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美股雷達
日本軟銀集團近日宣布將裁減全球願景基金團隊約 20% 的員工,涉及人數可能達 60 人,以將資源集中轉向創始人孫正義在美國的大規模人工智慧(AI)投資。然而,專家指出,孫正義的 AI 投資仍面臨巨大挑戰。事實上,軟銀裁員的決策令人矛盾:截至今年 6 月底的第一財季,集團淨利潤約 29 億美元,連續第二季實現盈利,其中願景基金貢獻最大,價值增長達 48 億美元。
A股
週五(19 日),高盛於媒體交流會上針對亞洲及中國股市前景發表最新看法。會上,高盛亞太區首席股票策略師慕天輝(Timothy Moe)與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Kinger Lau)分別提出觀點,看好亞洲與中國市場。慕天輝指出,聯準會降息及美元走弱的宏觀環境,整體上有利於股市表現,特別能支撐亞洲市場的發展。
台股新聞
輝達 (NVDA-US) 今 (19) 日宣布,將在英國市場投資 20 億英鎊,以催化該國的 AI 新創生態系,並規模化發展下一代具全球影響力的 AI 企業,投資對象包括 Accel、Air Street Capital、Balderton Capital、Hoxton Ventures 和 Phoenix Court,期望透過注入新資金,加速英國 AI 生態系的發展。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五 (19 日) 報導,全球最具市值的晶片大廠輝達 (NVDA-US) 宣布將斥資 50 億美元入股昔日對手英特爾 (INTC-US),取得約 4% 的股份,並攜手開發個人電腦與資料中心晶片。這項交易震撼半導體產業,對台灣台積電 (2330-TW)(TSM-US) 與南韓三星電子等亞洲晶片代工龍頭而言,既可能減輕美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壓力,也潛藏長期競爭威脅。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周四 (18 日) 宣布斥資入股英特爾 (INTC-US)5%,消息震驚市場,並激勵英特爾股價狂飆 22%,也讓持有英特爾股權的川普政府大豐收,「帳面獲利」約 50%。英特爾周四盤中最高衝上每股 32.38 美元,終場收在每股 30.57 美元,單日漲幅 22.8%。
美股雷達
科技巨頭高調推動人工智慧 (AI) 併購案並大搶人才之際,CNBC 報導,輝達 (NVDA-US) 上周完成一筆交易,斥資逾 9 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聘請 AI 硬體新創 Enfabrica 的執行長和員工,並取得該公司關鍵技術的授權。知情人士透露,Enfabrica 執行長 Rochan Sankar 已經加入輝達。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與英國首相施凱爾 (Keir Starmer) 周四 (18 日) 在白金漢郊區官邸齊聚,為川普前所未有的第二次國是訪問畫下句點。兩人齊聲讚揚美英「特殊關係」邁入新時代,宣布高達 1,500 億英鎊 (約 2,050 億美元) 的投資承諾,並刻意淡化在加薩、烏俄戰爭等外交議題上的分歧。
美股雷達
晶片大廠輝達 (NVDA-US) 周四 (18 日) 宣布將投資 5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INTC-US),引發市場高度關注。這筆投資出現在美國政府先前已大舉入股英特爾的背景下,市場解讀為對這家多年轉型未果的晶片製造商再度注入信心。消息一出,英特爾股價在盤前交易一度飆升逾 30%,開盤續揚逾 25%。
美股雷達
晶片大廠輝達 (NVDA-US) 宣布投資 5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並將合作開發資料中心與個人電腦 (PC) 產品的消息,引發市場熱烈反應,英特爾周四 (18 日) 盤前股價一度暴漲逾 30%。截稿前,英特爾 (INTC-US) 周四盤前股價上漲 29.64%,每股暫報 32.28 美元。
美股雷達
繪圖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 宣布周四 (18 日) 投資 5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INTC-US),並將與這家昔日勁敵合作開發個人電腦 (PC) 與資料中心晶片,此舉震撼半導體產業,也凸顯產業權力版圖的轉變。根據雙方周四聲明,輝達將以每股 23.28 美元價格買進英特爾普通股,較周三收盤價折讓 6.5%。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9/17)野村腳勤觀點:Oracle 獲 3000 億大單,台股供應鏈蓄勢待發AI 投資究竟有沒有放緩?上週 Oracle 給了最有力的答案。該公司宣布獲得 OpenAI 超過 3000 億美元的訂單,要知道 OpenAI 在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的總預算也不過 5000 億美元,Oracle 一家公司就佔了六成,這筆天價金額不僅讓 Oracle 股價單日飆漲 3 成,也讓市場對 AI 投資的信心再度回升。
美股雷達
隨著聯準會預期本週下調利率,投資者可能將減少將現金持續投入貨幣市場基金的動力。投資公司協會(ICI)數據顯示,截至 9 月 10 日當周,貨幣市場基金的資產規模已達 7.302 萬億美元。根據《巴隆周刊》報導,雖然這些資產已持續增長一段時間,但最近機構投資者的加入為貨幣市場帶來新一波增長。
專家觀點
「為什麼每次買股票都賠錢?」這是許多投資人共同的心聲。明明朋友在短短幾個月就賺了兩位數的報酬,自己卻總是像踩在原地,甚至本金還不保,這樣的挫敗感,讓不少人懷疑自己是否根本不適合投資。事實上,這種現象並不罕見,根據求職網調查,高達 88% 的上班族曾經有投資行動,但其中 38% 處於虧損狀態,平均投報率甚至是虧 20.8%。
基金
美國 8 月份 CPI 達 2.9% 高於前值 (2.7%) 及聯準會目標 (2%),仍符合經濟學家預期,通膨未失控,失業救濟金請領人數 26.3 萬,創下自 2021 年 10 月以來的最高紀錄。然而,美股未因就業數據疲弱而重挫,反而持續創新高,顯示市場押注寬鬆政策利多。
美股雷達
Google (GOOGL-US) 週二(16 日)宣布,將在英國投資 50 億英鎊(約 68 億美元),此舉正值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展開對英國的國事訪問,外界預料屆時將帶來一系列商業協議與合作。根據《路透》報導,Google 同時啟用位於倫敦附近的新數據中心,以應對 Google Cloud、搜尋、地圖及 Workspace 等 AI 驅動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執行長庫克(Tim Cook)近日接受《CNBC》專訪時強調,蘋果將大舉投資美國製造業,未來四年投入總額高達 6000 億美元,以推動在地產業鏈發展,並為多地社區帶來新商機。根據《CNBC》報導,庫克指出,美國將有 79 家工廠將直接受惠於蘋果的投資。
歐亞股
《巴隆周刊》週一 (15 日) 報導,日股持續走強,日經 225 指數今年已七度刷新歷史新高,其中三次出現在過去一週,年內漲幅達 14%,顯示投資人信心與資金動能正在加速聚集。日經指數在去年突破 1990 年高點後,今年夏季進一步穩健站上新高。
台股新聞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 (3260-TW) 今 (15) 日表示,與瀚草文創共同投資的電影鉅作《絕勝》(Team Fantastic),依據 2024 世界棒球十二強賽中華隊勇奪世界冠軍的真實事件啟發,預計今年第四季開拍,2026 年暑假上映。電影《絕勝》由威剛董事長陳立白擔任出品人,除大力出資籌拍,更親自參與前期各項籌備作業,對於電影即將進入開拍階段。
摩根士丹利近日發布專題研究《Powering AI: Assessing the Landscape》,聚焦兩大核心問題:人工智慧(AI)能創造多少長期價值,以及現有數據中心與電力供應是否足以支撐 AI 浪潮。研究測算,AI 的普及將為標普 500 公司帶來約 9,200 億美元的長期收益,對應 13–16 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潛力。
台股新聞
純網銀「將來銀行」瞄準有海外旅遊、出差、投資及外匯存款需求的客戶,宣布即日起至 9 月底前,凡於上班日的 9:00~15:30 透過將來銀行 App 以台幣兌換美元,即享牌告匯率立減 4.1 分優惠,期間另有不定時的「加碼至讓 4.5 分」快閃活動,除此之外,同步推出美元定存年利率 6% 至 12% 的限時高利優惠,不論換匯、存款皆挑戰市場最殺,堪稱國人「外匯神隊友」的不貳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