每席付費」模式的軟體公司構成威脅,但 IBM 因採用依使用量計費的商業模式,加上基礎設施軟體業務穩定,成為投資人眼中相對安全的選擇。
隨著加薩戰爭爆發,以色列新創企業在軍事科技領域迅速崛起,吸引來自美國及本地創投基金的高度關注與投資。越來越多創業者與退役軍人攜手合作,推出具戰場應用的新技術,並積極拓展歐洲市場。根據《路透》報導,以色列新創追蹤機構 Startup Nation Central 的數據指出,在該機構註冊的所有國防科技新創公司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在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致命襲擊並引發加薩戰爭之後成立的以色列國防部指出,在今年 6 月針對伊朗核設施與彈道飛彈目標的 12 天空戰中,以色列成功攔截 86% 的飛彈,顯示其空防能力進一步成熟,凸顯防衛科技在戰爭中的實際價值。
美股雷達
谷歌 (GOOGL-US) 周一 (7 日) 宣布兩項計畫,旨在探索人工智慧 (AI) 如何改善心理健康治療並擴大醫療覆蓋範圍。第一項計畫是與加拿大大挑戰組織 (Grand Challenges Canada) 和麥肯錫健康研究所 (McKinsey Health Institute) 合作開發的心理健康組織的實用指南。
美股雷達
根據綜合媒體最新報導,蘋果 (AAPL-US) 正在積極開發可折疊 iPhone,並計劃於 2026 年下半年正式發布。《MacRumors》報導,供應鏈消息人士向《DigiTimes》透露,蘋果的折疊 iPhone 已在 6 月進入 P1(Prototype 1)原型開發階段,後續會有 P2 和 P3 階段(此階段約持續 2 個月,階段內供應鏈會進行小量試產,再交由 iPhone 主力組裝廠鴻海、和碩進行組裝,並檢查生產與產品良率等狀況,若無問題再進入下個階段),預計 2025 年底有機會走完整個 Prototype 開發流程,隨後進入 EVT(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階段,進行工程樣品驗證測試,確保產品符合蘋果的設計要求和規範。
美股雷達
2025 年,標準普爾 500 指數(S&P 500)表現不如預期,主要受到蘋果 (AAPL-US)、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和特斯拉 (TSLA-US) 的影響。這三家科技巨頭的疲弱表現使該指數的增長受到壓制,儘管今年 S&P 500 已經上漲了約 5%,如果沒有這三家公司拖累,指數本應再高出兩個百分點。
美股雷達
美國科技巨頭微軟 (MSFT-US) 周三 (2 日) 宣布將進行新一輪裁員,預計將影響約 9,000 個工作崗位,這也是微軟今年內的第二次大規模裁員。微軟發言人表示,此次裁員人數不到公司全球總員工數的 4%,涉及不同部門、地區及各經驗層級的員工。
美股雷達
OpenAI 與甲骨文 (ORCL-US) 達成協議,擴大在星際之門計畫的合作,OpenAI 將從甲骨文的資料中心租用大量算力。根據最新消息,甲骨文周三 (6 日) 宣布,為滿足 OpenAI 的需求,將與合作方在美國建設更多資料中心。甲骨文將為 OpenAI 提供總計約 4.5 千兆瓦(GW)的數據中心支持,其中包括將位於德州阿比林(Abilene) 的數據中心電力容量從目前的 1.2GW 擴大至約 2GW。
美股雷達
半導體股似乎仍處於多頭市場。《巴隆周刊》報導列出了三家投資人可考慮持有的個股,但也根據分析師說法,指出一家應該迴避的晶片股。iShares 半導體 (SOXX-US) ETF 今年上漲 12%,大幅領先標普 500 指數近 6% 的漲幅。與市場的許多領域一樣,該 ETF 股價已經收復了 4 月川普宣布高額關稅時遭受的損失,但隨後又部分回落,至少是暫時的。
美股雷達
Jefferies 分析師罕見地上調了蘋果 (AAPL-US) 股票的評級,指出其 6 月止的季度業績可能帶來驚喜,但這還不到投資人買進該股的時機。由於人工智慧策略遭市場質疑,蘋果最近並未受到投資人和分析師的青睞。但 Jefferies 分析師 Edison Lee 周二研究報告將該股評級自「表現不佳」上調至「持有」,理由是蘋果下次的財報可能會高於預期。
美股雷達
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 (AAPL-US) 計劃推出一款使用 iPhone 16 Pro 處理器的 MacBook,作為其生產顯著低成本 Mac 的計畫的一部分。自 2010 年推出 A4 處理器以來,蘋果一直在為 iPhone 和 iPad 設計 A 系列處理器。
美股雷達
摩根士丹利周一 (30 日) 表示,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xAI 透過債券發行和股權投資分別籌集了 50 億美元,以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行業中實現成長。摩根士丹利在社群媒體上表示,xAI 透過擔保債券和定期貸款籌集了 50 億美元,並透過戰略股權投資籌集了另外的 5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在後金融危機的時代,全球投資者面臨一個新的挑戰:美國資產的集中持股雖然帶來了卓越的市場表現,但同時也隱藏著潛在的風險。根據高盛的最新報告,過去十年標普 500 指數的市值從 20 億美元激增至 45 億美元,年複合回報率達到 12.3%,遠超過 MSCI 全球除美指數的 7.1%。
美股雷達
Meta (META-US) 周三在一樁涉及其 Llama 人工智慧 (AI) 模型的重大版權訴訟中勝訴,打敗代表 13 位作者的原告方。但法官明確表示,他的判決僅限於此案。美國地區法官 Vince Chhabria 支持 Meta 的論點,認為該公司使用書籍來訓練其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行為受到美國版權法合理使用原則的保護。
美股雷達
Meta Platforms (META-US) 執行長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近期與影音新創公司 Runway AI 進行收購協商,作為拓展公司 AI 能力的廣泛計畫之一環。Runway AI 專司開發逼真影片內容生成技術,2024 年初估值超過 3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根據《巴隆周刊》報導,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再次大筆拋售 Credo Technology (CRDO-US) 這檔股票,該公司為高速連接解決方案供應商。陳立武是 Credo 的董事,他在 6 月 12 日至 13 日期間共出售了 103,527 股 Credo 股票,總價值 780 萬美元,平均每股價格為 75.36 美元。
美股雷達
美國知名運動眼鏡和配件品牌歐克利(Oakley)週五 (20 日) 正式宣布推出一款與 Meta 合作的智慧眼鏡-Oakley Meta HSTN。這款眼鏡是繼 2023 年 Meta (META-US) 與時尚眼鏡品牌雷朋(Ray-Ban)合作推出的 Ray-Ban Meta 之後,又一款針對運動員群的智慧眼鏡。
A股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二(17 日)收盤同步走低,在美中兩國最近舉行倫敦貿易會談前,美國商務部曾考慮對向中國出口的關鍵技術實施新的出口限制,增加川普政府的談判籌碼。滬指周二收盤跌 0.04% 報 3,387.4 點,深證成指跌 0.12% 報 10,151.43 點,創業板指跌 0.36% 報 2,049.94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2373 兆元。
美股雷達
避險基金創辦人程正樺 (Jonah Cheng) 曾說輝達 (Nvidia)(NVDA-US) 是自己職涯最佳選股,但現在卻把手中僅存的持股脫手,對這家市值已達 3.5 兆美元的晶片製造商前景表達疑慮。彭博報導,曾是瑞銀證券 (UBS) 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目前是騰旭公司投資長的程正樺,過去十年來從輝達驚人的成長中獲益,去年靠輝達讓基金交出 42% 的好績效。
美股雷達
《彭博社》報導,近期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的表現引起廣泛的關注,因為新上市股票在首日暴漲幅度創 3 年來最大,激發交易員熱情,令 IPO 市場迅速升溫。例如,無人機製造商 Airo Group I(AIRO-US) 上周五掛牌首日,股價收漲 140%,IPO 成功籌集 6000 萬美元。
鉅亨新視界
川普的政策動搖了美國及其金融資產的穩定性,近期美國股市、美元和美國公債都因此出現劇烈波動,目前關稅發展不確定性仍未完全解除,投資人正尋求在美國以外多元化投資。野村投信表示,與其他成熟股市相比,日股之所以更具吸引力的主要理由為:1) 日本資本市場發展已相當成熟、股市總市值在成熟國家中僅次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