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科技
在美國《人工智慧擴散出口管制框架》即將於下周四 (15 日) 生效之際,輝達(NVDA-US) 與 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的公開交鋒引發全球科技界震動。這場圍繞著「中國是否透過走私取得高階晶片」的爭議,不僅揭露美國 AI 產業界對科技封鎖政策的分歧,更折射出中美 AI 競爭的複雜態勢。
根據《彭博社》報導,人工智慧(AI)巨頭 OpenAI 已同意以約 30 億美元高價,收購 AI 程式設計工具 Windsurf 及其所屬公司。若此筆交易完成,將成為 OpenAI 歷來最大規模的併購案,顯示其進一步強化 AI 開發工具生態系的野心。
OpenAI 日前緊急撤回 GPT-4o 的最新更新,並在官方部落格發表聲明,指出更新導致 ChatGPT 表現出「過度奉承或附和」的行為。OpenAI 認為,這與他們嘗試整合使用者回饋、記憶功能與較新資料時,未能妥善平衡模型行為有關。近期有多位使用者回報,ChatGPT 幾乎對所有言論表示認同,甚至在可能有害的情境中也不例外。
在科技富豪馬斯克等各方壓力下,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周一 (5 日) 公告決定取消原欲轉型為營利公司的重大計畫,未來繼續由非營利事業體保有控制權,這也代表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的權力將繼續受限。OpenAI 去年 12 月宣布重大轉型後,引發一連串批評並面臨法律挑戰,包括申為 OpenAI 共同創辦人的馬斯克已狀告法院,指控 OpenAI 已脫離為人類利益開發人工智慧 (AI) 的創始初衷。
基金
新聞全天候播放、充斥各種琅琅上口之綽號與縮寫,名嘴亦熱衷為知名個股創造新詞,但投資人必須當心,因羊群效應往往加重短視近利現象,觸發進一步漲勢,最後股價勁揚意味著更大的下跌風險。 在作出投資決定時,偏重無關企業長遠基本面的短期因素,會帶來很大風險,而這最終亦會損害長期報酬。
Meta Platforms(META-US) 周二 (29 日) 正式推出獨立人工智慧 (AI) 應用程式「Meta AI」,象徵該公司加大對生成式 AI 市場的布局,直接挑戰 OpenAI 的 ChatGPT 與其他 AI 助手應用程式。
美股雷達
OpenAI 剛剛發佈的全新模型,不僅能看懂你的塗鴉,還能分析它,與它互動,甚至能像人類一樣「 思考」 它!這是否意味著,AI 距離真正理解人類世界的方式,又邁進了一大步?2025 年 4 月 16 日,OpenAI 推出了其最新的人工智慧模型 o3,這被稱為是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模型。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二 (4/1) 報導,隨著 ChatGPT 的影像生成功能讓用戶能夠創建類似吉卜力 (Ghibli) 風格的人工智慧 (AI) 藝術,OpenAI 的聊天機器人迎來了使用量的爆炸性成長,並一度造成伺服器負荷過重,暫時限制該功能的使用。
科技
國際權威人工智慧分析平台 aitools.xyz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 2 月中國 AI 新創公司 DeepSeek 實現歷史性突破——當月新增網站訪問量達 5.247 億次,超越 OpenAI 旗下 ChatGPT 的 5 億次,登頂全球 AI 工具單月訪問量榜首。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周一 (31 日) 宣布完成 400 億美元募資,這使該公司包含新一輪資金在內的估值如今達到 3000 億美元,創下未上市科技公司的募資紀錄。CBInsights 資料顯示,OpenAI 的身價如今只僅次於估值 3500 億美元的 SpaceX,並且躍居和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 (ByteDance) 一樣身價名列前茅的未上市公司。
台股新聞
在日常工作的背後,AI 工具已經開始悄悄崛起,在年輕世代的娛樂時間裡,3A 大作已經不是未來,而是現在,這些新應用都仰賴一件事:你手上的電腦夠不夠快?答案往往是否定的,正因如此,一場由「AI PC」與「電競需求」共同驅動的換機潮正在快速醞釀中,對投資人來說,這不只是科技升級的過程,更是科技股迎來新一波成長的起點。
美股雷達
OpenAI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週四 (27 日) 表示,本週稍早推出圖片渲染新功能後,由於用戶用量激增,導致 ChatGPT 伺服器超載運作,並出現當機。阿特曼推文指出,看到人們喜歡在聊天中使用生成圖片功能很有趣。
美股雷達
《彭博》週三 (26 日) 報導,受其付費人工智慧 (AI) 軟體實力的推動,OpenAI 預計今年的營收達 127 億美元,為去年 37 億美元的三倍。消息人士指出,OpenAI 營收預估將達 127 億美元,預計其營收將繼續快速增長,明年將增長一倍以上,達到 294 億美元。
美股雷達
ChatGPT 上線多年後愈發雞肋的圖像生成功能,終於迎來歷史性升級。OpenAI 執行長奧爾特曼周二(25 日)在直播活動中表示,正式推出基於 GPT-4o 模型的原生圖像生成功能——模型直接從文本提示生成圖像,不再調用獨立 DALL-E 文生圖模型。
美股雷達
自從 DeepSeek 以一款號稱只花數百萬美元打造的強大模型搶走 OpenAI 鋒頭之後,中國科技業推出了一系列低成本 AI 服務,並衝擊 OpenAI、Google(GOOGL-US) 等公司的高價產品。分析師認為,現在可能是 OpenAI、輝達 (NVDA-US) 等西方大型公司要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科技
Anthropic 周四 (20 日) 宣布,旗下 AI 助手 Claude 現在可以即時網路搜尋與處理網路上的資訊,這一升級讓 Claude 實用性大幅提升,新的網路搜索功能立即向美國的付費 Claude 使用者提供。不同於 ChatGPT,Claude 未在輸入框中設置專門的「搜索」按鈕,使用者需在個人設置中開啟網頁瀏覽功能,啟用後 Claude 會在需要時自動從網頁中提取資訊,並附上來源,以便使用者核實來源。
美股雷達
在近期的 AI 市場中,百度 (BIDU-US) 宣布其文心一言將於 4 月 1 日全面免費開放,此舉標誌著 AI 服務進入價格戰階段。百度表示,隨著文心大模型技術的持續迭代與成本降低,所有使用者將能在 PC 及 App 端享受最新智慧體驗。
台股新聞
人工智慧 (AI) 技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從生成式 AI 到自動駕駛、醫療影像分析等應用場景,全球對於算力的需求正以指數級增長。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指出,新一代 AI 模型所需的算力比早期 ChatGPT 時代高出百倍,次世代 AI 演算法所需的算力可能是當前的數百萬倍,在這樣的背景下,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與 ASIC(應用專用積體電路)技術成為加速 AI 發展的關鍵,也讓台灣矽智財相關企業站上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戰略高地。
美股雷達
外媒週四 (27 日)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臉書母公司 Meta 計劃在第二季推出一款獨立的 AI 應用程式,與 OpenAI 的 ChatGPT 競爭。OpenAI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火速回應:「好阿!也許我們將打造自家社群媒體平台。
國際政經
一個完全不懂編程的人,竟在兩年內用 ChatGPT 打造出 3 個爆款 App,年收入衝到 850 萬美金!這聽起來,根本不可能。但現實中,Blake Anderson 真的做到了。據《新智元》周一(24 日)報導,2023 年 Blake 從杜蘭大學畢業後,原本平平無奇,對編程一竅不通,卻他精通於 AI 工具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