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債
基金
美國公布 7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低於預期,加大聯準會 (Fed)9 月降息的可能性,投資人可鎖定債券市場機會,至於哪一類債券最具潛力?據「鉅亨買基金」觀察,新興市場債近年在此環境下表現亮眼,有望成為此輪降息循環中的最大贏家,除了受惠於高殖利率與美元走弱,還能在經濟增長的環境中,提供額外的成長紅利,投資人應把握時機布局,不僅有望享有資本利得,更有機會鎖住穩定收益。
一手情報
全球經濟重新佈局持續進行、短期和長期風險不斷增加、市場波動再度加劇,有鑑於此,鋒裕匯理投信與渣打銀行再度攜手合作,推出「鋒裕匯理 CIO 精選保守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本基金有一定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下稱本基金),凝聚渣打集團首席投資辦公室的見解,與鋒裕匯理基金管理團隊的豐富經驗,打造「短債為主、跨界多元債種配置」的精選保守策略,協助投資人抗震守息。
基金
上週五美股經歷一場「血洗」,投資人對於聯準會(Fed)可能再次轉鷹、通膨壓力重燃以及地緣政治拋售潮席捲科技、金融等類股,三大指數全面重挫。沈重賣壓在今 (4) 日開盤時即嚴重衝擊亞股,台股早盤指數狂瀉超過 280 點。近來新興債市連續 14 周吸引到國際資金的淨流入,法人表示,近來美元走弱改善新興國家財政體質,加上基本面改善,更推升債券價格,投資人紛「移股就債」。
債券
新興市場國家本幣債券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 16 年來最佳表現。這一趨勢主要歸因於美國政策波動,促使資金管理人尋求美元以外的替代品,以及美元信心的顯著下降。美元在今年下跌近 11%,創下自 1970 年代以來最差的表現。這一下跌部分原因在於川普總統的貿易戰及其在預算赤字膨脹情況下推動的減稅政策。
台股新聞
近期市場聞美債色變,美國財政與政策前景成關注焦點,包括眾議院通過稅改法案可能擴大財政赤字、20 年期公債標售結果不佳等,皆對美債殖利率造成上行壓力。不過,反觀企業債與新興市場債展現出較佳的抗跌能力,主要歸功於企業基本面穩健與新興經濟體殖利率優勢,資金由利率債逐步轉向信用債趨勢明確。
基金
受到川普政府關稅政策衝擊,不只美股持續震盪,投資人對新興市場經濟前景的擔憂也上升,法人認為,美國關稅政策雖令人擔憂,回顧川普 1.0,新興市場債券的走勢其實相對穩健,同時,在較高殖利率、通膨受控制、成長潛力佳以及違約率走低的 4 大優勢加持之下,新興市場債仍具備長期投資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