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化
科技
根據麥肯錫最新發布的《2025 量子科技監測報告》,量子科技 (QT) 正以驚人速度重塑計算、通信和傳感三大領域。這場由量子疊加、糾纏和干涉效應驅動的科技革命,預計將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並重構多個關鍵行業的競爭格局。量子計算:從突破走向商業化報告指出,量子計算機的核心優勢在於其量子位元 (qubit) 能同時處於叠加態,實現傳統電腦無法比擬的平行計算能力。
美股雷達
OpenAI 近期進行重大權力結構調整。據《The Verge》報導,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將把公司大部分日常營運,交給今年 5 月任命的應用執行長 Fidji Simo,而自己則專注於超級計算、尖端研究及未來創新項目。
科技
自動駕駛計程車 (Robotaxi) 技術正迎來歷史性突破,根據摩根士丹利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在生成式 AI、超大規模資本競爭以及地緣政治競爭的推動下,經過十多年發展後,該技術終於準備好邁向商業化時代。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分析師 Adam Jonas 領導的團隊在最新全球汽車觀察報告中表示,這項技術突破可能顛覆傳統汽車市場,未來購買有方向盤的汽車或許會像 2006 年買黑莓手機一樣過時。
港股
全球出行與科技領域周一 (4 日) 迎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全球第二大出行巨頭 Lyft(LYFT-US) 與中國百度 (09888-HK)(BIDU-US) 旗下無人駕駛品牌蘿蔔快跑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標誌著中國無人駕駛技術首次大規模進軍歐洲市場,開創了產業先河。
美股雷達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科技新創企業迎來融資熱潮,36 家新晉獨角獸企業總估值突破 920 億美元,累計獲得 72.4 億美元融資。這些企業廣泛分佈在 AI、生醫、機器人、太空經濟等前沿領域,展現出美國資本市場的活躍態勢與多元化佈局特徵。
騰訊應用寶在 26 日北京的跨端生態大會上,宣布了其 PC 跨端生態的最新進展和成果,並正式全面開放跨端生態。騰訊公司副總裁林松濤表示,過去一年應用寶持續豐富應用和遊戲內容、推動技術能力升級,用戶指標均超出預期,跨端體驗良好地滿足了 PC 用戶需求。
A股港股
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集團宣布推出新一代大模型 Qwen3 系列,涵蓋 6 億至 2350 億參數規模,成為目前中國參數規模最大的開源模式之一。模型採用混合專家(MoE)架構,在多項基準測試中表現突出,引發產業關注。
科技
中國 AI「四小龍」商湯 (00020-HK) 、雲從科技 (688327-CN)、依圖科技和曠視科技正深陷困境,這四家曾被視為業界標竿的企業,如今集體遭遇科技光環與商業現實間的終極考驗。最新財報顯示,商湯 2024 年營收 37.72 億元 (人民幣,下同),淨虧損達 43.06 億元,算上前六年累計虧損已經超過 546 億元,相當於每天燒掉近 2000 萬元 (約 9000 萬台幣),雲從科技的處境更為嚴峻,2024 年營收年比暴跌 36.6% 至 3.98 億元,五年半累計虧損 44.75 億元,企業存續已到危急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