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
歐亞股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週二表示,在韓國總統李在明訪問美國期間,韓國和美國簽署了 11 份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MOU),涉及從造船、核能、航空到液化天然氣和關鍵礦產等一系列關鍵工業領域。這些備忘錄是在韓美兩國企業高層在華盛頓舉行的圓桌會議上簽署的。
美股雷達
南韓總統李在明赴白宮會晤美國總統川普之際,大韓航空 (Korean Air Lines Co.) 周一 (25 日) 宣布,擬採購超過 100 架波音 (BA-US) 飛機,訂單價值相當於 362 億美元,另外還與 GE Aerospace(GE-US) 敲定 137 億美元的採購協議,代表合計向美國下單約 500 億美元。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25 日)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川普表示,他可能向南韓要求取得美軍基地的土地所有權。「我們在軍事上有著非常好的關係。他們會說,我們給了你土地。我說,不,你沒有,你租給了我們土地。給予和租賃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川普告訴李在明。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25 日)在白宮對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他希望今年能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再度會面。李在明則指出,北韓核武和導彈正不斷發展,核彈頭快要可直達美國本土。根據《路透》報導,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媒體時指出:「我期待在適當的時候與金正恩會面。
國際政經
南韓總統李在明周一 (25 日) 赴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展開兩人的首次面對面會談,兩人對北韓問題、集體安全和造船業的密切合作表示樂觀,但川普並未因為李在明的積極遊說,而改變南韓關稅協議的條款。川普在周一美韓高峰會後向記者表示,對南韓商品徵收 15% 關稅的協議將保持不變。
美股雷達
在聯準會主席鮑爾上週暗示 9 月可能降息後,美股本週謹慎開局,市場屏息等待輝達財報,美債殖利率攀升,三大指數週一 (25 日) 盡墨,標普 500 指數收黑 0.43%,未能延續上週五在鮑爾演說帶動的強勁漲勢。市場持續消化鮑爾上週五在傑克森霍爾經濟研討會上的鴿派訊號。
國際政經
日本首相石破茂與南韓總統李在明週六(23 日)在東京舉行雙邊會談,承諾加強兩國合作,以應對日益複雜的經濟與安全挑戰。會談歷時約兩小時,李在明隨後將前往美國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根據《彭博》報導,李在明在會後聯合記者會表示:「我們同意建立一個良性循環,使韓日雙邊關係的進展能促進與美國的三方合作。
國際政經
南韓總統李在明週六(23 日)抵達日本,展開自今年 6 月上任以來的首次正式訪問。此次訪日峰會預計將重申南韓與日本在安全領域的合作,並為下週一(25 日)於華盛頓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鋪路。據《路透》報導,李在明此次訪日將在首相石破茂位於東京的官邸舉行會談,雙方將討論雙邊關係,並根據前任簽署的三邊協議,與美國開展更緊密的安全合作。
國際政經
南韓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川普下週將舉行首次峰會,預計會談將主要聚焦安全議題與中國問題。《路透》認為,屆時,李在明將被要求增加駐韓美軍的維持費。根據《路透》報導,官員和分析人士表示,上個月緊張的貿易談判最終達成了不成文的協議,但談判基本上被排除在外。
國際政經
南韓經濟正經歷逆風,預計今年成長率僅達 0.9%,將是自 2020 年疫情導致的經濟萎縮以來最慢的增速,這主要歸因於美國關稅可能對未來幾個月的商業活動造成衝擊。南韓央行對 2025 年的預估為 0.8%,政府的預測略高於此。儘管上半年韓國製造商為應對更高的美國關稅而提前出貨,使出口保持了韌性,但與華盛頓達成貿易協議後,出口動能已開始減弱。
國際政經
南韓政府今 (22) 日宣布,2026 年用於研發的預算將達到創紀錄的 35.3 兆韓元(約 251 億美元),盼能提升生產力,並培育新的經濟成長引擎。該計畫由南韓總統李在明主持的科學技術諮詢會議敲定,近期將提交南韓國會審議。根據南韓科學技術資訊通訊部介紹,2026 年研發預算較今年的 29.6 兆韓元增加 19.3%,創歷史新高,其中 AI 領域獲得 2.3 兆韓元資金支持,較 2025 年翻倍,成為重點投資方向。
國際政經
韓國總統府周三(13 日)宣布,韓國總統李在明將於 8 月 23 日至 24 日訪問日本,並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會談。李在明訪日期間將與石破茂就深化韓日、韓美日合作方案以及區域和平穩定、地區與全球議題等交換意見。隨後李在明將啟程赴美,25 日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談。
美股雷達
南韓總統李在明將於本月訪問美國,這將是他自 6 月上任以來首次與美國總統唐川普會面。這次訪問意義重大,重點將放在兩國最近簽署的貿易協定以及雙方共同的安全議題上。韓國總統府週二 (12 日) 表示,李在明將於 8 月 25 日前往華盛頓與川普舉行峰會,兩人還將共進午餐。
國際政經
韓國總統李在明周四(31 日)表示,韓美貿易協議消除了韓國出口環境的不確定性,而韓國對美投資的 3,500 億美元中,1,500 億將列為韓美造船合作專用資金。韓國總統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範進一步表示,美國對韓國汽車關稅將降至 15%,韓國不會向美國進一步開放稻米和牛肉市場。
國際政經
南韓總統李在明上任至今 (24) 日屆滿 50 天,但擺在這位新任總統面前的卻是令人憂心的經濟成績單。最新數據顯示,南韓經濟正面臨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南韓兩大經濟支柱三星電子和 LG 電子近日公佈的今年第二季初步財報顯示,兩家企業獲利分別較去年同期暴跌 55.94% 和 46.6%。
歐亞股
南韓股市今 (22) 日收跌逾 1%,韓元兌美元匯率亦走低,但股市回檔也為南韓散戶提供進場機會,且最新數據顯示,南韓散戶正拋售黃金,紛紛轉戰股市。自新總統李在明上台後,南韓綜合股價指數 (KOSPI) 時隔 46 個月重返 3200 點關口,受股市持續升溫影響,散戶對黃金的需求明顯降溫。
歐亞股
晨星財富 (Morningstar Wealth) 的一位基金經理正在出售中國和日本股票,以增加對南韓市場的投資,因為他押注南韓將在未來十年為新興市場及亞洲市場帶來最佳報酬。該公司駐倫敦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馬克 · 普雷斯克特(Mark Preskett)表示,南韓的主要吸引力來自於與人工智慧熱潮相關的科技股,以及南韓政府近來對企業改革展現出的政治決心。
國際政經
南韓總統李在明今 (3) 日表示,韓美兩國之間能否在下周川普政府對等關稅寬限期結束前達成貿易協議仍不明朗,並稱跟美國的關稅談判「非常困難」,無法確定能否在下周二 (8 日) 前完成談判。李在明在就職滿一個月之際於青瓦台舉行記者會說,「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
外匯
南韓總統李在明上周四 (26 日) 首次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說時直言,該國經濟正面臨「絕望」境地。這一罕見表態背後是多項經濟數據的全面疲軟,今年經濟成長預期從 2.1% 下調至 2%,首季 GDP 更出現自 2020 年來首次負成長,南韓央行 (BOK) 四度降息至 2.5% 歷史低位,仍未能有效活化市場活力。
幣圈
韓國央行副行長柳相岱(Ryoo Sang-dai)24 日表示,逐步引入韓元計價的穩定幣是可取的政策,但初期應該先由主要透過銀行進行,然後逐步擴大到非銀行部門,以建立一個安全網。柳相岱發表上述言論之際,李在明政府正推動採用與韓元掛鉤的穩定幣,作為實現金融體系現代化和遏制資本外流的努力的一部分。