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大陸政經
受經濟成長放緩和薪資停滯的影響,中國消費者的信心和借貸意願受到打擊。據《金融時報》周五(29 日)報導,中國五大銀行近期公布的財報顯示,多項業務表現惡化,面臨逾 195 兆人民幣(約 27 兆美元)的資產風險,而消費信貸違約率上升和淨利差縮窄,更凸顯了金融系統的潛在壓力。
據大陸業界人士在媒體上透露,高盛最近開了一場關於中國的策略會,談及下半年展望,此前也發了一篇關於中國的思考 - 為何流動性驅動的上漲仍有上行空間。中國市場展望:流動性驅動與可持續性高盛與各大機構普遍認為,本次全球股市上漲主要是由流動性驅動。中國股市的近期漲勢亦主要受此影響。
大陸政經
據《路透》調查顯示,中國工廠活動在 8 月份可能已連續第 5 個月出現萎縮。製造商正焦急等待中美貿易協議的進一步明確,而國內不穩定的就業市場和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則共同抑制了國內需求。這項對 21 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預計,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將從 7 月份的 49.3 微升至 49.5,但仍將維持在區分經濟增長與收縮的 50 點榮枯線以下。
大陸政經
中國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誌今 (26) 日在國務院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十四五」計畫時期能源高品質發展成就,並回覆記者問題。王宏誌指出,中國能源領域在「十四五」期間成果豐碩,今年 7 月用電量首次突破 1 兆度,這一數字相當於日本全年用電量總和。
大陸政經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於 8 月 18 日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九次全體會議,強調要「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此次會議選在年中關鍵時點召開,旨在總結上半年經濟運行狀況,並為下半年衝刺全年目標謀篇佈局。會議明確指出,要「抓住關鍵著力點做強國內大循環,以國內大循環的內在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對衝國際循環的不確定性」。
大陸政經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 月份中國城鎮勞動市場的失業率呈現複雜且令人擔憂的趨勢,特別是年輕族群的失業情況持續惡化。關鍵數據概覽:• 16-24 歲 (不包含在校生):此年齡組的勞動力失業率在 7 月達到 17.8%。這個數字不僅較 6 月的 14.5% 上升了 3.3 個百分點,更是創下了自 2024 年 8 月以來的新高,同時也終止了連續四個月的跌勢。
大陸政經
中國經濟 7 月顯著放緩,多項關鍵指標表現疲弱,顯示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及市場信心不足。儘管官方聲稱經濟在複雜外部環境和極端天氣下展現「韌性與活力」,但實際數據揭示了更為嚴峻的現實。工業產出與投資顯著減速 7 月份,中國工業生產年增率由 6 月的 6.8% 放緩至 5.7%,創下 8 個月來的新低。
美國銀行 8 月份的基金經理調查顯示,儘管基金經理們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日益加劇,但對亞洲股市的信心卻保持堅挺。此次調查訪問了 197 名基金經理,他們總計管理著 4750 億美元資產。數據顯示,淨 41% 的受訪者預計全球經濟將走弱,較上月的 31% 顯著上升,主要歸因於對美國勞動力市場降溫和消費疲軟的擔憂。
大陸政經
中國財政部、央行及金融監理總局周二 (12 日) 聯合發布《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宣布實施力度空前的消費刺激措施。根據《方案》,個人申請消費貸款時可享有最高 1 個百分點的財政貼息優惠,這意味著若貸款年利率為 5%,借款人實際上僅需支付 4% 的利息成本。
美股雷達
據《金融時報》周一 (11 日) 報導,美國銀行(BAC-US)調查顯示,投資人正大舉轉進新興市場股票尋找便宜標的,淨 37% 基金經理超配新興市場,創 2023 年 2 月來新高。同時有破紀錄的 91% 經理人認為美股估值過高。美銀投資策略師 Elyas Galou 表示:「投資人對新興市場股票前景非常樂觀。
國際政經
過去一周,全球貿易市場迎來一場劇變,美國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在正式襲來,而除此以外,中美兩地還發生許多重大財經事件。中國央行上周五 (1 日) 召開 2025 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明確將「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列為首要任務。會議要求綜合運用多種工具維持流動性充裕,引導信貸合理成長,確保社會融資規模與貨幣供給量成長相匹配經濟成長目標,並強化利率政策執行與匯率預期管理。
美股雷達
據《華爾街日報》周四(17 日)報導,中國經濟困境讓消費者不願大筆花錢,但這沒有阻止他們購買 Labubu 娃娃、黃金飾品和喝手搖。投資人正從這股趨勢中獲利,被稱為「港股三金花」的老鋪黃金 (06181-HK) 、蜜雪冰城 (02097-HK) 與泡泡瑪特 (09992-HK) 股價飆漲,反映中國消費模式的重大轉變。
大陸政經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二 (15 日) 發布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達 66 兆 536 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 5.3%,增幅超出市場預期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多國媒體分析指出,在美國發起貿易戰背景下,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全年 5% 左右的增長目標實現可期。
大陸政經
路透分析指出,儘管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實現了穩健的 5.2% 增長,表面上展現了其出口導向模式對美國關稅的韌性,但在這亮麗的數據之下,裂縫正逐漸擴大。工資削減、合約與帳單支付延遲以及消費需求疲軟,正對普通民眾和企業造成壓力。工資削減與兼職求生張金明(音譯),一名中國國企員工,因薪資被削減 24% 而被迫在下班後和週末兼職送餐,以彌補每月從人民幣 5,500 元降至 4,200 元(約 585 美元)的收入。
大陸政經
全球經濟學家普遍調低經濟成長預期之際,中國海關總署周二 (15 日) 公佈的今年上半年外貿數據引發國際關注。在全球貿易量萎縮 2.3% 的背景下,中國貨物貿易出口總額突破 13 兆元人民幣,實現 7.2% 的年增率,貿易順差規模創歷史新高,這一數據與國際貨幣基金 (IMF) 將全球經濟成長預期下調至 2.8%、世界銀行預警「2008 年來最慢成長期間」悲觀論調形成鮮明對比。
大陸政經
中國國務院辦公室周三 (9 日) 正式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下稱《通知》),從七個方面推出系統性政策措施,以應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就業情勢。這份被業界稱為「穩就業組合拳」的政策文件,旨在透過財政補貼、社保優惠、技能培訓等多維度措施,全力穩定就業市場基本盤。
港股
香港股市今 (9) 日在科技類股領跌下收黑,恒生指數(HSI) 再度跌破 24000 點大關,因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通縮趨勢持續,加深投資人對成長前景擔憂情緒。截至收盤。恒指收黑 1.06% 至 23892.32 點,恒生科技指數 (HSTECH) 亦收低 1.76% 至 5231.99 點,國企指數亦跌 1.28% 至 8597.27 點,紅籌指數收跌 0.19% 至 4108.58 點。
外匯
德意志銀行、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國際投行近日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並預計人民幣匯率將長期走強。人民幣匯率展望:基本面改善 德意志銀行研究認為,貿易競爭力將長期支撐人民幣走強,預測 2025 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升至 7.0,並在 2026 年底進一步升至 6.7。
今年以來,上海房市延續回穩向好態勢,從年初「淡季不淡」到「金三銀四」小陽春,再到 5 月「紅五月」兌現,市場活躍度持續釋放。最新數據顯示,上海新屋、中古屋成交量 5 月年增率雙雙成長,物價指數整體趨穩,全年「量升價穩」基調進一步鞏固。上海 5 月新屋市場表現亮眼,共成交 62 萬平方公尺,年增率 24%,因新開建案認購穩定以及在售建案銷售回溫,當月 37 個項目完成認購,其中外環內 18 個項目有 12 個認購比超過 1,在售建案日均成交面積年增 30%。
大行報告
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 摩根士丹利(MS-US)周二 (4 日) 發布《亞洲新興市場股票策略》(Asia EM Equity Strategy)報告指出,在上周三 (5 月 28 日) 為止一周,中國及香港 (離岸中國基金) 成為新興市場資金流入主力,單周合計吸引 12 億美元,其中中國貢獻 1.2 億美元,台灣 2 億美元,但市場結構性差異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