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
自 2024 年以來,中國 AI 晶片領域新創企業融資活動持續升溫,展現出資本市場對國產算力替代前景的強烈信心。這一趨勢不僅凸顯在外部環境變化和內在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中國正加速建構自主可控的 AI 算力基礎設施,也預示著國產 AI 晶片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市場傳出阿里巴巴 (09988-HK) 旗下阿里雲因通義千問大模型面臨算力缺口,而緊急追加 15 萬片寒武紀 (688256-CN) 思元 370 晶片訂單,阿里雲官方已正式出面駁斥此消息不實。阿里雲表示,公司確實秉持「一雲多芯」策略,支持國產供應鏈,但採購 15 萬片 GPU 的傳言並不準確。
中國 A 股當前最炙手可熱的族群無疑是晶片產業,從晶片設計到代工領域均呈現全面爆發態勢,但寒武紀 (688256-CN) 、中芯國際 (688981-CN) 、華虹公司 (688347-CN) 三大產業巨頭上周末相繼發布重要公告,此舉恐對本周晶片及半導體類股,乃至整體大盤走勢產生深遠影響。
台股新聞
輝達 (NVDA-US) 獨家技術 NVLink 打遍天下無敵手,為搶食 ASIC 未來一年數百億美元的商機,正不斷擴張生態系,繼聯發科 (2454-TW)、世芯 - KY(3661-TW) 加入後,創意 (3443-TW) 也宣布加入 NVIDIA NVLink Fusion 生態系統,大搶 CSP 自製 ASIC 與輝達系統相連的商機。
美股雷達
《CNBC》周五 (29 日) 報導,AI 晶片製造商邁威爾科技 (Marvell Technology)(MRVL-US) 股價重挫逾 15%,儘管整體營收年增 58% 創新高,因資料中心營收不如預期,且本季展望疲弱。截稿前,股價下跌 16.07%,暫報 64.82 美元。
美股雷達
據《華爾街日報》周五 (29 日) 報導,中國晶片業者和 AI 開發商在北京政府支持下積極開發自主技術,如阿里巴巴 (9988-HK) 推出新晶片,多家企業開發輝達 (NVDA-US) 替代品,力拼 AI 競賽。阿里巴巴原本是輝達的大客戶,現在卻和其他中國晶片商一起開發替代產品,填補輝達因為法規問題無法在中國正常銷售的空缺。
雜誌
從蘋果、輝達到高通、亞馬遜等,紛紛將產品交由台積電生產;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快閃來台,鎖定 Rubin 平台的合作,凸顯台積電技術優勢已被綁定需求,在全球競爭中穩居領先地位。【文/吳旻蓁】日前,台積電二奈米技術洩露一事驚動市場。檢方調查發現,確認至少九名工程師涉案,其中包括三名來自專注於二奈米試產的新竹寶山 Fab 20 廠,以及六名來自研發支援部門的員工。
歐亞股
據《金融時報》周三 (27 日) 報導,中國晶片製造商正在努力在明年將 AI 晶片總產量提升兩倍,以追趕美國。知情人士透露,三座新廠將專門生產華為 AI 晶片,DeepSeek 標準也推動本土晶片生態系統整合。知情人士透露,一座專門生產華為 AI 處理器的晶圓廠預計最快今年底投產,另外兩座將於明年啟用。
台股新聞
ASIC 市場將在明、後年高速成長,加上美系雲端大廠皆在台積電 (2330-TW) 投片,相關測試商機也外溢,市場近期傳出矽格 (6257-TW) 拿下新的 ASIC 客戶訂單,終端客戶為美系業者,可望大啖 AI 晶片測試商機。矽格近年積極耕耘先進測試領域,將資源率先投入 HPC 應用,先前已獲得台系 ASIC 大廠訂單,此次則再度拿下 ASIC 新客戶的最終測試 (FT) 訂單,目前正小量試產中,相關訂單也可望在後續放量,並挹注今、明年營運。
美股雷達
隨著聯準會 (Fed) 降息預期引發的市場狂歡情緒逐步降溫,市場關注焦點正從宏觀政策轉向企業層面的獲利表現,市場目前聚焦於周三 (27 日) 發布的輝達(NVDA-US) 財報,期望這家 AI 晶片領域的領導者能憑藉強勁業績為科技股注入信心。
美股雷達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最新報導指出,輝達已要求部分零件供應商暫停生產 H20 晶片,輝達對此則回應稱「持續不斷的管理我們的供應鏈以應對市場狀況」,而停產消息一出,中國晶片股聞訊大漲,華虹半導體反彈 12%,中芯國際升逾 6%,寒武紀也漲逾 12%,股價首次突破人民幣每股 1100 元,市值也突破 4800 億元。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四 (21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財報將於 8 月 27 日公布,近日華爾街紛紛調升預期,看好這家 AI 晶片龍頭的成長前景。本周至少有 9 位分析師上調輝達,使其平均目標價來到 194 美元。截稿前,輝達股價暫報 174.96 美元,暗示股價仍有逾 10% 上漲空間。
台股新聞
測試介面大廠旺矽 (6223-TW) 今 (20)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葛長林說,公司正積極擴充 MEMS 探針卡產能,月產能預計將於明年初提升至 200 萬針,並強調 MEMS 與 VPC 探針卡市場定位不同,兩者將並行發展,不會互相取代,針對外界關注的 CPO 測試,則指出目前與客戶進度良好。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週二(19 日)的報導,輝達(NVDA-US)正在為中國市場開發基於最新 Blackwell 架構的新款 AI 晶片「B30A」,運算能力將超越目前獲准在中國銷售的 H20 型號,但仍需美國監管機構批准,預計最快下月送樣測試。兩名知情人士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上周為輝達向中國銷售更先進晶片的可能性開啟大門,因此輝達也有所準備。
美股雷達
路透社引述 2 位消息人士報導,輝達 (NVDA-US) 正在為中國開發一款基於其最新 Blackwell 架構的新型 AI 晶片,其性能將比目前獲准在中國銷售的 H20 更強大,最快下月向中國客戶提供樣品進行測試。美國總統川普上週表示,未來可能允許更先進的輝達晶片在中國銷售。
美股雷達
在美國對中國長達多年的科技限制出現令人驚訝的逆轉之際,總統川普上個月允許輝達 (NVDA-US) 恢復向中國市場銷售 H20 晶片。然而,北京的反應卻異常冷淡,並沒有因為這項政策鬆綁而表示歡迎,讓中美科技戰再添插曲。儘管長期以來一直敦促華盛頓放寬嚴格的出口管制,但在政策逆轉後的數週內,中國卻將該晶片視為安全風險,傳喚輝達解釋,並勸阻國內企業使用它。
國際政經
面對美國對 AI 晶片的技術封鎖,中國科技巨頭華為選擇另闢蹊徑,發表突破性的 AI 技術。華為將光通訊技術與自家 AI 晶片結合,透過全新技術方案減少對被美國禁售的高端記憶體依賴,為中國 AI 產業找到繞過封鎖的新出路。目前在發展 AI 上,中國除了晶片製程技術落差外,最大障礙在於 HBM(高頻寬記憶體)的取得。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一 (11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和超微 (AMD-US) 同意將對中銷售營收的 15% 上繳美國政府,換取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的許可。分析師認為這項川普政府主導的「不尋常」協議,反映出川普的「交易」本質,但類似模式不太可能推廣至其他產業。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再次迎來重大人事變動,硬體設計工程副總裁皮特班農(Peter Bannon)即將離職,成為馬斯克領導下的另一名高階主管流失者。班農曾負責特斯拉的 Dojo 超級電腦項目,在加入特斯拉之前,他在蘋果 (AAPL-US) 工作了八年,參與了 A 系列處理器的設計。
美股雷達
就在美國近日鬆綁輝達 (NVDA-US) H20 晶片售華禁令後,中國當局周四 (31 日) 傳喚輝達代表,就其 H20 人工智慧晶片涉嫌存在安全風險一事進行調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31 日以「維護用戶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為由約談輝達,要求其對在華銷售的 H20 算力晶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