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





  • 台股新聞

    固態電容廠鈺邦 (6449-TW) 近期受惠資金湧入被動元件族群,加上市場看好公司 AI 伺服器布局將逐步發酵,鈺邦本周再次帶量上攻越過前高,周五收漲停 220.5 元,再度改寫新高,周漲 18%。鈺邦受惠 AI 伺服器帶動 Vchip 需求增加、高階 CAP 導入筆電也取得更多訂單,也因應需求擴產,隨著年 Vchip 及 CAP 新產能陸續到位,下半年及明年展望均正向。






  • 隨著 OpenAI 的影片剪輯應用程式 Sora 在美國 App Store 獲得熱烈反應,登上排行榜首位,Google(GOOGL-US) 可能正計畫為自家 Gemini AI 應用程式進行全新改版。根據《TechCrunch》報導,這次改版將把原本的聊天機器人風格轉向可滑動主頁面的設計,搭配建議提示與引人注目的圖片,提升使用者的互動與視覺體驗。






  • 人工智慧 (AI) 投資究竟是不是泡沫,已經掀起正反兩派論戰,獨立研究機構 MacroStrategy Partnership 發布報告指出,人為壓低的利率環境中吹大了 AI 泡沫,如今規模已經達到網路泡沫時期的 17 倍、2008 年次貸泡沫的四倍,而 AI 投資的規模已經達到極限。






  • 美股雷達

    美國人工智慧公司 OpenAI 宣布,將在其 AI 影片生成工具 Sora 中推出新功能,允許內容版權持有人決定其角色的使用方式,並計劃與授權使用的權利人共享收益。根據《路透》報導,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在官方部落格指出,OpenAI 將為版權方提供「更細緻的角色生成控制權」。






  • 美股雷達

    量子運算股本週迎來大幅上漲,Rigetti Computing (RGTI-US)、D-Wave Quantum (QBTS-US) 及 Quantum Computing (QUBT-US) 等公司股價均飆升超過 20%,其中 Rigetti 自年初以來已翻倍,D-Wave 更達三倍,Arqit Quantum 本週漲幅超過 32%。






  • 網通廠智邦 (2345-TW) 受惠於 AI 加速器出貨強勁,以及交換器規格升級,最新型 800G 交換器將於下半年出貨,且積極布局下一代 1.6T 交換器,頻頻獲外資青睞,目標上看至 1800 元;本周獲資金追捧,周五 (3) 日股價收 1105 元,周漲幅約 12%,重新站回 1100 元大關,周成交量 19882 張。






  • 台股新聞

    蘋果 iPhone 17 零組件拉貨在 9 月迎來今年首波大提貨潮,華通 (2313-TW) 9 月營收亮麗以 74.9 億元,改寫 35 個月單月營收新高。第三季營收也突破 200 億元大關,股價 3 日獲外資回補,爆量上漲收在 75.9 元,股價周漲 5.86%,並重新站上所有均線。






  • 台股新聞

    智伸科 (4551-TW) 積極打入半導體領域,本周股價反彈 10.94%,在傳統車用族群中表現相對強勢,周線翻紅,主要是因其旗下非汽車產業事業部的平均毛利率優於整體水準,有助挹注營運和獲利表現。智伸科說明,非汽車產業事業部的營運占比已達 46.78%,而據研究機構 Trend Force 的最新調查,預估今年 AI server 的出貨量將年增逾 20%,市場規模放大,有助帶動相關產業鏈良好的業務發展空間。






  • 人工智慧 (AI) 新創 Perplexity 為了搶占市場,旗下 AI 瀏覽器「Comet」正式向全球用戶免費開放,CNBC 報導,執行長兼創辦人 Aracind Srinvas 周五 (3 日) 大讚 Comet 對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卓越,足以讓企業不再需要聘請更多員工。






  •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晶片商 Cerebras Systems 數日前甫完成 11 億美元融資,週五 (3 日) 卻意外宣布撤回首次公開募股(IPO)計畫。根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Cerebras 表示暫時不打算進行原先規劃的公開發行,但未說明原因。






  •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SemiAccurate》週五 (3 日) 報導,有人可能刻意散播「AMD 要找英特爾代工」的假消息,目的不是要真的反映產業合作,而是要影響價格、操作市場。此報導發布後,AMD (AMD-US)與英特爾 (INTC-US) 週五分別下滑 2.98% 和 1.26%,這波回落抵銷本週稍早因傳出兩家公司可能達成製造合作協議所帶來的漲幅。






  • 最新數據顯示,創投機構 (VC) 今年向 AI 新創企業的投入創歷史新高,今年迄今全球 VC 已向 AI 領域注入 1927 億美元資金,超過以往任何一年,這一趨勢預示著 2025 年或將成為首個 VC 資金半數以上流向 AI 的年份。根據 PitchBook 最新統計數據,資金高度集中於成熟 AI 企業。






  •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五 (3 日) 報導,高盛集團 (GS-US) 執行長蘇德巍 (David Solomon) 表示,在 AI 熱潮推動股市連創新高後,未來一到兩年市場應會出現「回檔」。他指出,當新技術加速發展並吸引大量資本時,市場表現往往領先實際潛力,最終將面臨重整。






  • 2025-10-03
  •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五 (3 日) 延續昨攻上歷史新高後微幅上揚,在高檔震盪。投資人押注湧入 AI 產業的數十億美元資金終將轉化為獲利,延續科技股漲勢,並壓過對政府關門的疑慮。標普 500 指數有望連 6 日收紅,創下 7 月來最長漲勢,那斯達克 100 指數則連 3 日創高。






  • 美股雷達

    美國 AI 晶片獨角獸 Groq 正在加快其全球擴張的步伐。公司執行長 Jonathan Ross 表示,計畫在 2025 年新建十餘座資料中心,目標是超越今年已落成的 12 座。這家專門為運行人工智慧 (AI) 模型而設計晶片與軟體的公司,最新估值已達 69 億美元。






  • A股港股

    根據加拿大研究機構 TechInsights 的最新拆解報告,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在其最新、最頂級的昇騰 (Ascend)910C 人工智能 (AI) 晶片中,採用了來自台積電 (TSM-US)(2330-TW)、南韓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等亞洲頂尖科技企業的先進組件。






  • 專家觀點

    就是還會再上漲!從上週五的恐慌下殺,人棄我取,到今日再創 26761 點歷史新高,不知不覺又大漲 1200 多點上來,完全印證完全掌握,一切盡在不言中!展望後市,還是會再上漲,甚至不排除還會再跌破許多專家的眼鏡,為什麼?原因很簡單:第一、由於台股擁有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TW)」及強大的 AI 基本面當靠山,仍將帶動相關供應鏈營運向上起飛,強勁的基本面支撐是推升股市持續走強的有力關鍵因素;高盛證券預估,由於 AI 需求暢旺,帶動台灣供應鏈強勁增長,推升 MSCI 台灣今年與 2026 年企業盈餘成長率分別為 14% 與 18%,上調各 1 與 4 個百分點,高於市場共識的 14% 與 16%;更何況台股前瞻本益比(PE) 預估為 16.4 倍,雖高於 10 年均值的正 0.9 個標準差,但仍屬合理。






  • 台股新聞

    三五族群光通訊廠聯亞 (3081-TW) 今 (3) 日公布今年 9 月營收為 1.86 億元、月增 0.53%、年增 68.58%,繳出年月雙增的佳績,累計今 (2025) 年前 9 月合併營收為 1,56 億元,年增 69.7%。聯亞表示,營收增加主要是受惠數據中心 (Data center) 產品的出貨量較同期增加,帶動今年營收暢旺。






  • 台股新聞

    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半導體公司,於今(3)日在高雄楠梓科技產業園區舉行 K18B 新廠的動土典禮,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局長楊志清獲邀於典禮致詞表示,K18B 新廠重大投資緊密呼應了政府推動的「大南方新矽谷」戰略定位。楊志清在典禮致詞指出,台灣在全球 AI 半導體供應鏈中具備關鍵的領先優勢,政府正積極透過政策引導與園區建設,來強化 AI 與半導體這兩大核心產業的系統性垂直整合。






  • 台股新聞

    板卡廠麗臺 (2465-TW) 今 (3) 日公告 9 月營收達 14.3 億元,受惠於認列 113 年於中國建置 NVIDIA HGX A800 專案,年增逾 3 倍,並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累計前 8 月營收 35.3 億元,年增逾 3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