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
港股
2025 京東集團 (09618-HK)(JD-US) 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 (JDD) 周四 (25 日) 登場,京東集團執行長許冉正式發佈內測中的「京犀 APP」,定位「下一代購物和生活服務超級入口」,而就在 13 天前,美團(03690-HK) 也剛宣布首款 AI 生活 Agent「小美」開啟公測,兩大巨頭幾乎同步推出 AI 生活服務產品,圍繞著用戶生活「預設作業系統」的爭奪戰正式打響。
港股
香港股市周四 (11 日) 走勢震盪,恒生指數開盤走低後一度反彈,午市中段甚至短暫倒升,但隨後未能守住升勢,最終收跌 113 點,報 26086 點,跌幅為 0.43%。大市雖然收低,但仍成功守住了二萬六關口。主板成交額錄得 3252.05 億港元。
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今 (10) 日上午在杭州園區內正式召開發表會,推出一項名為「高德掃街榜」的全新業務,聚焦本地生活服務中的到店業務,被視為該公司向行業龍頭美團(03690-HK) 發起挑戰的又一關鍵行動。綜合《科創板日報》、《中國新聞周刊》等陸媒報導,高德掃街榜這項全新業務的本質聚焦在線下消費場景,服務大眾日常生活,但令人意外的是,阿里巴巴並未選擇常見的補貼大戰或團購優惠作為切入點,而是從一張「榜單」著手。
A股
阿里巴巴再掀市場波瀾,據傳將在近期正式發表全新的團購產品與評估體系,被視為是直接挑戰美團的核心業務,預告中國生活服務的產業格局將迎來重大變革。市場消息指出,阿里巴巴醞釀數月的新戰場即將全面開打。儘管阿里巴巴官方尚未證實團購業務的發表,但《券商中國》披露,阿里巴巴已在杭州西溪 C 區舉行一場重磅業務發布會。
阿里巴巴今 (1) 日開高走高,終場暴漲 18.5% 至每股 137.1 港元,專家最新指出,阿里巴巴股價的驚人飆升背後,是一場以百億補貼換取用戶規模和市場格局重塑的戰略勝利,這場外賣大戰正在改變中國電商和即時零售的生態規則。資本市場對阿里巴巴最新財報的反應堪稱熱烈,這份財報不僅凸顯公司在外賣大戰和 AI 雲端運算領域的雙重突破,更讓市場看到阿里巴巴策略佈局的前瞻性與潛力。
A股
中國外賣平台間的激烈戰火暫告一段落,各大平台紛紛公布季度財報。在京東 (JD-US) 率先交出答卷後,美團 (03690-HK) 作為外賣市場的另一核心玩家,也發布了其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儘管營收有所增長,但利潤卻出現驚人的大幅下滑。
港股
香港股市周四 (28 日) 延續跌勢,恒生指數連續第 3 個交易日下挫,未能守住 25,000 點關口,最終收報 24,998.82 點,跌幅 0.81%。恒生科技指數與國企指數分別收低 0.94% 及 1.15%。大市全日成交額達到 3,914.88 億港元。
港股
美團最新財報顯示,第二季的經調整淨利較去年大幅下滑近九成,遠低於市場預期,且預計短期內激烈競爭將持續,並警告其核心本地商業業務在第三季可能大幅虧損,導致美團的美股 ADR 暴跌近 10%。美團作為大陸外賣業的長期領跑者,一直面臨來自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京東等對手日益加劇的競爭壓力。
港股
針對近期「外賣大戰」愈演愈烈情況,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上周五 (18 日) 集中約談餓了麼、美團(03690-HK) 、京東集團 (09618-HK) 等平台企業,要求相關平台企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規範多賣行為,騎士參與競爭,共同參與企業區共贏。
港股
中國網路大廠的戰火正從外帶戰場蔓延至具身智慧領域,京東 (09618-HK)(JD-US) 周一 (21 日) 宣布領投三家具身智能企業-千尋智能的 Pre-A + 輪、眾擎機器人的 A1 輪以及逐際動力的戰略輪,引發產業震動。同時,美團 (03690-HK) 過去兩個月也投資了它石智航、星海圖、自變量機器人等項目。
大陸政經
在中國外賣市場,一場耗資千億的「史詩級商業戰爭」正激烈上演。美團 (03690-HK)、阿里巴巴 (09988-HK) 及京東 (09618-HK) 正為爭奪中國高達 40 兆人民幣的零售市場主導權。據傳,高盛於 17 日內部閉門會議特別討論了這一議題。
美股雷達
醫美生意正被更多網路大咖覬覦,據《華爾街見聞》周一(14 日)報導,京東 (JD-US)(09618-HK) 旗下首家線下醫美自營診所低調在北京亦莊開業。這是京東旗下首家自營醫美診所,命名為「京東醫美(亦莊店)」。京東醫美(亦莊店)並未單獨開闢新區域,而是位於京東健康綜合門診部(亦莊店)1 層。
美股雷達
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 (09988-HK) 今 (11) 日在港股早盤漲逾 3%,因獲滙豐 (HSBC) 維持「買進」評等激勵,但另一投行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 摩根士丹利(MS-US)周四 (10 日) 出具研究報告將阿里巴巴 ADR(BABA-US) 目標價從每股 180 美元調降至 150 美元。
A股
中國外送平台補貼站正在升溫。7 月 5 日,中國兩大外送平台美團 (03690-HK) 與阿里巴巴 (09988-HK) 集團旗下淘寶閃購創下歷史訂單新高。根據官方數據,截至當晚 22 時 54 分,美團即時零售外送訂單突破 1.2 億筆,其中餐飲訂單超過 1 億筆。
A股港股
在傳統電商增長趨緩之際,中國一場即時零售大戰正全面升級。原本由京東、美團、阿里三大巨頭激烈廝殺的「三國殺」格局,隨著拼多多的高調入局,瞬間演變成一場更加詭譎莫測的「四巨頭混戰」。陸媒《華爾街見聞》報導稱,這不再僅是市場份額的爭奪,而是關乎零售基礎設施、物流履約、供應鏈效率和用戶心智的全面戰爭,其核心目標在於滿足消費者「30 分鐘萬物到家」的即時性需求。
港股
港股周二 (27 日) 呈現反覆走勢,最終收高。截至收盤,恒生指數上漲 0.43%,報 23381.99 點;恒生科技指數收漲 0.48%,報 5182.60 點。大市成交額為 2032.68 億港元。盤面上,消費板塊領漲,其中茶飲股表現尤其強勁,蜜雪集團收漲近 10%,股價創下上市新高。
港股
美團 (03690-HK) 自營的食雜零售海外品牌 Keemart 已於 5 月初,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啟動營業。Keemart 被視作小象超市的海外版本,標誌著美團即時零售業務的全球化延伸。此出海計畫由美團早期員工、經驗豐富的業務負責人劉薇主導。
港股
中國兩大網路巨頭騰訊 (00700-HK) 與阿里巴巴 (09988-HK) 上周相繼發布 2024 年度財報,呈現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前者以「高品質成長」刷新市場預期,營收年增 13% 至 1800.2 億元 (人民幣,下同),毛利與經營利潤連 10 季跑贏營收,阿里則因營收 2365 億元遜於預期、自由現金流同大幅年減 76%,陷入策略搖擺的質疑漩渦。
大陸政經
從太陽能、鋰電、新能源汽車「新三樣」出海,再到 Keeta、Deepseek、Tiktok「新服務」出海,中國企業出海正邁向從新型製造到新型數位服務的新階段。《華商韜略》報導,當巴西里約熱內盧街頭出現中國外賣騎士的電動車時,這場跨越太平洋的數位服務出海浪潮正掀起中國產業轉型新浪潮。
京東集團 (09618-HK)(JD-US)今 (14) 日開盤上漲 4.2%,因該公司今年首季營收與利潤俱優於市場預期,收入年增 15.8% 至 3011 億元(人民幣,下同),歸屬公司普通股東凈利 109 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 71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