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
2022 年,當 Hunter Lightman 以研究員身份加入 OpenAI 後不久,便見證了同事們推出 ChatGPT,該產品後來成為史上成長最快的產品之一。與此同時,Lightman 在一個團隊中默默耕耘,致力於教導 OpenAI 的模型解決高中數學競賽題。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今 (24) 日指出,整體伺服器市場轉趨平穩,ODM 均聚焦 AI 伺服器發展,第二季起輝達 (NVDA-US) 的 GB200 機櫃、HGX B200 等 Blackwell 新平台產品逐步放量,更新一代的 B300、GB300 系列則進入送樣驗證,預估今年 Blackwell GPU 將占輝達高階 GPU 出貨比例 8 成以上。
美股雷達
7 月 21 日,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宣布年底前上線 100 萬張 GPU,馬斯克隨即回擊要在 5 年內部署 5 千萬張 GPU。這場算力軍備競賽背後,是科技巨頭對 AGI 主導權的激烈爭奪。奧特曼表示:「我對團隊感到自豪,但現在他們最好想想,怎麼在這個規模上再擴容 100 倍。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周一 (21 日) 報導,摩根士丹利預期中美關稅將下降,大幅上調多檔科技股目標價,並選定亞馬遜 (AMZN-US) 為首選標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Brian Nowak 團隊在周日報告中,將估值模型推進至 2026 年中。
美股雷達
據外媒平台 Not a Tesla App 報導,特斯拉最新一代 Dojo 2 晶片與台積電 (2330-TW)(TSM-US) 合作已進入量產倒數計時,性能較第一代提升 10 倍,公司宣稱算力直逼輝達 (NVDA-US) 的 Blackwell B200 晶片。
美股雷達
據《路透》報導,輝達 (NVDA-US) 在遭遇 4 月意外的出口禁令後,預計將恢復對中國的 AI 晶片銷售,也將因此收回數十億美元的收入。Stifel、Bernstein 和 William Blair 的華爾街分析師表示,輝達今年下半年在中國的營收可能高達 150 億美元,到明年 1 月結束的 2026 財年,其在中國的營收將達到 200 億美元左右。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今 (17) 日再度現身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現場,上午 10 點在先進製造主題活動「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上跟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雲創辦人王堅展開一場持續 20 分鐘的「爐邊談話」。
美股雷達
繼周二 (15 日) 輝達宣布對中國特供版 H20 算力晶片將恢復供應後,另一算力巨擘超微也宣布重啟向中國出口 MI308 晶片,輝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16 日) 在第三屆中國供應鏈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強調,輝達產品正為中國眾多創新企業和產品提供核心動力。
美股雷達
川普政府政策急轉彎,准許輝達 (Nvidia)(NVDA-US)H20 人工智慧 (AI) 晶片重新賣到中國,再加上輝達推出一款完全符合美國出口管制的「RTX PRO」新顯卡,讓輝達股價周二 (15 日) 收盤勁揚 4%,再創歷史新高,也為科技股注入強心針。
科技
AI 晶片巨擘輝達 (NVDA-US) 上周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 4 兆美元的上市公司,這一里程碑事件再次印證 AI 時代算力競賽的殘酷性與戲劇性。這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晶片製造商僅用兩年多時間就完成了從 1 兆美元到 4 兆美元的市值飛躍,其成長曲線堪稱華爾街奇蹟,但在這場持續升溫的算力革命中,看似穩固的霸主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美股雷達
《彭博》周四 (10 日) 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當天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過幾天即將前往中國訪問。這家市值剛突破四兆美元、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所生產的晶片,因美國出口管制被鎖在中國市場外,本季預計損失 80 億美元營收。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 周三早盤股價勁揚逾 2%,市值首度突破 4 兆美元,成為史上第一家達到此一水準的公司,也鞏固其作為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地位。截稿前,輝達 (NVDA-US) 早盤股價上漲 2.54%,每股暫報 164.07 美元,市值報 4 兆美元。
美股雷達
根據《巴隆週刊》(Barron’s) 周二 (8 日) 報導,南韓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 最新一季營運預警引發市場震撼,但對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 (Micron Technology)(MU-US) 來說卻是利多消息。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四 (3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市值盤中一度衝破 3.92 兆美元,短暫成為史上最有價值公司,超越蘋果 (AAPL-US) 去年 12 月創下的 3.915 兆美元歷史紀錄。周四美股因隔日國慶日而提前收盤,輝達股價最終上漲 1.3%,收在 159.29 美元,換算市值約為 3.89 兆美元,仍略低於蘋果紀錄。
美股雷達
輝達 (Nvidia)(NVDA-US) 股價從歷史高點拉回後,周三 (2 日) 再度吹起攻高號角,華爾街正看好輝達的下世代人工智慧 (AI) 晶片 Rubin 平台將再次掀起漲勢。輝達周三上漲 2.58% 至每股 157.25 美元,盤中最高觸及 157.60 美元,領先其他晶片股。
A股
中國兩大人工智慧 (AI) 晶片新創公司摩爾線程 (Moore Threads) 與沐曦 (MetaX),正尋求首次公開募股 (IPO),目標合計籌資達 120 億人民幣 (約 16.5 億美元)。兩者均計畫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科創板上市,冀望美國對先進晶片銷售的嚴格限制能刺激其產品的國內需求。
台股新聞
半導體測試設備大廠鴻勁 (7769-TW) 今 (27) 日召開法說會,公司表示,隨著 AI、ASIC 及高階手機應用需求強勁,預計四廠將自今年第四季起動工,並在 2028 年正式啟用,屆時產能將增加 4 成,單季出貨量從現階段的 550 台提升至 750 台以上。
美股雷達
儘管超微半導體(AMD)市值遠不及 AI 晶片市場的主導者輝達 (NVDA-US) ,但分析師認為,AMD (AMD-US) 仍有機會在 AI 領域穩固其長期競爭地位。Melius Research 分析師 Ben Reitzes 表示,自年初以來,AMD 的基本面已明顯改善,股價仍未完全反映其成長潛力,未來仍有強勁上行空間。
台股新聞
市場關注輝達 (NVDA-US) RTX PRO 6000 系列,預期整體出貨將有不俗表現,不過,TrendForce 資深研究副總吳雅婷認為,針對中國市場的 NVIDIA RTX PRO 6000 低壓降規版面臨性價比劣勢以及中國本土業者的競爭,加上記憶體供應緊張,出貨量是否能如市場期待,仍有變數。
美股雷達
全球 AI 晶片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超微 (AMD-US) 與輝達 (NVDA-US) 的較量備受矚目。6 月 10 日,超微在 COMPUTEX 2025 技術大會上宣布推出基於 Zen5 架構的銳龍 Threadripper PRO 9000 系列處理器,以及 Radeon AI PRO R9700 專業顯示卡,同時披露其 MI355 晶片性能已達輝達 B200/G200 水平的消息,引發行業對市場變化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