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根據《CNBC》周四 (5/1) 報導,晶片龍頭輝達 (NVDA-US) 與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近日就美國 AI 晶片對中出口限制問題爆發罕見公開衝突,彼此在言詞上劍拔弩張。輝達指控 Anthropic 藉政策打壓競爭,甚至嘲諷其提出的走私說法是「天方夜譚」。
隨著中美貿易戰升溫,美國國防部於 2023 年底啟動了一項利用人工智慧(AI)模型預測關鍵礦物供應與價格的計畫,該項目現已由非營利組織「關鍵礦物論壇」(Critical Minerals Forum, CMF)接手管理,旨在降低美國對中國礦產供應的依賴。
在 4 月 29 日於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金磚國家(BRICS)外交部長會議中,各成員國未能就聯合公報達成一致,再次突顯這個多邊組織在全球議題上的立場差異。會議結束後,輪值主席國巴西單方面發布聲明,嚴詞譴責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引起國際關注。據報導,巴西外交部指出,與會各國對當前全球經濟日益碎片化、多邊主義日益式微的趨勢表達強烈憂慮。
美股雷達
中國官媒央視旗下的社群媒體「玉淵譚天」於週三(30 日)援引消息來源指出,近期美國方面透過多種渠道主動釋出訊號,希望能與中方展開關於關稅問題的對話與協商。報導中提到,美國總統川普與其經貿團隊近來頻頻對外強調,正在與中國進行貿易相關溝通。國際貿易談判專家分析就指出,美方如此積極發聲,正反映出其迫切希望重啟談判的態度。
美股雷達
據《CNBC》報導,輝達 (Nvidia)(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4 月 30 日) 表示,中國在人工智慧 (AI) 領域「並不落後」,並稱華為是「全球最具實力的科技公司之一」。黃仁勳在華府一場科技會議上向媒體表示,中國目前或許「略落後於」美國,但雙方差距並不大。
美股雷達
美國第一季經濟驚見負成長,標普 500 指數週三 (30 日) 早盤一度跌超 2% ,尾盤轉漲收紅逾 0.1%。道瓊盤中狂瀉接近 800 點,失守 4 萬點關口,收盤倒升 141 點,華爾街結束波動劇烈的一個月。美股從當日低點反彈,原因之一是中媒有消息指出,美國已主動聯繫中國,尋求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
美股雷達
《路透社》週三 (30 日) 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中國近期已擬定一份美國進口商品的「白名單」,列出可免徵最高達 125% 關稅的項目,並已私下通知相關企業。此舉顯示北京在對外維持強硬立場的同時,正默默對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做出戰略性讓步。報導指出,豁免商品範圍涵蓋藥品、晶片、飛機引擎等高科技與關鍵產業產品。
美股雷達
中國央視旗下社群平台「玉淵譚天」週三 (30 日) 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近期美方透過多種管道主動與中方接觸,表達希望就關稅議題展開談判的意願。美國總統川普及其經貿團隊頻頻對外釋放訊號,聲稱正與中國進行經貿磋商。有國際經貿談判專家分析認為,美方越是頻繁放話,就越顯示其急於推動談判的態度。
根據《華爾街日報》周三 (30 日) 報導,在美國大幅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後,從中國運往美國的貨櫃運輸量持續下滑,全球主要航運商陸續縮減運力或直接取消航班,以因應激烈轉變的市場需求。全球前五大貨櫃航運商表示,目前美國航線訂艙量較過去減少至少三分之一,儘管尚未全面取消航班,但已普遍將 18,000 TEU(20 呎標準貨櫃) 等超大型船舶,替換為約 14,500 TEU 的中型船隻,以降低營運成本。
蘋果 (AAPL-US) 將於周四 (5/1) 美股盤後公布最新財報,不過比起 iPhone 銷量或 Mac 出貨預測,市場更矚目的是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是否首度公開回應川普新一輪關稅政策,以及蘋果如何因應供應鏈與成本壓力。蘋果是受川普關稅波及程度最高的美國企業之一,約四分之三的營收來自 iPhone、Mac、Apple Watch 等實體硬體產品,且大多在中國或亞洲生產。
根據彭博報導,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30 日) 在華府公開呼籲川普政府應重新檢視並調整現行的人工智慧 (AI) 技術出口管制規則,強調若美國希望在全球 AI 競賽中保持領先,就必須讓 AI 技術更快、更廣泛地擴散至全球市場。
港股
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周三 (30 日) 宣布,在旗下購物平台淘寶 (Taobao) 推出名為「即時電商」(Instant Commerce) 的新服務,主打一小時內送達的極速配送。此舉被視為該公司進一步擴大即時配送業務、迎戰京東 (JD-US)(09618-HK) 與美團 (03690-HK)(MPNGY-US) 等競爭對手的最新行動。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三(30 日)收盤漲跌互見,中國 4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 49,較 3 月下降 1.5 個百分點,結束兩個月擴張,落入收縮區間,美中關稅戰衝擊初現。據《證券時報》報導,中國上證綜指周三收盤跌 0.23%,報 3,279.03 點;深證成指漲 0.51%,報 9,899.82 點;創業板指數漲 0.83%,報 1,948.03 點。
中國國台辦周三(30 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美國正在逼迫台灣做四件事,包括逼迫以台積電 (2330-TW) 為代表的台灣核心優勢產業,以投資或合資方式向美國轉移。據《人民網》報導,國台辦周三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提問:近日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公布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認為美國「不可信」或「非常不可信」的比例較上次調查提高 13.9 個百分點,認為美國「非常正面」或「正面」的減少了 20.8 個百分點,國台辦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表示,人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越來越多台灣民眾不相信美國?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民眾看清了美國奉行的永遠是「美國優先」,美國人關心的只有美國利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二(29 日)出席金磚正式成員和夥伴國外長會議,討論加強多邊主義這一會議主題。據《央視》報導,王毅說,解決世界上問題的出路,在於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擴員後的「大金磚」應當繼續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捍衛多邊貿易體制,建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世界旅遊與觀光理事會(WTTC)估計,中國旅客 2025 年的境內旅遊支出,將比 2024 年大增 19%,達到創新高的 9,680 億美元,使得國內旅遊在消費疲弱的背景下成為一大亮點。該理事會還預測,儘管 2024 年中國旅客的國外旅遊支出,比原本預估的 1.8 兆元人民幣(約 2,470 億美元)少了 11%,但今年可望超越疫情前的水準。
大陸政經
美國關稅戰步步進逼,中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指出,雖然美國的關稅政策會給中國出口造成一定壓力,但關稅的影響不如一些機構預測的那麼嚴重,今年中國經濟成長 5% 的可能性仍非常高。據《21 世紀經濟報導》周二(29 日)報導,林毅夫周一參加承澤論壇第 39 期暨北大博雅講壇第 656 期活動,提出「中國經濟的內在邏輯與新挑戰」的主題演講,闡釋中國經濟成長的內在邏輯,分析中國未來發展前景。
基金
在不確定的時代,穩定收益成為稀缺資產。隨美國大開關稅地圖砲,全球股票市場暴跌,兼具收益與穩定的投資等級債券成為資金避風港,由 ETF 新兵「富蘭克林 FT 投資級債 20+(00982B)」4月 28 日掛牌上市便爆量上漲可以得到最佳印證,當天台股大漲站回2萬點,但仍有大量買盤選擇布局這檔 ETF。
美國參議院周二(29 日)以 67 票贊成、29 票反對的投票結果,確認珀杜(David Perdue)出任美國駐華大使。美國總統川普於 2024 年 12 月 5 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提名珀杜為新任駐華大使。 川普在聲明中說:「他將幫助我實施維護該地區和平的戰略,並在與中國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關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美股雷達
川普政府近期禁止輝達 (NVDA-US) 向中國銷售人工智慧(AI)晶片,此舉不僅削弱該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也為華為等競爭對手創造機會,但這可能只是開端,根據《華爾街日報》(WSJ) 報導,不到一個月內,被視為史上最嚴格的「AI 擴散規則」(AI-Diffusion Rules)將正式生效,恐使輝達損失 28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