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基金
勞動市場平穩,Fed 降息急迫性降低美國 6 月非農新增人口為 14.4 萬人優於市場預期,同時 5 月數值上修,整體就業情況穩健。儘管平均時薪低於預期對通膨趨緩有所助益,但勞動市場的平穩讓市場評估聯準會降息的急迫性降低。資料來源:(左)Bloomberg,資料日期:2025/07/03,(右) CME,資料日期:2025/07/03。
A股
A 股市場周二 (8 日) 上午顯著上漲,上證指數上漲 0.58%,逼近 3500 點大關,深證成指與創業板指分別也有 1.27% 和 2.25% 的強勁漲幅。市場的樂觀情緒主要由兩大主線驅動:AI 產業鏈的強勢爆發與光伏概念股的全面走強,而這背後共同的催化劑則是多家龍頭企業發布的亮眼中期業績預告。
基金
今年以來債券市場雖因關稅議題而遭遇亂流,但企業債與新興 / 邊境債仍有不錯的表現,漲幅超越美國政府公債。目前債市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美國就業市場表現強韌,預期聯準會 9 月降息的呼聲最高,大而美法案過關將使美國債務赤字持續增加,不利於美債前景。
特斯拉 (TSLA-US) 旗下自動駕駛計程車計畫「Robotaxi」,近日在試營運期間傳出首起碰撞事故,引發產業界與投資人高度關注。此事件由 X 平台用戶「DirtyTesla」揭露。根據「DirtyTesla」描述,當日他搭乘 Robotaxi 前往披薩店,車輛嘗試多次進入停車場但皆未成功,最後停在入口附近。
台股新聞
台灣大 (3045-TW) 今 (8) 日宣布,攜手 iStaging 愛實境推出線上實境服務,透過其專利 AI 空間辨識技術,結合台灣大符合國際標準的雲端服務,企業不需要採購硬體或安排 IT 維運人力,最快 3 至 5 天即可完成 3D 數位孿生空間建置,打造專屬 AR/VR 雲端展演場域,滿足企業線上實境多元需求。
美股雷達
據《財富》,全球最成功的一些科技公司是從家裡起步:賈伯斯 (Steve Jobs) 在父母的車庫創立了蘋果 (AAPL-US),而貝佐斯 (Jeff Bezos) 也是從車庫創立亞馬遜 (Amazon)(AMZN-US)。隨人工智慧 (AI) 發展,這種在家開發成功企業的趨勢勢必會持續。
台股新聞
家登 (3680-TW) 董事長邱銘乾今 (8) 日坦言,因應全球政經環境變化,公司內部營收目標有些微下調,尤其後續還有關稅、晶片稅等議題,現階段保守為宜。外資預估,家登今年營收仍可保持雙位數成長。家登先前對內部喊話今年營收目標挑戰百億元,邱銘乾說,現階段目標進行微調,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外在大環境變化,因此稍微收斂目標,尤其現在關稅即將課徵,將影響整體消費動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發酵,後續也還有晶片稅,因此現階段還是保守為宜。
歐亞股
由於出貨輝達延遲高頻寬記憶體 (HBM) 晶片的計畫受阻,三星電子周二 (8 日) 公布的初步財報顯示,第 2 季營業利益暴減 56%,是 2023 年以來首見下滑。根據這家南韓最大企業的初步財報,上季營業利益為 4.6 兆韓元 (33 億美元),約比去年同期減少 56%,不如分析師平均預估的減少 41%。
花旗 (Citi) 分析師看好人工智慧 (AI) 商機將只增不減,周一 (7 日) 調升輝達 (Nvidia)(NVDA-US) 目標價,隱含 20% 上漲空間,但警告可能因地緣政治因素面臨新的晶片管制。花旗分析師 Atif Malik 對輝達目標價從 180 美元提高到 190 美元,並指出,資料中心 AI 晶片的整體潛在市場 (ATM) 可望在 2028 年以前達到 5630 億美元,從原估的 5000 億美元進一步上修。
蘋果近來動作頻頻,再度悄悄收購兩家人工智慧相關新創公司,疑似為了進一步強化 Apple Vision Pro 的「虛擬分身 (Personas)」功能,以及旗下新推出的 AI 系統 Apple Intelligence 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根據法國科技媒體 MacGeneration 的揭露,蘋果近期已完成對 TrueMeeting 與 WhyLabs 的收購,儘管官方並未對此發表聲明,但多方跡象顯示,這兩筆收購可能發生在 2024 年第四季。
美股雷達
谷歌 (GOOGL-US) 周一 (7 日) 宣布兩項計畫,旨在探索人工智慧 (AI) 如何改善心理健康治療並擴大醫療覆蓋範圍。第一項計畫是與加拿大大挑戰組織 (Grand Challenges Canada) 和麥肯錫健康研究所 (McKinsey Health Institute) 合作開發的心理健康組織的實用指南。
美股雷達
雲端運算服務商 CoreWeave 周一 (7 日) 宣布,將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購比特幣礦業轉型資料中心營運商 Core Scientific,交易總價約為 90 億美元。此項收購將大幅擴展 CoreWeave 的資料中心規模,並強化其人工智 (AI) 慧與高效能運算 (HPC) 業務部署。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旗下工業富聯 (Fii)(601138-CN) 今 (7) 日公告第二季業務預告,預估單季歸母淨利潤人民幣(下同)67.27 億元至 69.27 億元,年增 47.72% 至 52.11%;上半年淨利 119.58 億元至 121.58 億元,年增 36.8% 至 39.12%。
台股新聞
光通訊廠聯鈞 (3450-TW) 今 (7) 日公告 6 月營收為 6.05 億元、月減 5.53%、年增 11.86%,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為 46.06 億元、年增 54.06%。聯鈞表示,6 月營收年增,主要是受到客戶需求強勁,要求公司出貨增加,挹注營收所致。
美股雷達
Google (GOOGL-US) 旗下人工智慧(AI)醫療科技公司 Isomorphic Labs 宣布,其首款由 AI 設計的藥物將於近期正式進入人體臨床實驗。這家自 Google DeepMind 獨立出來的公司,正致力於實現「用 AI 治癒所有疾病」的宏願。
科技
華為旗下人工智慧(AI)研究部門「諾亞方舟實驗室」(Noah Ark Lab)於週六(6 日)發表聲明,嚴正否認其 Pangu Pro Moe AI 模型抄襲阿里巴巴 (09988-HK) 模型的指控,強調該 AI 模型為「自主開發與訓練」,並具備創新架構與技術特性。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今 (7) 日指出,三大 DRAM 原廠將產能轉向高階產品,並陸續宣布 PC、server 用 DDR4 和 Mobile 用 LPDDR4X 進入產品生命週期末期 (EOL),引發市場對舊世代產品積極備貨,加上傳統旺季備貨動能,推升第三季一般型 DRAM(conventional DRAM) 價格季增 10% 至 15%,若加計 HBM,整體 DRAM 漲幅將季增 15% 至 20%。
專家觀點
川普的稅改、財政擴張與關稅政策,以及美元連續走弱,高盛更是預期美元將在下半年持續貶值,台幣升值趨勢未變!不過,台幣升值並非萬靈丹,對科技股來說,匯率升值意味著出口產品的美元計價成本上升,企業可能面臨匯兌損失(匯損)與毛利率下滑的雙重壓力。尤其在 Q2 財報即將公布之際,尤其台積電 (2330-TW)、聯發科(2454-TW) 等出口導向企業可能首當其衝。
美股雷達
在 AI 浪潮的強力推動下,微軟 (MSFT-US) 與輝達 (NVDA-US) 正以雷霆之勢向 4 兆美元市值叩關,最新數據顯示輝達市值達 3.89 兆美元,微軟則以 3.71 兆美元緊追在後,兩大科技巨頭雙雙逼近這段歷史性關口。過去三年,輝達憑藉 AI 晶片需求的爆發式成長,年銷售額激增逾 10 倍,展現出驚人的發展動能。
科技
近日,一名長年受病痛困擾的患者,在數十位醫生無法確診下,將自身完整病史輸入 OpenAI 的人工智慧(AI)模型 ChatGPT,結果竟準確診斷出關鍵基因突變,成為 AI 醫療應用的一大震撼案例。這名病患十多年來不斷接受 MRI、CT 與抽血檢查,仍無法找到明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