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資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人工智慧 (AI) 新創 OpenAI 已經完成一項交易,允許現任與前任員工出售約 66 億美元的持股,使公司估值達到 5000 億美元。這筆次級市場交易將讓 OpenAI 的估值超越全球首富馬斯克的 SpaceX,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新創公司。
歐亞股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 (Sam Altman) 快閃南韓後宣布,已與三星、SK 海力士簽署合作意向書採購 DRAM 晶片,以滿足「星際之門」(Stargate)需求,代表南韓半導體雙雄正式加入受各方矚目的人工智慧 (AI) 基礎建設計畫,兩家公司周四 (2 日) 早盤股價雙雙飆漲。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三 (1 日) 報導,Google(GOOGL-US)本周裁撤「量化使用者體驗研究」團隊、「平台與服務體驗」團隊及部分相關團隊,共計逾百個職位。這些職位主要負責透過資料分析、使用者調查等工具,研究使用者行為並協助產品開發與設計決策。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NVDA-US) 周二 (30 日) 創收盤新高,市值也一口氣突破 4.5 兆美元,今年來漲幅擴大到 39%,反映輝達近期加快人工智慧 (AI) 基礎建設的投資步伐,以此鞏固在 AI 熱潮中的核心地位。輝達周二終場上漲 2.6% 至每股 186.58 美元,市值達到 4.51 兆美元,盤中最高漲 2.9% 至 187.35 美元。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五 (26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本周宣布對 OpenAI 投資高達 1000 億美元,這是該晶片大廠有史以來最大手筆投資案,凸顯自 2022 年生成式 AI 浪潮興起後,輝達正加速擴張投資版圖。在宣布 OpenAI 投資案前一周,輝達才剛承諾對昔日勁敵英特爾 (INTC-US) 注資 50 億美元,同時還宣布投資自駕車新創 Wayve 5 億美元,以及英國雲端業者 Nscale 5 億英鎊 (約 6.68 億美元)。
美股雷達
The Information 報導,Meta(META-US)已和 Alphabet(GOOGL-US)洽商,擬用 Google Gemini 模型改善廣告業務。身為 Instagram 和 Facebook 的母公司,Meta 選擇競爭對手 Google 的 AI 技術而非自家模型,凸顯在拓展人工智慧 (AI) 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二 (16 日) 報導,微軟 (MSFT-US) 宣布計劃至 2028 年在英國投資 300 億美元建設 AI 基礎設施,其中包括 150 億美元資本支出和 150 億美元營運投資,將與英國雲端運算公司 Nscale 合作打造英國最大超級電腦。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四 (11 日) 報導,高盛 (GS-US) 最新調查顯示,家族辦公室大幅調整投資組合,股票配置從 2023 年的 28% 提升至 31%,私募股權配置則從 26% 降至 21%。逾八成家族辦公室已投資 AI 相關資產,其中多數是透過公開股票和 ETF 參與。
歐亞股
根據外媒周二 (9 日) 報導,德國汽車巨擘福斯將在 2030 年前投資最高 10 億歐元 (約 11.8 億美元) 擴展 AI 能力,期望透過 AI 技術加速車輛推出與創新,並提升營運效率。「AI 是我們提升速度、品質和競爭力的關鍵——涵蓋從車輛開發到生產的整個價值鏈,」福斯集團 IT 管理董事會成員 Hauke Stars 說。
美股雷達
據《華爾街日報》周三 (20 日) 報導,美國銀行 (BAC-US) 新任首席科技暨資訊長 Hari Gopalkrishnan 表示示,將從 130 億美元科技預算中撥出 40 億美元開發 AI,未來幾個月將推出大量 AI 應用,包括員工專用工具和客戶個人化服務。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一 (18 日) 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在最新一輪 50 億美元募資中,估值達 1700 億美元,並要求投資人不得透過特殊目的公司 (SPV) 投資。消息人士透露,此舉反映該公司因股份搶手而擁有更大議價權。
上周,對美國經濟放緩幅度超過最初預期的擔憂成為焦點,主要股指遭遇了夏季以來最嚴重的單日跌幅。但這一恐慌並未持續太久,周一 (4 日) 標普 500 指數強彈 1.5%,透露出華爾街對美股的強烈信心。支撐這份信心的關鍵因素包括:• 超預期的企業盈餘增長:根據 FactSet 數據,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年度盈餘增長率預計將達到 10.3%,遠高於進入報告期時預期的 5%。
美股雷達
微軟 (MSFT-US) 2 日宣布啟動今年第二輪大規模裁員,將裁減約 9,000 名員工,佔其員工總數的 4%。該公司在大量投資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同時,正試圖控制成本。綜合外媒報導,這一輪裁員將涵蓋微軟各部門。其中,遊戲業務將裁數百人,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糖果傳奇》開發商 King 部門將裁員 10%,涉及約 200 個職位。
美股雷達
谷歌 (GOOGL-US) 本周向更多員工發出了買斷協議,這是大型科技公司裁員的最新舉措。這或許不會是最後一次,因為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企業面臨削減支出的壓力,同時還要投資人工智慧基礎設施。2025 年,科技業將出現大批人才流失。根據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上週發布的報告,截至 5 月底,美國科技業已宣布將在 2025 年裁員近 75,000 人,而 2024 年同期的裁員人數約為 55,000 人。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AI)領域的融資熱潮持續延燒,最新消息指出,知名 AI 新創公司 Anysphere 近期完成了一輪高達 9 億美元的融資,公司估值也達到 90 億美元,成為今年最受矚目的 AI 獨角獸企業。更引人注目的是,Anysphere 的幕後推手是四位 2000 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在 AI 編程領域的創新突破,正快速席捲矽谷。
曾因願景基金巨虧失勢的日本投資奇才孫正義,正以高達 5,000 億美元的「星際之門」人工智慧超級計畫強勢回歸,試圖在 AI 革命的浪潮中奪回話語權,誓言重塑全球人工智慧版圖。攜手 OpenAI 與甲骨文打造 AI 基礎建設今年 1 月 21 日,孫正義現身白宮,與川普、OpenAI 執行長薩姆 · 奧特曼(Sam Altman)、甲骨文董事長拉里 · 埃里森(Larry Ellison)共同宣布「星際之門」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