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在 All-In Podcast 最新一期節目中,方舟投資(ARK)創始人兼執行長「木頭姐」Cathie Wood 分享了她對未來 5 至 10 年全球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前瞻觀察,並提出一系列大膽預測。Wood 指出,未來 5 至 10 年,全球經濟增速可能被徹底改寫。
美股雷達
外媒最新報導指出,英國自動駕駛技術企業 Wayve 正與微軟、軟銀洽談約 20 億美元融資,估值有望達到 80 億美元。相關談判正在進行,但 Wayve、微軟及軟銀均未回應媒體置評請求。英國《金融時報》周一 (13 日) 引述知情人士報導,Wayve 此次融資若成功,將是其短期內第二次大額資本動作。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金融巨頭摩根大通 (JPM-US) 周一 (13 日) 宣布,未來 10 年將投入或協助籌資高達 1.5 兆美元,用於支援與美國經濟安全和戰略韌性相關的產業,涵蓋國防、能源科技、先進製造與關鍵材料供應鏈等領域。這項名為「安全與韌性倡議」(Security and Resiliency Initiative) 的計畫,將動員銀行內部資金、人力與顧問資源,強化美國在高科技與能源等戰略產業的自主能力。
台股新聞
鮮活果汁 - KY(1256-TW) 今 (13) 日公布最新營收資訊,2025 年 9 月營收日公告 2025 年 9 營收為 4.2 億元,月減 18.779%,年減 2.95%,累計 1-9 月營收 32.42 億元,年減率 3.8%。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08)野村腳勤觀點:美國 AI 國家隊成形?台灣供應鏈持續受惠黃仁勳曾說:「除了輝達,其他 AI 晶片就算免費也不值得使用」(意指效率遠不及輝達)。但如今 OpenAI 宣布以入股方式投資 AMD,更加證明了 AI 的藍海有多大,不只是訓練晶片,還有更廣泛、需求量更大的推理晶片市場,商機不會只被輝達一家獨佔。
美國投資大師 巴菲特(Warren Buffett) 領軍的波克夏 (BRK.A-US) 在日本股市的布局再創新高。根據最新資料,該公司持有的日本五大「綜合商社」:伊藤忠商事(Itochu)、丸紅(Marubeni)、三菱商事(Mitsubishi)、三井物產(Mitsui) 與住友商事(Sumitomo)總市值已突破 300 億美元,而巴菲特似乎仍在持續加碼投資。
近日,麥肯錫發布《2025 全球材料展望》,為全球礦業提供了一份重量級成績單:儘管 2024 年全球金屬與採礦業營收下滑 6%,整體仍實現 7000 億美元利潤,創近二十年來最強勁表現之一。然而,亮眼業績背後挑戰依舊存在。礦石品位下降、開採條件複雜、環保與勞工標準日益嚴格,均推高生產成本並擠壓利潤。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週五(10 日)晚間宣布,計畫對中國實施新的 100% 關稅。《巴隆周刊》指出,接下來談判的進展將決定美國國債和股票市場是否會重演四月的劇烈波動。川普在週五中午透過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暗示,可能對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作出回應,並徵收新關稅。
全球資產管理巨擘貝萊德 (BLK-US) 近日觀察到,大型科技股投資者正在調整投資策略,逐漸偏好專注於特定主題型投資,例如人工智慧(AI)相關的 ETF。根據《CNBC》報導,貝萊德美國股票 ETF 主管 Jay Jacobs 表示:「今年最明顯的交易趨勢之一,就是投資人正在離開傳統科技板塊,轉而投入更專注於 AI 的 ETF,例如貝萊德的 iShares A.I. Innovation and Tech Active ETF(BAI-US)Jacobs 指出,iShares A.I. Innovation and Tech Active ETF 基金涵蓋範圍從半導體製造商到大型語言模型等 AI 生態系的公司。
自從上個月輝達 (NVDA-US) 同意向 OpenAI 投資 1000 億美元以來,AI 領域的資金流動和投資模式引發投資者與分析師高度關注。《巴隆周刊》指出,這些公司應該提高財務透明度,以增強投資人信心。根據《巴隆》報導,輝達對 OpenAI 的投資形成了資金與產品的循環:OpenAI 及其數據中心合作夥伴再向輝達採購晶片。
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第三季全球太空領域投資金額達到創紀錄的 35 億美元水準,較去年同期 17.9 億美元大幅成長,與 AI 並列成為科技業核心成長族群。專注太空領域的投資公司 Seraphim Space 周五 (10 日) 發布報告指出,今年第三季的創紀錄投資額反映出太空市場成熟度,資金不再集中於少數企業,而是分散至多元新創公司。
英國金融服務公司近日對希望透過新規則進行加密貨幣投資的散戶投資者發出警告,強調加密貨幣不應輕易納入個人投資組合。根據《CNBC》報導,自 10 月 8 日起,英國解除散戶投資者無法接觸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票據(ETNs)的長期禁令。ETN 是一種與特定資產掛鉤的債務工具,放寬後投資者可透過受監管的交易所間接投資數位代幣,包括比特幣等主要加密貨幣。
高盛近期發布報告,梳理人工智慧(AI)產業的五大核心爭議,並針對企業與投資者提供策略啟示。高盛認為,當前 AI 行業雖具泡沫特徵,但核心指標仍未達泡沫水準。報告指出,消費端與企業端 AI 應用差異明顯,支出規模快速擴張,但基礎設施與能源供應仍是關鍵瓶頸,而整體行業估值尚未出現泡沫級風險。
人工智慧 (AI) 領軍企業 OpenAI 正積極推動一項極為大膽的「基礎設施投資」計畫,其執行長阿特曼 (Sam Altman) 透露,外界應當「期待未來幾個月從我們這裡獲得更多」巨額交易的消息。阿特曼解釋,由於 OpenAI 未來的模型及即將推出的其他產品將會更加強大,從而推動更多的市場需求,因此「我們已經決定,現在是時候進行一次非常積極的基礎設施投資了。
黃金
麥格理(Macquarie)最新報告指出,黃金近期的反彈可能正是投資人對抗高風險下押注人工智慧(AI)策略所需的對沖工具。雖然黃金與美科技股同步上揚,乍看違反傳統避險資產角色,但在 AI 熱潮若未能如預期兌現生產力增長的情境下,黃金具有「集體對沖」的潛力。
美股雷達
「如果從戰略性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你可能會讓投資組合中約 15% 配置在黃金,因為當投資組合中其他主要資產下跌時,黃金往往表現突出。」據《MarketWatch》報導,這是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 億萬富豪創辦人達里歐 (Ray Dalio) 的建議,他談到投資人應該在資產組合中配置多少黃金。
美股雷達
進軍規模達 13 兆美元的美國 ETF 市場已屬不易,想要成功回歸更是艱難。不過,Roundhill Investments 決定重啟疫情時期的代表作──迷因股 ETF(MEME ETF),押注散戶投資人的熱情依舊。該基金的初版於 2023 年因市場退潮而關閉,但如今再度捲土重來。
美股雷達
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 (AMZN-US) 正計畫在比利時進行一項重大投資。根據法國《回聲報》(L"Echo) 周三報導,亞馬遜計畫在 2025 年至 2027 年間,向比利時投資 10 億歐元 (約 11.6 億美元)。亞馬遜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發展基礎設施,並計畫加強與比利時郵政運營商 Bpost 以及當地中小型企業 (SMEs) 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
基金
聯準會開啟降息循環,債券投資前景看好,今年以來表現出色的新興市場債券有望更上一層樓?對此,高盛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經理人胡璋健 (Leo Hu) 表示,新興債市在「資金從 DM(成熟市場) 轉向 EM(新興市場)」、「追求收益」以及「信評提升」的三大趨勢支持下,前景持續看好。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周二 (7 日) 報導,即使金價飆破每盎司 4,000 美元創歷史新高,投資人對黃金的興趣依然強勁,首購者的數量更持續增加。黃金價格在美股逼近歷史高點之際仍上漲,顯示投資人正以高股價對沖高金價。不過,BullionVault 研究總監 Adrian Ash 表示,「這兩個市場也都有愈來愈多熱錢湧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